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8章:回河议起

    赵昕成功安定住了河北灾民,并且通过国际贸易使得北方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繁荣的海运,使得大量物资北上。

    民力提高,国力增长,使得一些原本在之后几年才会进行的大型工程提早进行。赵昕改变了历史。

    比如说,黄河归故道!

    赵昕知道这项工程的结果是什么,一直向赵祯说,眼下民力恢复不久,再等几年开始工程会更好一些。

    倒不是赵昕认为再过几年结局会改变,而是百姓有了些许积蓄后,不至于像现在一样陡然破产,被迫流亡。即便有影响,也不至于这样大范围,全流域,赈灾起来也轻易一些。

    但是话说出不久,便被一群人反驳,他们的看法是,黄河改道,对河北百姓的影响是一日大过一日,眼下国力恢复之后,就应该尽快归河道才行。

    黄河改道不久,所有人都觉得该回去。皇帝是这样的看法,官员是这样的看法,就连百姓也都是这样的看法。举国一致,赵昕的声音就这样被淹没在人潮之中。

    之前说过关于黄河归故道的三个想法,第一个是贾昌朝提议的回京东故道,第二个是回横陇故道,第三个是开六塔河,更换部分河道,同样回横陇故道。第三个想法是河渠司的李仲昌提出的。

    京东故道和横陇故道相差不大,相距也不远,在1034年之前黄河一直走的是京东故道。后来京东故道堵塞,黄河改走不远处的横陇故道,持续十四年后,横陇故道再次堵塞淤积,最终酿成黄河北流的大悲剧。

    贾昌朝是前宰执,不在京师,虽然第一个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是赞同者不多。而上一任首相陈执中,包括现在的首相文彦博都赞同回横陇故道。至于第三个想法,实在是过于冒险,尚只是一些小官们的看法。

    如此,朝议决定回河横陇故道。

    他们如何主持操办的,赵昕不愿打听,但是风声主动到耳边来,听说调集了数万民夫去,准备先行将去年黄河在大名冲出的缺口给堵上。

    在朝前争辩失败之后,赵昕便不再关心此事,最多是让人准备一些救灾物资罢了。他还能够怎么做呢?他还能够怎么做呢?

    经过了数个月的准备,在皇佑三年的十月,堵塞大名缺口的工程正式开始,经过一个月的努力,缺口顺利合拢。

    赵祯为此大为欢喜,回河之事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开门喜呀,一段时间都喜气洋洋,满面笑容。

    赵昕没有说坏话,恭恭敬敬地向赵祯祝贺这场合拢的胜利,从心底上说,赵昕又何尝希望治河失败呢?谁不愿意治下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就盼望着天灾人祸才好是吧!

    赵昕不是那等小人,为此丢失一些面子,根本算不得什么事情。他也在心底祝愿这一次历史和自己记忆中的发生偏差。

    关键就看明年开春了。十月份降水少,若是能够撑过开春冰雪融水,又坚持过盛夏时节的暴雨,这合拢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胜利。

    黄河的事情,先放在一边,眼下赵昕更为一件事情头疼,便是武院学子的出路问题。

    太平院学子在毕业后对百姓进行一次大范围调查,赵昕获得数据之后便开办相应的公司,就业不成问题,毕业即就业。

    第一年调查死亡原因,赵昕开办了医药公司;第二年调查穿衣情况,赵昕开办了织造公司;第三年,也就是今年,赵昕让他们调查婚姻状况,而后开办了雇工公司。

    这雇工公司相当于后世人力资源公司,相当于一个中介,帮人找工作,因为涉及庞大的信息,尚在筹划中。

    赵昕的想法是通过组织后,将所有的待就业人员聚集起来,统一分配工作,承包大型的工程建设,比如水库修建,荒田开垦,或是大范围的农作物收获采摘。

    此外,倘若日后赵昕发动扩张,这批人可以作为移民占领新的土地。建设军屯民屯,乃至于建设兵团那种形式。

    是的,赵昕甚至有将这些人打造为民兵的想法,一个手里没有兵的太子,算不得太子。只是实在有些冒险,暂时还在计划之中,待日后完善。

    太平院学子就业是不是很方便,一届学子大概四五百人,一半是汴京城出身,一半是下属州县出身。赵昕还经常嫌人手太少,不足以实现自己的想法。

    相比较而言,三年一届,这第一届武院学子眼看着就要毕业了,赵昕还不知道如何分配这些人。

    送去军队,且不说军队容不下这些新兵蛋子,赵昕也不愿意让他们去贪污腐化成性的军中,更愿意自己打造出一支新军,由武院学子一步步上手磨炼。

    为了培养这些人,赵昕花费了无数的资源,太平院学子只需给他们印刷一些书籍学习即可。而武院学子,为了尽可能还原战场,那可都是真金白银的花销呀!更不必说赵昕经常延请驻防边境的文臣武将过来演讲,背了一身的人情债,日后可都是要还的。

    这可如是是好?赵昕一个头,两个大。

    经过长时间的思索,赵昕有了大概的思路,未必正确,但是哪有绝对正确的事情,不都是一步步摸索出来的吗?

    赵昕的想法,武院学子需要和太平院学子一样,在就业之前需要进行基本的调查。太平院学子调查的民情,武院学子就去调查边情,掌握边境地理形势,山川河流,民情风貌等。

    在赵昕记忆之中,侬智高叛乱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想要军功,往西南地区去是最好的选择。

    有了最基本的思路和对未来的一点预判,如何安排这第一批武院学子,赵昕开始进行自己的尝试。

    在征求得赵祯的同意之后(花了一万贯后的结果,真坑),这百位武院学子得以南下巡查边情,当然并不是空着手去的,而是带着粮食军衣,顺便运物资过去,沿途记录行军日志。

    赵昕在东华门外送别这些人,当初进武院的时候,这些人不过十五岁。三年过去,不少人都已经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了,让他们跑这么远,也不知何时能够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