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04、新政出问题!

    朱怀确实在压缩对北疆的控制权了。

    无论是从经济、军备还是人口。

    他虽然没有正面和朱棣起冲突,但是施行的每一项国策,都会有针对的为北平设局。

    到洪武二十六年夏八月之后,新政正好施行半年有余。

    檀儿已经显怀了,肚子越来越大,三个月的平稳期过去,胎儿很好。

    檀儿最近吃的也挺胖,老爷子时常会来看一下。

    洪武二十六年过了一大半,留给老人的时间越来越少。

    这半年时间,老爷子感风寒的次数比较多起来,肉眼可见的抵抗力在下滑。

    不过每当想到四世同堂的局面,老爷子总是会咧嘴傻笑半天。

    今日一早,朱怀继续在谨身殿批着奏疏。

    心思不由自主的飞到了靖难之役的时候。

    后世人总会言之凿凿的分析,说靖难之役是朱棣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才开启的。

    朱怀从不否认朱棣是一个伟大的帝王,在他的统治下,大明开启永乐盛世。

    这些交口相传的历史大方向是骗不了人的。

    不管朱棣是不是和朱元璋一样残暴,但古今能被称为盛世的就那么几个。

    明朝也只有永乐时期这一个在历史上排得上名号。

    虽然野猪皮也吹嘘过康乾盛世,但朱怀却不认同。

    大方向没错,但细节却是经不起推敲。

    如果朱棣是在朱元璋死后迫不得已开启靖难,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朱允炆确实消藩了,加剧了朱棣的谋反,这不假。

    但历史上真的谋反成功的,能在仓促时间和条件下就能达成的吗?

    北平府除了朱棣和他的兵马,谁会听他调令?

    明初的文人那么刚硬,面对反贼,谁能束手就擒?

    唯一的解释就是,在洪武皇帝活着甚至在晚期的时候,朱棣就已经开始在密谋造反了。

    虽然都说朱棣不敢在老爷子活着的时候有什么动作。

    这句话没错,但并不代表朱棣不会为自己谋反做准备。

    他一定是精心策划,并且已经考虑好了谋反的步骤。

    在古代,一场成熟且成功的谋反,是要经过无数次推敲和考虑的。

    所有客官因素,都要考虑进去。

    从北平到应天城很远,这一路上,朱棣凭着少量的兵马,不可能不惧怕朝廷。

    甚至在历史上,李景隆都极有可能提前被朱棣策反了。

    当然,现在是一定不可能的,李景隆已经上了朱怀这条船,绝不会生出任何忤逆的心思。

    朱怀眯着眼在想着,手指有旋律的敲打着楠木几案。

    恰在这时,郑和小心翼翼走来,低声道:“爷,梁大人求见。”

    梁焕?

    朱怀收拢思绪,对郑和道:“去请梁大人过来。”

    没多时,火急火燎的梁焕抵达谨身殿,见到朱怀拜礼道:“臣礼部侍郎梁焕,参见殿下。”

    内阁虽然已经搭建成功,但朱怀还没让詹徽等人入阁。

    司礼监没架构完毕,朱怀不会提前设内阁的,不过无论司礼监还是内阁,都已经板上钉钉,所以大家也都不着急。

    梁焕没办法去内阁汇报任何事,所以还是要见朱怀。

    “怎么了梁大人?”

    朱怀狐疑的问道。

    梁焕却有些着急,额头上有些冷汗,道:“新政出问题了。”

    朱怀心中一咯噔,道:“具体说说看!”

    梁焕道:“北疆五地的新政,在上半年都有条不紊的推进,也安定了北方流民迁徙问题。”

    “可是最近一个多月,流民问题再次严重起来,臣推断,北疆出事了。”

    朱怀有些愠怒,道:“可孤没收到北疆的奏疏!”

    梁焕建议道:“殿下,臣建议调几名都察院御史去一趟北疆看看情况,兹事体大,臣也不敢妄自猜测。”

    这一项新政,是朱怀一手推出来的,对稳定北疆人丁和天下人丁流动有莫大的作用。

    朱怀自然慎之又慎。

    他点点头,道:“孤知道了。”

    梁焕点头:“臣告退。”

    朱怀道:“去将李景隆给孤叫来。”

    梁焕抱拳道:“臣遵旨!”

    梁焕汇报的还算及时,刚察觉到北疆有问题,立刻就通知了朱怀,所以还有足够时间给朱怀应对。

    没多时,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李景隆就阔步走来。

    “臣,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李景隆,拜见殿下!”

    朱怀挥手道:“好了,九江不要多礼了,孤给你个任务。”

    李景隆肃穆:“臣,聆听!”

    朱怀道:“去一趟北疆,北疆新政出问题了,流民再次动荡起来,你微服出巡一趟,好好查查究竟哪里出问题了,有什么事,通过军驿禀告回来,现在就出发。”

    李景隆肃穆道:“臣遵旨!”

    0

    朱怀看了一眼李景隆,道:“北疆形式复杂,未免不会有人对你诱之以利,九江,我是相信你的,你也不要让我失望。”

    李景隆一愣,他知道朱怀是在敲打自己,忙不迭表衷心道:“殿下,臣对殿下之忠心,犹如滔滔江山……”

    “去吧。”

    朱怀捂额,打断了李景隆的谄媚言语。

    李景隆讪讪笑道:“臣告退,马上出发。”

    朱怀嗯了一声,道:“去北疆多看看,不要就盯着新政一个在看。”

    “北平府也可以去走走。”

    李景隆一愣,豁然道:“臣知道了,嘿嘿。”

    打发走了李景隆,朱怀揉了揉额头。

    虽然现在全国百姓对新政呼声很高,但朱怀还是没有盲目的在全国推行。

    0

    想改变一个政体和国策,不是短短半年就能彻底推行下去的。

    他只能先在困难重重的北疆进行试点推进,遇到一系列问题之后,可以有范围的改进,而不至于顾此失彼。

    “咋啦?累了就歇一会儿。”

    不知何时,老爷子端着一杯茶走来。

    朱怀忙起身,道:“爷爷。”

    朱元璋嗯了一声,将茶水递给朱怀,道:“歇一会儿,遇到什么事了?”

    “这段时间,把政事都交给你了,压力很大吧?累不累?”

    朱怀摇头道:“孙儿处理政事越来越得心应手,累倒是不累,主要是鸡毛蒜皮无关紧要的事太多了。”

    朱元璋笑呵呵的道:“那群官吏就是如此,不然怎么彰显存在感,让帝王记住他们啊?”

    朱怀笑笑,点头道:“可不是,真是一群机灵鬼。”

    说完之后,朱怀面色有些严肃的道:“新政在北疆推进出了点问题,孙儿让李景隆去查了。”

    朱怀简单的将事情告知朱元璋。

    朱元璋倒是沉稳的很,点头道:“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矛盾的,不着急,治国就像武林高手打架,遇招拆招。”

    “有道理。”

    朱怀笑着回道。

    朱元璋又道:“本来咱打算在夏六月点科的,现在已经到八月了,科举还没点。”

    “这段时间咱重孙要紧,如今重孙安全了,咱打算继续开科。”

    朱怀点点头,道:“听爷爷的。”

    朱元璋冷不丁的道:“咱这次打算全点北人。”

    朱怀愣了愣,道:“爷爷……这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