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捧中含威,在夸奖中暗示你的威胁

    中国传统思想认为好的领导者应该是恩威并济,但何时用恩,何时用威,才是真正的奥妙所在。

    “厚黑大师”李宗吾对捧与恐的关系颇有见解,他在论述旧官场时说:“恐,恐吓的意思,是及物动词。这个字的道理很精深,我不妨多说几句。官儿这种东西,该是何等宝贵,能轻易给人吗?有人把捧字做到十二分,还不能生效,这就是缺少恐字的功夫。凡是当权的那些大人物,都有软处,只要找到他的要害,轻轻点一下,他就会大吃一惊,立刻把官儿送来。学者须知,恐字与捧字,是互相结合着用的。善恐者,捧之中有恐,旁观的人看他在上司面前说的话,句句是阿谀奉承,其实暗地击中要害,上司听了,汗流浃背。善捧者,恐之中有捧,旁观的人看他傲骨模样,句句话责备上司,其实听的人满心欢喜,骨节都酥软了。这就是所谓的‘心领神会,在于各人’,‘高明的木匠能教人按规矩做,却不能告诉你技巧’,这就要求求官的人细心体会。最要紧的是用恐字的时候,要有分寸,如果用过度了,大官们恼羞成怒,作起对来,岂不就与求官的宗旨相背?又何苦如此呢?不到无可奈何的时候,恐字不能轻易使用。”

    赵匡胤就通过“杯酒释兵权”完成了一个先捧后恐的历史杰作。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从后周手中抢过皇位之后,带领手下将士南征北战,先统一了中原一带,后来一统江山。然而天下太平后,赵匡胤渐渐觉得那些战时曾流血卖命的兄弟们不仅无用,反而有功高盖主的危险。但要向众弟兄下手,又怕天下人气愤,且每位弟兄手下都有一大批亲信,若向众弟兄下手,激起他们手下叛乱,自己的皇位也是坐不稳的。最终他想到了“杯酒释兵权”。表面上是和以往的兄弟喝酒叙旧,实则无意中以言语相威胁。最后这些兄弟们感到事态严重,为了保全性命纷纷主动交出兵权,然后告老还乡。

    只捧不恐会让对方自觉有恃无恐,主动权在对方手中,你却不容易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捧中适当加一点儿恐吓,主动权则转到了自己的手里。“捧”是“恐”的台阶,既让对方不失面子,实质上又可以通过“恐”达到我们的目的。

    有位女子的丈夫是海员,长期漂泊在外,平时孤独和寂寞陪她度日。白天上班还好说,一到晚上便焦躁不安。为了消磨时光,她报考了夜大。第一次上课,发现丈夫中学时的一位同学也坐在教室里。此同学与丈夫相处不错,因此跟他自然亲近起来。没料到这位同学却暗暗打起她的主意来。女子觉察到这位同学的不良动机,她十分严肃地对他说:“俗话说,‘朋友之妻不可欺’。你是我丈夫的朋友,他平时对你那么好,要是我告诉我丈夫,不知他会对你怎么样啊?”同学一听,大惊失色道:“你可……可千万别这样!”

    一味地迎合捧场往往会被认为是软弱的表现,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恐吓,也会让不知趣的对方有所顾忌。要记得,恐和捧并不是孤立分开的两个对立面,捧中有恐,才是妙计。

    恩威并济的领导者就是面善心恶的领导者。在一般的认知上,我们可以接受面恶心善的人,而面善心恶的人应该是我们避之唯恐不及的人。但是,如果我们把善与恶重新诠释,面善心恶正是恩威并济的手段。因此,好的领导者应该面善心恶。

    在这里,善指的是能够尊重对方、替对方着想;恶则指能够专断决行,不顾虑人情,做事带些狠劲儿。就时间点而言,面是指表面上的行为或平常的状态,心则指企业的制度与规定或特殊时机。在这个定义下,面恶心善的领导者的绩效将不如面善心恶者。

