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7章:邕州易

    十月十四,汴京的赵昕还忙着计划如何拯救玲儿,但在这一天余靖率兵三万出城。

    虽然离开邕州城,但是并没有离开多远,,余靖出城三十里就驻扎不前,而且沿途每五里就设置寨子,广置探马,每个寨子留千人驻守,后路不断,即便是对敌不利,也可退守邕州城。

    一旦余靖退回邕州,无论如何,侬智高也是不可能攻下的。从这个布置来看,余靖根本没有野战的心思,只是为了给朝廷一个交代,故意作出野战的姿态来而已,否则现在就应该收复宾州去了。

    这般扭扭捏捏,自然为明眼人所看穿,宋军并无奋勇作战的心。对于侬智高而言,余靖能够出城就已经是天赐良机,一朝得到消息,就紧急调动大军自宾州奔赴而来。

    破宾州后,侬智高招募当地流民及山贼盗匪,同时回各番部募集人马,侬军而今有人马上万,比不得兵锋最盛的时刻,但是眼下这万人中,有千人以上都是百战之兵,一半以上是十战之兵。

    更不用说打败宋军后得到的甲胄之类,侬军现在早已不是最初使用骨刀骨箭的部落兵,已然人人披甲,个个持盾,弓弩等远程兵器也有不少,包括床弩等重型兵器也有缴获。

    所以,真要对比起来,现在的侬军比之先前,反而更加不好对付了。

    而宋军这边,说实话,多场战争下来,也有许多人经历过战场的磨炼,但是远远不如侬军的战斗强度。

    兵器差距被逐渐抹平,同时士气动摇,单兵素质也相差许多,固守邕州城虽然不体面,对于官军来说赢面真的更大。

    侬智高出老弱在前,诱惑官军来战,几战得胜,官军人人争功,虽然余靖竭力维持军阵,但还是骚乱了一阵。

    接下来,负责吸引火力的黄师宓领三千人,在宋军营寨外叫阵,几番交手下来,互有胜负。

    不算后方营寨万人,只余靖大营之中就有两万人,却被黄师宓三千人牵制着,哪怕是宋军没有明显战败,还是对士气产生不利影响。

    但余靖就是坚持不对外出战,并密切关注周边侬军动向,一旦发现有变就赶回邕州城。

    黄师宓都快要无计可施了,也无法让余靖出营一步,显然余靖就是打算当缩头乌龟去了。

    连着数日下来,哪怕是侬智高亲临前线,侬军士气同样为之衰落,时间并不在他们这边,必须速战速决才行。

    侬军的变化是真的,不过也是侬智高与黄师宓刻意表演给余靖看的,希望余靖认为局势可控,不退回邕州城。就结果来看,成功了。

    在两军对峙的这几日,余靖自以为固若金汤的邕州城内暗流汹涌,且不说汉番矛盾逐渐激化,且不说物价疯涨,民生困顿。只说部分侬军顺着地道进入邕州城内,这一点就没有任何人发现。

    侬智高虽然前一段时间退走,但是在邕州内还是经营了一段时间,上一次攻入邕州,宋人只知道奸细提前出入,却不知道城中通往外界的地道。

    在十月十八这一天,几日来侬军人马先后渗透进来近千人,眼见筹划地差不多了,侬智高也不再继续渗透,发起总攻。

    侬军趁着夜色在邕州城内大肆纵火,在混乱之际集中人马攻入府衙,监押官逃离,不知所踪,最高指挥不在,宋军成为无头苍蝇。

    是日,邕州城陷。得知消息的余靖大骇,一边骂着监押官无能,一边领兵退走。

    是的,领兵退走,本来余靖还准备收复邕州的,结果没有想到侬智高下手非常快,短短时间内控制城中各门,城头上满是严阵以待的侬军。几次冲锋,还没有摸到城门,就被上边密集的箭矢逼退,折损上千人。

    野战只是装装样子而已,现在坚城也失去了,真要让余靖指挥反攻,最后尽数沦陷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所以,他“明智”地选择了退走。

    而侬智高需要时间消化邕州城,并没有选择衔尾追杀。毕竟城内还有为数不少的宋军,需要全部搜出来,愿意投靠自然是最好,要是不然,那就全部杀了当京观。

    余靖领兵败退而走,为这场关键性战役收尾。

    在不远处的山峰上观看战场形势的樊圣眼底满是不屑,但是不屑之中,是掩饰不了的喜悦。

    如果说赵昕心中还想着官军胜利也行,毕竟他是太子,大局为重,只要赢了就行。但是对于宋巡樊圣等人而言,只有官军败退,他们才有出场的机会。军功爵制,实在是太过诱人了,一群猪队友,早些滚蛋,省得和之前一样抢功劳。

    余靖经此大败,沦陷邕州城不说,更丢失大量粮秣兵器,必然要被问罪,日后战局已经和他没有多少关系了。

    侬智高之乱,还得要武院学子出来收尾。

    事实上,自从侬智高退走广州城以来,武院学子就一直严密关注着战场形势变化。基本上每五天就会上交一份战场形势分析给赵昕,论述战场变化,末尾还有最为重要的请战部分。

    请战书宋巡等人前前后后交上来上百份,就士气而言,是官军的百倍不止。针对军功进行超乎寻常的奖赏,直接让宋巡他们成为虎狼,极其渴望战争。

    赵昕何尝不想让自己人上阵,可是朝中利益纠缠,赵祯还想要让狄青出马来呢,哪里有这般容易让宋巡等人出战。就每次说他们分析地不够到位,同时要求他们严格训练,以备不时之需。

    这一天,终于是到了。只不过代价有些惨痛,文人统兵,真是灾难,平白耗费国库数十万贯钱财,间接损失可能要上百万贯了甚至更多。

    余靖送来了战功,但并不妨碍武院学子蔑视败退的官员们,樊圣身边的一人道:“当世文官,全是废物,当世武官,全是孬种。平定侬贼还得我们来。”

    “说得不对,”樊圣听过大笑,但随之道:“但也差不多,能够算得上合格的不过一掌之数,其余都是废物。”

    ps:余靖在历史上选择出战是因为狄青南下,为了争功。为了符合逻辑,真是太难写了。今天三更,求个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