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八十三章 糊涂面条菜窝窝

    沈笑带着小尾巴昌林,一起又到东院厨房拿来着葱姜蒜,和周氏洗好的芹菜叶子。

    再到东厢仓房舀出一碗去年收的玉米粒捡好。

    又回到西院厨房时,程怀谦已经洗好了红薯叶,大火烧开了半瓢水。

    沈笑把昌林按他怀里,“看好他,看好火。”

    然后将红薯叶和芹菜叶都焯水后放进凉水盆里。

    快速刷好锅之后,“念哥儿,填把火把昌林护好。”

    “好嘞。”程怀谦添好柴,直接把昌林放到远一点的椅子上,“昌林,乖乖坐着,等小姑姑做好吃的。”

    小家伙乖巧的坐下,目不转睛的看着小姑姑围着灶台忙。

    沈笑倒进油,放入白糖和玉米粒翻炒,不一会儿,就有玉米粒受热爆开。

    她将锅盖一盖,倾刻间,一串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

    “爆米花。”昌林拍拍小手,眼睛一直盯着锅盖,小姑姑不常做这个,他每次隔好多好多天才能吃到。

    少倾,直到声音都没有了,沈笑打开锅盖,满满的爆玉米花出来了。

    程怀谦抽出灶里的大柴,等到沈笑盛出了爆米花,他才又将柴放里。

    又把大锅顺手刷了出来。

    昌林左手一把,右手一个抓着吃,也勾起了程怀谦的馋虫。

    沈笑好像知道他的想法,转身就给他一碗。

    这边,沈志已经闻香而来,捏起笸箩里的爆米花就吃,“七两,这回没有上次那么甜。”

    沈笑把姜蒜爆香,倒入一锅水,放入花生粒后,道:“二哥,糖用完了。”

    “这么快就用完一罐了吗?”沈志一看,就是到底了。

    “今天送完秧苗,我再买些回来。”

    他看了一眼烧火的程怀谦,端着笸箩出来,“七两,你来。”

    沈笑抱上想跑出来追的昌林,出来道:“啥事?”

    “没事儿,我就是怕你在灶台边太热。”沈志接过昌林,道:“我看着锅,你把这个送东院。

    顺便给七太奶送些,喊三郎回来吃饭。”

    沈笑明白了,二哥这是防着程怀谦。

    呵,现在想想,除了大哥不太明显,二哥和三哥每次都有意无意隔开程怀谦。

    自己还真是有一点儿后知后觉呀。

    大伯和伯娘,从来没有说过什么,是不是也想顺其自然?

    沈笑把爆米花端到东院,顾道长尝了尝,道:“完全可以供给各大茶馆和戏园子。”

    “舅公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沈笑道:“只等秋天收了玉米,就往通州送些。”

    “不不不,往京城送,那里的闲人多。”顾道长道:“回头,咱们把铺子收回来,随你卖些零嘴。”

    “这个不耐放,现做才行。”沈笑刚说完,就听沈大伯道:“什么铺子?”

    “哦,大伯,是舅公的铺子。”沈笑分出一些,道:“我给七太奶那院送些。”

    她一走,顾道长就道:“是我从前给七两娘买的陪嫁,以后,就是七两的陪嫁了。”

    沈大伯自然乐意侄女有产业,他道:“七两是个能干的,将来她婆家有福了。”

    “我以为你会给她招赘。”顾道长道:“不瞒你说,我祖父就是入赘的。”

    “舅老爷,有人能得七两心意,愿意入赘当然更好。

    没有咱们也不强求,将来有了孩子,不论男女,都可承继小善夫妻的香火。”沈大伯更看重的是七西合不合心意。

    “亲家大哥敞亮。”沉吟片刻,顾道长道:“你看念哥儿怎么样?

    这孩子,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他的心思。”

    沈大伯笑道:“得七两中意才行。

    我看着,七两就当他和村里其他孩子一样,是伙伴儿。”

    顾道长想了想,道:“看孩子们自己的心意吧。

    不过,最好是能今年给七两定下婚事。”

    沈大伯一愣,道:“怎么说?”

    顾道长轻语:“几位王爷留京的儿子都要成年了。

    本朝多承前制,与京畿附近选秀。”

    “还真是。大丫头十岁那会儿,宫里选过一次。

    也幸亏她那时年纪小,不用报上名。”皇宫深似海,隔壁村里那年选进一个孩子,至今都没有一点消息。

    ……

    沈笑这边喊回了三哥,就赶紧到西院来做饭。

    水开后,查看花生也煮熟了,将棒子面撒进水搅匀,滚两滚之后下面条。

    起锅之前,放入焯好的红薯叶和芹菜叶再煮片刻,就是糊涂面条了。

    在另一个小锅内用油爆香葱蒜盛入糊涂面条后,迅速盖住锅盖闷香。

    再掀开时,入鼻的香味挡也挡不住。

    吃饭,将这碗面条放进去一勺凉拌青椒芹菜,绝美。

    顾道长连吃了三碗,道:“香。”

    “舅公,您尝尝我伯娘蒸的野菜窝头,也是用棒子面做的。”沈笑夹了一个寸许大小的窝头给他。

    顾道长一尝,“比高梁面的好吃。”

    他们这边吃着家常饭,小野菜,另一边一对父子也在用饭。

    皇城内,宣德帝刚与太子用过一道酸笋鸡,他道:“你齐王叔已经上了两次题本,想返回封地。”

    太子道:“那就让他回吧,一直在京里呆着,齐王叔也不安宁。”

    顿了顿他又道:“几位弟弟里面,头一个封郡王的,就是乐安,从年后开印,黎家的儿子总是举办各种文会。”

    “呵。”宣德帝笑道:“黎父是教谕,子承父业么。”

    抿了口茶,他道:“武骧卫那里有结果了吗?”

    “正月里,齐王府管事孙通到通州买辣子油配方,连十两银子都不想出,对方没有卖给他。

    孙通找了一家茶馆掌柜,然后就有人出面教训卖家。”

    太子笑道:“巧了,那卖家就是武骧卫放在州府的暗子。

    这暗子顺藤摸瓜,端了那茶楼。

    不久,孙通就因贪渎被郡王妃革职抄检。

    后来没有熬过杖刑,毙命了。”

    “还真是巧。”宣德帝道:“你齐王叔定是后悔处置了人。

    这是一招昏棋。

    那个在漷县被抓的人,有召供吗?”

    “暂时没有。”太子正色道:“但是已经证实,他就是赵榆手下的千户。”

    “那家茶馆?”

    “可能是顾氏的。”

    “齐王当年是怎么说的?”宣德帝心里有火,“晋王令降将赵榆勾连多良部。”

    “爹,没有证据的,齐王叔还是应该回封地。”太子道:“晋王一事,当年不也没有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