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章 宫里(求推荐票!)

    咸阳王宫,内含咸阳宫,章台宫、蕲年宫、华阳宫、未央宫、兴乐宫、长安宫、芷阳宫、羽阳宫等。

    而咸阳宫因为先王们都在咸阳宫的大政殿议事,所以咸阳宫成为了秦王权力的象征。因此这咸阳宫又成了秦国王宫的别称。

    扶苏尚未举行冠礼,现下正和几位年岁过十的公子们一同居住在六英宫。

    六英宫不同于羽阳宫、长安宫这些别宫,它和华阳宫紧捱着。

    华阳宫,那可是秦国的太子宫。

    往昔安国君为太子时便居住在该宫,而安国君的太子妃也因此宫被称为华阳夫人,即后来的华阳太后。

    不过华阳太后后来迁居高泉宫,华阳宫就此空置。

    后来幼年嬴政归秦,为太子时,也居过华阳宫。而嬴政十三岁成为秦王之时,这华阳宫就一直空置,直到如今。

    扶苏路过华阳宫时,盯了华阳宫的宫匾好一会。

    池武看在眼里,公子单薄的身影忽然显得很是落寞。

    入了六英宫,扶苏缓步踏入自己的寝宫一阳殿。

    一阳殿属六英宫中格局规模最大的一所寝殿,一正殿、二偏殿、一后殿。

    两个偏殿一个做了武堂用以习剑,另一个则改为藏书楼。

    除此之外,中间夹有一个安谧的林苑,苑里种植着扶桑树。

    六英宫虽然不比蕲年宫华贵奢侈大气,但是已经也极尽富丽堂皇,外为雕梁画栋,内置铜器玉雕,流光溢彩。

    扶苏回到了自己寝宫的藏书楼。

    因为扶苏生来就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公子,所以他不需要奋斗,他生活的全部重心,都是取悦他的君父嬴政。

    即便秦国是依法治国,但是内部还嵌套了宗法制。身为嬴政诸公子之一,还是长子。

    公子扶苏从一开始就被所有人给予厚望。

    所以,他肩膀上的担子一直都很重。

    读书习剑,就是扶苏每天的日常。

    当然,其他公子也不例外。

    年岁稍长,他的老师淳于越也开始和他谈论治国理政的一些事情。这再自然不过。

    身份和环境,也限制了扶苏所能做的。

    藏书楼一共上下三层,每层内嵌三间,格局极大,空间极其空旷,第一层是专用的读书之所,中厅内置红漆木案一个,木案前则是一个香炉,香烟袅袅,入鼻后顿感身心畅快。

    只是在他的精心布置下,原本一入正门便可看到的山水屏风被换了下去,换上了一个雕刻有鸟兽图案的铜制悬剑台,只可惜悬剑台上并无剑。

    另则,两侧隔间供奉的一孔一孟的画像也全部被撤走,东面换上了秦国的军旗——一面印着虎,一面印着狼,而西面则换上了秦国老祖先传下来的玄鸟图腾。

    而这第二层,陈列满了儒家典籍,书架林立,竹简成山。

    扶苏并未将第二层的儒家典籍全部换下,毕竟读读儒家典籍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也是不错的(*?′╰╯`?)?。

    第三层,也是陈列满了书架,书架上无一处有空闲,其中列满的则是诸子百家的典籍。

    可见,原主不仅仅是个好读书之人,还是个好藏书之人。

    这其中的许多典籍,扶苏先前闻所未闻,自然是秦火以前的典籍,因为不曾传于后世,所以他连书名都没有听过。

    只是,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扶苏意外发现,这里竟然还有法家集大成者公子韩非的著作。

