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ns>
罗家二叔公上了年纪,跟村里大多数老人家一样安贫乐道,就喜欢打渔这老本行,故而并不像年轻人那样积极进城做生意。别看他已经年近六旬,身子骨还挺硬朗,现在隔个两三天就会摇着自家的小渔船出海捕捞。
李絮来得不巧,正好碰上罗家二叔公的休息日,老人家昨天才网了十几斤鱼回来,不肯出海,理由是渔网必须要定时晾晒,不然不耐用,那是祖传的渔网,用的是上好的料子,祖祖辈辈都这么保养,云云。
小罗无法,只能找村里人借了张闲置渔网,又以银子诱惑,才勉强说动二叔公动身。
二叔公是几十年的老渔民,对这一片海域熟悉得很,收了钱当即表示,那昆布出没的地方不近,海岸边非常少,海面上见得多一些,得乘船过去捞,来回一趟大概半个时辰,加上捕捞最多不会超过一个时辰。
“那玩意费柴火得很,还带着股腥气,也就配用来喂猪,我瞧着猪还不爱吃。”临走前,二叔公古古怪怪嘟囔一句。
李絮:“……”这番对话简直如同旧日重现!
想当初,她欣喜若狂发现草沟村后山有野茶树时,就听王氏说她们都用那玩意来喂猪。
劳动人民的智慧果然不差,即便看不出某样食物的真正价值所在,他们也会秉持着不浪费的原则将其利用起来,比如喂猪。
去年,她带着全家人漫山遍野去挖野茶树,移栽过去建起个小茶园,后来虽然她没时间亲自打理,但在她言传身教下,王氏她们十分上心,今年春茶季已经制出好几斤新式绿茶。
这数量听起来有些寒碜,但其实已经不少了,外头宜兴绿茶一斤至少能卖到二十两,新平水土比宜兴差一点,品质也略逊一筹,不过,这批新茶依旧能轻轻松松卖出个几十两银子。
这也是王氏上次信心满满说要买宅子搬家的原因之一。
李絮回新平时,王氏还要跟她对半“分赃”呢,最后还是被她以自己一点力气没出的理由推了,跟食店分成一样,只象征性地拿了一成收益。
虽然小茶园规模不大,但王氏他们学了扦插分株的手艺,慢慢也能发展壮大。不说像宜兴茶园那样,至少能保证魏家衣食无忧,哪怕食店倒闭都有另一份稳定收入。
想到王氏等人和食店生意,李絮思绪逐渐发散开来。
之所以一开始想到做卤味销售,主要是因为她个人特别爱吃卤味,除了各种肉类外,素菜食材里她最青睐的就是海带,尤其是辣卤海带。
海带煮烂不易,却有个提高效率的小技巧,就是先单独加点白醋煮一段时间,再将煮软的海带捞出冲洗一遍,重新加料炖煮。
完美的辣卤海带出锅时既能保持完整外形,又能轻松咬开,软软糯糯,还足够入味,小米椒独有的辣味点缀直接让其升华,味蕾痛并快乐着,辣得贼爽!
可惜,李絮一直没找到海带,更没见过辣椒,也就无缘再尝一口心爱的辣卤海带。
运气好的话,或许半年后能吃上?
虽然没有辣椒,不过,等她有了稳定的海带产出供应,她照样可以弄一批海带干捎回新平给王氏,再加上其他海西本地的特色食材,在魏葵小厨娘的努力下,相信她们会让食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时值夏日,日头毒辣,海风更容易将人吹黑,李絮没敢在外边待着,就在罗家祖屋里阴凉处坐着发呆,忽然听见外头飘进来这样一番对话。
“罗小二,你什么时候回村的,也不去婶子家坐坐?”
“嗐,有位贵客想过来转转,我就带人过来了。回头空了一定去~婶子,您这是刚赶海回来?”
