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82章 姚远的账本

    姚远真想用可视探头看看地下是什么情况,然而二十年后唾手可得的技术,此时竟还没出现。

    他把希望寄托在可视化水下探测技术项目组身上,希望他们的小型化技术能够早日成功。

    没有过多的犹豫,姚远选择了直接测井。

    钻井队轻车熟路地忙碌起来。

    不多时,第一次测井报告就出现在了姚远手上。

    古培强脱下都是泥污的手套夹在肋下,指着测井报告说,“日产7吨都是乐观的,怪不得苏联人把它给废了。”

    这点日产量根本抵不了开采成本,开采一吨要亏半吨的钱,除了废弃没有别的办法。

    “姚总,多测几次吧”古培强请示道。

    测井是要钱的,测一次是一次成本,古培强是受王进喜精神影响的新一代石油工人,他的奉行的宗旨是能不花钱就一分钱不花,如果靠人的付出能做到的话。

    他这么“吝啬”的人主动要求多做几次测井,听起来天方夜谭,实则有他的道理。他是知道什么是小钱什么是大钱的,更知道把钱花在刀刃上的道理。比如洗澡,这边晚上气温零下,他鼓励大家洗温水澡而不是热水澡,大家都知道他是为了省下点发电用的柴油。

    要是以往,姚远想都不想就答应了,多测几次井能花多少钱,不过这一次,他却笑着摇头,道,“六七十年代的苏联都想把地球给钻个通透了,他们不是没有更深的钻井技术,而是认为没有必要,换言之,他们不认为更深的地方有石油。”

    二十年后在很多国家图书馆都能查到这些相关资料,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但是现在却是鲜为人知的。

    姚远说,“直接上聚合物驱油吧。”

    “是!”古培强下意识一个立正,戴上手套带着兄弟们就开始忙碌起来。

    这个年代的石油工人里有相当一部分是有从军经历的,本身建国以来石油系统就有大量的就地转业的军人,这又是非常强调集体精神的行业,因此秉承了部队的工作作风。

    本来就有油井,打孔都免了,直接用聚合物往孔里打,省下了很多程序。姚远这么决定是有原因的,按照苏联人粗放的性格,那么大一个国家,哪里找不到石油,何必花那么多人力物力开发二次采油技术

    他们根本不屑于对油井进行二次开发。

    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石油开采石油是在现在的阿塞拜疆,是在巴库地区!

    那是一千多年前!

    可以说巴库地区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油田,在中东地区发现油田之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田,哪怕中东地区陆续开发出油田,巴库油田的地位也没有明显降低。

    巴库地区在苏联时期的地位可以通过苏联红海军的航母命名就能看得出来,其中有一艘叫做巴库号。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大约是西伯利亚秋明油田被大规模开采之前,巴库油田是苏联出口石油创汇的绝对主力。

    经过那么多年的开采,现在依然有一半的油井不需要进行二次开采作业就能实现增产,可想而知该地区的能量有多么巨大。

    这仅仅是巴库地区,在当时,苏联那么大的领土面积,他们的勘探人员会在一个小小的贝姆特油田耗下去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有耗下去的时间成本物资成本,一个新油田都能开发出来了,于是有了马克谢油田,年产量是贝姆特油田的两倍以上!

    因此,姚远断定,贝姆特油田压根就没有经过精细化的开发,这里介乎马克谢油田和里海之间,又是同一地块,石油储量是不会少到哪里去的。

    二次开采成本高,这是在姚远的预料之中的。因为卡沙甘地区的石油开采成本普遍很高,因为难度非常大。

    他清楚地记得,上一世某桶油联合了多家国有银行、国有资本公司筹集了上千亿华夏币把卡沙甘油田买了下来,当时卡沙甘油田已经被证实有巨大储量的,但因为包括开采难度在内的多种原因,西方石油公司不敢染指、不愿染指,最后被华夏石油企业竞得。

    可是到了2020年,才完成第一期开采,计划中是要分三期进行的,开采难度可想而知。

    但卡沙甘油田也成了华夏的一个稳定石油来源,通过输油管道,每年能给华夏输送2000万吨原油,是华夏第一条战略级原油输送管道。

    在明知原油价格会在2000年以后长期处于0-00美元高位运行的情况下,姚远对开采成本真的不是很在意,反而,现在投入大量资金研发开采技术,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在他的账本里,2000年以前的巨量研发投入,都会在2000年以后带来上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回报。

    钻井队忙着进行聚合物驱油的石油,姚远把卡沙甘地区的地图拿出来细细看着。苏联是真的恐怖,哈萨克斯坦周遭都是加盟国,唯一接壤的是文明友好的华夏,他们居然还对哈萨克斯坦进行了大比例的军事测绘。

    卡沙甘地区的大比例地图有五十多份,最大的是比5000的地图,详细程度令人发指,甚至连一块大一些的石头都被当作标记物了。

    这是符合作战使用的大比例军事地图。

    姚远现在看的这份是卡沙甘地区的全图,比例不大,但相对于民间使用的地图,是要详细很多的,正是靠着这样的地图加上gps定位系统,才能如此准确地找到目的地,而不至于在荒凉无人烟的山地里迷路。

    话说回来,没有强大的国力支撑,根本做不到对国土进行如此详细精确的测绘。光是人力成本就会让独立后的哈国政府望而生畏。事实上直到二十年后,哈国政府使用的依然是苏联时期绘制的地图……

    卡沙甘油田的g点在哪,这是姚远要思考的问题。

    色丹油田很小,相对广阔的卡沙甘地区来说,实在小得可怜,只是浅海地区、港湾外围的那一块,如果说在色丹浅海找油田是大海里捞针,那么在卡沙甘地区里找油田的g点就是在太平洋里捞人了。

    打出石油来没意义,要的是能打出很多石油来的油井,比如日产上万吨的高产井。

    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还是老问题,找到油田的g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