    很快,原主的记忆涌上心头。

    原来,韩国公子非入秦后,竟然还做过他的老师。

    虽韩非不过做了他个把月时长的师父之后就被下狱了,但是,因这韩非,幼时的扶苏便对赵高生过厌恶之心。

    扶苏忽的扶额,赵高,又是赵高……

    原主可是对赵高多有不满,两人龃龉多年。

    命宦侍将韩非的典籍全数搬至一楼时,耗费了半个时辰。

    竹简笨重,且每筒竹简之上记录的不过是一篇文章的一小部分。

    扶苏很自然的便想到了制作成本低、书写方便、印刷极易且成书简单的纸张。

    但是,战国都未结束,造纸……

    稍后,扶苏换了身织有红色玄鸟图案的黑色深衣,更显身姿挺拔,俊俏非凡。

    不得不说,这深衣穿起来宽松舒适,极为适合他。

    原主以前休闲宅家之时喜欢穿儒家的上衣下裳的款式,鲜少穿深衣。

    只是厚重的长发披在身后,有时不免感到心烦。但是当一个人对一件事全神贯注之后,发长与否,也无心顾及。

    金乌西坠、玉兔东升,咸阳宫里的一盏盏灯火亮起。

    往昔此刻还亮如白昼的章台宫,今夜却显得烛火寥寥,很是异常。

    六英宫前,戍卫比平时的部署多了一倍。

    青石板宫阶上,六个宫人执着灯,引领着身穿黑色冕服气势不凡的壮年男子。

    秦王嬴政!

    嬴政剑眉舒展,脚步轻快,显然心情极为畅快。

    那有着坚毅硬朗线条的容颜在明明灯火的照耀下雄姿勃发,唯我独尊的王者气势全开。

    一个身着青黑色宦服,身材极其瘦削的中年男子紧随其后。

    他微微眯着眼,脸上并没有他主人面上带的那般轻松愉悦之色。

    长公子月前落马一事,正是他压着事情晚报了几日。

    那时,大王正为王翦老将军称病辞官而心烦意乱。

    但攻魏之事,决计不能延缓。

    几番决策思量之下,大王又下令让王贲将军带兵前去。但是王贲将军又觉大王给的兵力太少,他怕是攻不下魏国。

    一言以蔽之,大王那几日心情烦乱不已。于是赵高便故意引了年幼的十八世子到大王身边,逗大王开心。

    长公子的事情,被他刻意欺瞒了过去。

    虽然这件事并无旁人知晓,可是他始终心有余悸。

    长公子自幼时起,便同他母妃宣阳夫人一样厌恶于他。

    他虽有心讨好长公子,可奈何长公子并不肯赏脸于他。

    更让他意外的是,长公子这几日忽的不用功了,还和太傅起了冲突。

    这件事,他还迟迟不敢直接亲口告诉大王。因为大王若是知道,必然震怒。

    但是公子的卫率池武曾露出口风。公子因为大王迟迟未去探望所以心有不平,忽的玩起了七岁孩子才闹的把戏。

    听说长公子已经连着萎靡了好半个月,必然不会在突然之间转变过来。

    若是大王见到公子萎靡不振的模样,必定勃然大怒,大怒之余,又会询问根源。

    到时,自己又该如何向大王解释?

    很快,嬴政就来到了一阳殿前。

    一阳殿前守值的八个卫兵见到来人,也是吃了一惊。

    大王勤勉,宫中上上下下都知道,大王经常挑灯夜战处理政务,没想到今日竟然驾临了六英宫!

    “公子现在何处?”

    赵高扬声问道。

    “藏书楼。”

    赵高眼波流转,心想,难不成公子今日忽的想通了。

    大王勤政,垂范诸公子,故诸位公子都很好学,尤以长公子最为杰出。

    如若是悔悟了,大王也不会再多追究,如此最好。

    嬴政闻言,心底也自然一热。

    想当年他在扶苏这个年纪,因为手中并无实权,往往也是秉烛夜读,养精蓄锐。

    扶苏月前坠马,他虽事后才知,但是赵高告诉他,扶苏只是小伤。而且只需半月便可恢复,所以他便将精力全部放在战事上。

    只是今日蒙毅突然提起扶苏来,他才记起,他已经整整两个月没有见到扶苏。

    (求推荐票和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