“是啊。你家有客来啊,那正好,这半篓子花螺你拿去。螃蟹你要不要?可别跟婶子瞎客套,待客饭菜可不能太寒酸,要不,我再也匀两条海参给你炖汤?诶不对,你家没人怎么开火啊,要不上我家吃?”
“多谢婶子,不用啦,二婶婆会帮我准备的。要不您开个价,这些你都卖给我?那贵客不是海边人,就稀罕吃这些个海味。”
“哎哟,那敢情好……”
李絮心中一动。
赶海?
是了,今儿正好是初一,没记错的话,每月初二、十六都有大潮汛,初一也差不到哪儿去,想来赶海的渔民们定是丰收了。
她起身慢悠悠摇着扇子出去,却没能跟那热情婶子打个照面,只看到了个背影。对方动作很利索,收了钱就直接走人。
李絮走过去,看了眼小罗手里提着的大篓子,沉甸甸的,满当当装了大半篓子,隐约能看到有贝类、花螺,还有半个巴掌大的蚝,两只瘦巴巴的长脚蟹在尝试“越狱”,海参有些瘦小,却足足有四条,也足够炖一锅鸡汤了,可谓是收获颇丰。
她顿时食指大动,忍不住咽了下口水:“花了多少钱?我照样补给你。”
小罗笑着摆手,死活不肯收,说是海鲜不值钱,全部加起来只要二百文,就李絮给他的雇佣费都够她一行人吃上一整个月的了。
等他把一整篓海鲜提到二叔公家,回来后怕李絮枯坐无聊,就热情介绍起他们本地的赶海风俗来。
老王几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内陆人,也就是做了镖师,闯荡过不少地方,却也不是人人都到过海边,更别提亲身体验赶海了,听着就忍不住蠢蠢欲动。
“还有这种好事?不用出海,只要在海边抠挖捡就能弄到这么多吃的?太神奇了!怪不得老一辈总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呢,你们住在海边,岂不是一年四季都不用愁没东西吃?”
“也要看季节的。我听我爷爷他们说,赶海跟出海一样,收成有时多有时少,都看老天爷的意思……”
说着说着,小罗甚至邀请他们去亲身体验一回赶海。
李絮不方便脱鞋袜,就客气婉拒了对方邀请,护卫里去了老王两人,留下两人继续当门神。
最后,老王两人晒得脸蛋黑中带红地回来,战利品却少得可怜。不说比不上邻家婶子,更是连跟他们同时出发的一个六七岁小孩都比不过。
他们只带回一捧青螺和几只生蚝,就是外壳不够完好,有一只生蚝都砸穿了,能明显看到烂糊糊的白肉,瞧着就让人没食欲,估计是这两个没经验的壮汉一时用力过猛的后果。
小罗对他们给予高度赞扬,初次赶海能有这成绩也不赖了。
老王两人喜滋滋将战利品交上,忍不住又旧话重提:“要我说,靠山吃山可不比靠海吃海强。山上野味野菜野果是多,可万一碰上个旱灾雪灾的,躲山里也没用。倒不如这海边,一年四季都有收成。”
“可不是嘛,要不是咱现在有了稳定差事,也算不愁吃穿了,我都有点动心想住下。背靠大海,捞什么吃什么,做的完全是无本生意嘛。”
李絮摇头失笑,没有提醒两人世界上还有一种他们没见识过、可能也没听说过的自然灾害叫台风,那可是最让海边百姓伤脑筋的麻烦。
不过,老王他们说得不错,海产品确实是大自然免费馈赠给人类的一大礼物,尤其是对李絮而言。
这时代的人们对大自然认识还不够,他们会吃海产品,但其中像海带之类的东西就还没广泛认识到其好处,也是存了怕中毒吃坏肚子的担忧,而来自资讯爆炸年代的李絮在这方面就有着更大的优势。
她美滋滋地想:说起来,海带养殖差不多也能算得上是一门无本生意吧?
推荐:<style>.reend a{font-size:15px;color:#396dd4;padding:0 10px}</style>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