    所谓面恶心善的领导者,在平日的行为上对部属的管理十分严厉,但在实际的行动上却可能很仁慈。例如说,当部属犯错时,面恶心善的领导者会疾言厉色,但却不会采取“恶行”,如减薪、解聘等惩罚手段来处罚部属。至于面善心恶的领导者则刚好相反。在平时,他可能会和颜悦色地教导他的部属,但是,当部属犯错时,他绝对是依法行事、纪律严明,不容部属有侥幸的心理。必要时,他会如诸葛亮般“挥泪斩马谡”,对于人事的处理上绝不手软。面善心恶的领导者可以立威立信,因为部属知道长官是不讲人情只讲是非的。相对而言,面恶心善的领导者很难立威立信,因为,部属知道长官仁慈,犯了错最多被长官说说骂骂而已。哪种领导方式可以达到较好的绩效,也就不言而喻了。

    我们也可以说恩就是善,威就是恶,恩威并济就是善恶兼施的领导手段。面恶心善与面善心恶都属于恩威并济的做法,就中国人的习性而言,面善心恶才是有效的领导方式。

    德与法,是刚与柔的问题,太柔则直不起,太刚则易脆易折,刚柔并济,才得以韧,韧则可耐久。恩威并济才是硬道理。就拿一个工厂的老板来说,如果他不去体贴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光是制订一大堆的规章制度和处罚条例,那么,员工在强权之下工作,能把工作做好吗?要员工死心塌地为老板卖命,老板首先就要去关心员工的生活和工作,做到合理的利益分配。但有一条规律是必须注意的,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就有的自私心,如何去防止自私心破坏集体的行为,就必须订出一些规章制度和处罚条例,才能达到一个平衡。万事万物,得以平衡,就能长久,失衡则倾。

    永乐年间,臣僚勤于职守,出现了许多能臣和名臣,这与明成祖知人善任是分不开的。明成祖朱棣用人赏罚分明,量才适用,不拘品级,且能以诚待人。他鼓励臣下直言,但大事皆由自己决断。这是他事业取得成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朱棣即位后,重用了一批藩府旧人。这些人随他起兵靖难,出生入死,胜利后身居高位,但仍不敢骄横。朱棣即位不久,就告诫这些旧臣“当思自保,凡人致富贵难,保富贵尤难。尔等从朕数年,九死一生,今皆身有封爵,禄及子孙,但当思保之。夫有功则赏,有罪则罚……”后来,明成祖在授予薛禄等靖难功臣铁券时,又诫谕他们说:“位高易骄,禄厚易侈,宜思得之不易,保之唯艰。则安荣始终,传及后嗣,勉之勉之!”他经常教导这些旧日功臣,要他们擅自保全,不要重蹈历史上经常见到的骄横致祸的覆辙。

    明成祖当时就执法严厉,对那些失职造成恶果的,轻则降级或免职,重则下狱或处死。监察御史王愈和刑部、锦衣卫官4人,误杀无罪者4人。明成祖知道后,立命刑部将王愈等4人逮捕,处以重刑。

    但是明成祖对臣下不只是有威的一面,他同时还有颇具人情味的一面,这也就是所谓的“恩威并施”。例如,解绪和胡广是同乡,又是同学,在朝又同为内阁学士,明成祖居然为他们两家的子女做起媒来。后来,解绪虽下狱致死,但他的儿子仍娶了胡广的女儿。

    永乐七年正月,明成祖下令,自正月十一日到二十日放假10天,让臣民一起欢度元宵佳节。在这10天当中,“百官朝参不奏事,听军民张灯饮酒为乐”。明清时期元宵节放假就是从这时开始,这也是明成祖关心臣民生活细事的一个举动。是年十月,明成祖因北京寒冷,怕群臣早朝奏事时冻伤,便将早朝改在偏殿,诸臣有事依次入奏,无事回衙门管事,免得挨冻。

    明成祖对臣下的升降十分慎重,他曾对身边的大臣说:“人君进一人退一人,皆不可苟,必须服众心。若进一人而天下皆知其善,则谁不为善?退一人而天下皆知其恶,则谁敢为恶?无善而进,是出私爱;无恶而退,是出私恶。徇私而行,将何以服天下?”

    明成祖的这段话虽说算不上深奥,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很多。即使在今天看来,这段话也仍然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明成祖懂得这一点,并这样去做了,这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较为成功的一个帝王。

    明成祖威柄独操,又能对大臣恩威并济,所以终其一朝,大臣都兢兢业业,小心谨慎,无一敢飞扬跋扈。这对当代的领导、管理者来说,十分具有借鉴意义。对部下要恩威并济,对下属不对的地方,固然应当责备;而对其表现优越的地方,更不可抹杀,要给予适当的奖励,那么部属的内心才能得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