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零九章 盛京来信

    “我没那个闲工夫,你趁早死了那条心。”

    云川先生拍开她的手,“再说我又不是他老子,哪能这么容易逼他就范?”

    “他可不是个良善的,你多看看别的小郎君。”

    慕淮回到院中,才想起方才云川先生递给他的信。

    云川先生的弟子们周游列国,行遍各州郡,他以为这自然也是先生给他交付的任务。

    信打开,却是从盛京寄来的。

    晏泌好心告诉他,四月从上清观回来,自家妹妹便要及笄了,对女子来说,这是大事,他最好回去一趟。

    这封信应当是一两个月前写的,如今送到他手里,返回盛京,正好还能赶上四月。

    慕淮眉眼间不自觉漾起笑意,折了信放入怀中,发觉贴着胸口的那处,都有些微热。

    他不是热烈的性子,偶尔提笔想写些什么,可到最后,又嫌矫揉造作,那些信越来越多,竟是一封都没寄出去。

    便是这样和她断了联系。

    等再见到那个少女,他要将游历所见亲自讲给她听。

    也不知她如今是什么模样。

    只是这样想了一会儿,他便垂下眼,倏地笑了笑。

    每逢开春,便有流民从帝京周边郡县涌入京城,今年也不例外。

    永明帝照例将安抚之事交给了东宫,倒是不知怎么,京中有人开始传,大皇子与即将回京的玄微真人私下通了信,至于谈了些什么,无从得知。

    玄微真人即将回京的消息,自然也传到了帝宫。

    有人为此徐徐吹枕边风:“陛下崇尚道法,玄微真人可是因陛下赏识,才名声大噪的。横竖是得陛下信任之人,不如让溯哥儿前去拜访,好叫真人相看,溯哥儿当不当得上赵王名号。”

    惠贵妃贴伏着永明帝的肩,指尖柔情地抚上永明帝的脸,“ 陛下,溯哥儿近日也跟着赈济流民的,多日寝食难安,消瘦不少,臣妾看着,心里可疼了。”

    “妾才怀上溯哥儿的时候,整日提心吊胆,生怕哪天您忽然来告诉妾,让妾弃了这个孩子。好在陛下垂怜,让妾留了下来,还将妾带进了宫……”

    她神色凄丽哀婉,双目朦胧,如蒙水雾,让人动容。

    “妾与陛下也只有这一个皇儿,叫妾如何不心疼他?”

    指尖柔腻抚在面颊,声色柔婉于耳。永明帝伸手将她抱住,低低叹了一声。

    “溯哥儿如此吃苦,朕心里也不好受。只是流民之事还未过去,先前朕对他倾斜,朝里那些老臣已颇有微词,若是这个时候,朕再广而告之,要封溯儿做赵王,只怕会惹起众议。”

    永明帝当初是在韩王府邸里,遇到惠妃的。

    韩王以谋逆罪论处,王府上下被围困,惠妃胡氏还是韩王名义上的侧妃。

    那时元后疏冷他,已数月对他避而不见。

    第一眼见到她这张与元后相似的脸,他便喜欢上了胡氏。

    无顾苏太后心生不满,多次入韩王府,幸了她。

    胡氏不久便有了身孕,实在瞒不住了,他冒天下之大不韪,赐旨让她大归,又以胡氏族中庶女的身份,将她接进宫,册为妃。

    发妻元后听此消息,毅然迁居行宫,不愿与他往来。

    胡氏从明艳少女,到如今已与他走过十多年了,却依旧眉眼绮丽,顾盼生姿,柔弱得令人为之心动。

    永明帝放柔声音:“你放心,朕只有溯哥儿和行儿两个皇子,无论溯儿最后得什么名讳,他都是朕的皇子,也是除皇弟以外唯一一个王爷。”

    这话的意思,便是决意要立大皇子为太子了。

    惠贵妃蹙眉垂泪:“溯儿和大殿下向来不和,妾也是担心溯儿,才想着让他有个好一些的封号。”

    “陛下常说玄微真人受这些文人推崇,只要他有了话,文武百官还敢置词吗?陛下,溯儿他从未想过与大殿下争先,只是想讨陛下欢喜罢了。”

    永明帝叹息道,“等流民之事过去再说吧。”

    东宫书房里,李意行正接见几位老者。

    “玄微真人云游三年才回京,想必今年望京山讲法,会异常热闹了。”

    座下一位萧萧徐引的老者拱手道,“殿下今年提拔了凤州、益州两地刺史,提早安顿好流民之事,真是先见之明。若是没这两地先行安抚了流民,又被三皇子殿下从中入手,有了功名在身,只怕陛下执意要封三皇子殿下为赵王,晏辅也无法拦下来了。”

    另一老者也附和:“殿下真是釜底抽薪,慧眼识人。”

    李意行擦试案上置着的一张冷弓,倏而笑了:“孤当不起如此称赞。众卿可知道——让孤提拔凤益二州刺史,留心这两地流民的,就是晏辅?”

    “真有此事?”老者诧异道,“既然早就知晓,他何不直接向陛下请旨?”

    “他说他也不敢信。”李意行试了试弦,才将弓放下,“说是他府上一个小姑娘说的,妄议朝事过于荒唐,他不敢信。”

    李意行坐了下来,问道:“晏辅先前,当真在父皇面前说三弟不可封赵国?”

    晏旭板正严谨,刚直不阿,不结党营私,也从不过问帝王家事。

    这样一个人会站出来,带领朝臣公然反对陛下,实是有些匪夷所思了。

    老者道:“的确是晏辅先行递出的折子,陛下为此近日不大召见晏辅,朝堂下对此事也众说纷纭。”

    李意行敛目深思,晏辅的这些反常举动,不知怎么,竟让他想起那人家中那个小姑娘来。

    干预三皇子的事,结果如何,晏辅不可能没想过。

    如晏辅那样纵横宦海几十年的人,也会出这样的差子么?

    他抬眸看向老者,道,“恒翁,烦请替孤走一趟,就说,孤想见他一面。”

    二月初,晏旭和晏泌送晏娇上望京山。

    早春山上寒气犹重,草木香气沁凉扑鼻。

    因是清修,晏娇也换了身淡青道袍,既来之则安之,认命地跟在父亲身后。

    晏旭偏要给她选上清观春茶会这一日上山,一路上行人络绎,就有人过来与晏旭攀谈,看见她这副模样,轻轻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