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三章 诸葛氏一族,谋定而后动

    残阳铺满长空,冷峻的气氛弥漫在整个诸葛府内。

    “哒哒哒”…

    村口处,数百战马的马蹄声响彻,无数曹军正涌向诸葛府这边,没有人知道,等待这个徐州第一大富户、充满传奇色彩家族的命运是什么。

    此时,府邸大堂,当中坐着的乃是诸葛氏一族名义上的族长诸葛玄。

    他的兄长诸葛珪两年前病逝,留下三子两女,男丁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分别坐在左侧,女子诸葛若雪、诸葛若兰则坐在右侧,除此之外,诸葛玄身后还站着一个十岁的公子,乃是诸葛珪的儿子诸葛诞。

    小一辈诸葛族人中,最大的是诸葛瑾,今年不过十八岁;

    诸葛若雪与诸葛若兰均十五岁,诸葛亮十二岁,诸葛均仅八岁,诸葛诞九岁。

    别看诸葛亮年岁不上不下,可家族中很多事项,他已经开始参与,并且总是能提出独到的见解…这点,让叔父诸葛玄、兄长诸葛瑾也颇为侧目。

    “也商量不出个所以然…”诸葛玄摆摆手,他长长的叹出口气。“谁能想到,曹操攻下琅琊后的第一件事,竟是要我们诸葛家族迁往兖州,福祸难料啊…”

    诸葛玄日前花重金买到了一则情报,不知是受何人所托,曹操的族弟曹仁正在琅琊郡遍寻他们诸葛家,要将诸葛家尽数的请入兖州。

    为此,诸葛氏一族如临大敌,祸福难料,已经有几日处于风声鹤唳之中。

    今日,诸葛亮与诸葛瑾归来,是第一次诸葛氏所有族人一同议论,而随着马蹄声越发响亮,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兖州不能去啊!”诸葛瑾语气严肃。“我在河内有一挚友,此前写信给我,陈明了两件事,其一兖州的名士‘边让’在往长安的途中,被曹操杀死于河内之地!其二,吕布在半个月前率并州狼骑辞别了张杨,东出司隶。”

    唔…闻言,诸葛亮眼眸微眯。

    他是家族中为数不多时刻关注着天下格局的人,再加上诸葛家家境殷实,在中原与北境的各州郡均布有族人、眼线,故而,很多信息逃不过诸葛亮的耳朵。

    “名士边让之死很蹊跷呀,其实,待他行至长安城,一样会死于李傕、郭汜之手,曹操没必要在河内杀他,背上这骂名…如果再联想到吕布东出司隶…那…”

    诸葛亮提示到这份儿上,除了两个年幼的弟弟外,所有人均是恍然。

    这是吕布在图谋兖州啊…

    “二弟说的是。”诸葛瑾朗声道。“如此说来,吕布杀掉边让,嫁祸给曹操,目的是联合兖州氏族谋取兖州,这…”

    “兖州之地必将兴起战火,若然咱们诸葛氏一族迁往兖州,必定卷入这战火之中!”

    诸葛亮抢先说道…“兖州四战之地,群雄逐鹿,并非良地,依我之见…叔父、兄长,两位长姐、两位贤弟不妨离开此间,转投别处,避开这中原的战火与锋芒!”

    “孔明说的有理,可…如今曹仁的骑兵即将到来,咱们撤离还来得及么?”长姐诸葛若雪眉头紧蹙,语气中带着些许紧张。

    “咱们诸葛府有最隐秘的地窖。”诸葛亮提出。“你们均藏匿于地窖之中,不会被发现的…”

    “那?曹仁就会善罢甘休?”诸葛若雪接着问。

    “定然不会!”诸葛亮摆摆手。“不过,咱们买来的情报还提及了另外一点,他们一定要请回兖州的是我诸葛亮!也只有我答应他们赶赴兖州,以此为条件,换取他们放过整个诸葛氏一族,如此方能让咱们家族躲过这一劫。”

    哪怕是只有十二岁,诸葛亮的心思已然缜密至极,甚至他能谋划出…以自己为条件,换取家族平安的方略。

    只是…

    “不行!”诸葛玄冷然道…

    可不等他开口,诸葛亮的声音继续传出。“叔父,这次不是选择题,这是唯一能保全咱们诸葛氏一族的方法。”

    “诸葛氏若要兴起,不在于我,而在于叔父与诸位兄姐、贤弟!”

    讲到这儿,诸葛亮负手而立,他的目光望向大堂中间挂着的一张极其粗略的大汉十三州的地图。

    “你们且看,我纵观此图,寻到了几个好去处…咱们诸葛氏一族若要兴旺,那叔父、兄长、长姐、贤弟务必依我之言分别投靠于此!”

    讲到这儿,诸葛亮顿了一下。

    “一是中原与北境,如今局势并不明朗,袁绍、公孙瓒、曹操、袁术必有一战。鹿死谁手,无从预判,故而,叔父与诞弟可蛰伏于此,待得时机成熟再一道出仕,凭着咱们诸葛氏在北境布下的产业、眼线、田庄,低调发展,等时局变换再伺机而动…一旦有所成,咱们诸葛氏当兴!”

    言及此处,诸葛亮深深的凝望了诸葛玄、诸葛诞一眼,继而转过头望向诸葛瑾。

    “二者,南境的孙策以传国玉玺换取了父亲的旧部,如今出征江南,手下武将云集,更是有江南氏族的支持,谋士如雨,但,唯独缺少一个能够合纵连横的论客,而这恰恰是大哥最擅长的,若然投靠孙策,必定会被委以重任!”

    呼…

    诸葛瑾重重的一声呼气,想开口说点什么,终究是把话咽了回去。

    诸葛亮则再度转头,朝向三弟诸葛均与两位姐姐诸葛若兰、诸葛梦雪!

    “三弟,近来…我听闻,荆州襄阳城,远近闻名的水镜先生广收门徒,虽门槛高一些,可均弟自小与我一道习读兵法、识别战阵,多少还是有一些机会的,均弟与两位长姐可去荆州,试着成为水镜先生的弟子!”

    “再者…水镜先生交友甚广,当地也不缺乏青年才俊,凭着两位长姐的容貌、学识,自能寻得一处好人家,也算是能间接的助力均弟!”

    讲完这些,诸葛亮拍拍诸葛均的肩膀。“均弟,我听闻水镜先生有一至交好友,名唤黄承彦,其妻乃是襄阳名门蔡家的嫡长女,统领荆州水军的蔡瑁都要唤其一声长姐,而其女名唤黄月英,今年与你一般大…”

    “若然有机会能得其青睐,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以至于成为黄承彦的贤婿…那日后在荆州的仕途必定一帆风顺。若然两位长姐再能助你一臂之力,那诸葛氏或能崛起于荆州!”

    诸葛亮款款的一席话,将叔伯、长姐、长兄、弟弟们安排的明明白白…

    关键是有理有据,更兼之对时局无比清晰的洞悉与判断…

    很难想象,一个十二岁的少年,他的心思能缜密到这般程度。

    只是…诸葛亮唯独没有考虑到的是他自己呀!

    所有族人都能看出来,诸葛亮,诸葛孔明…他才是他们诸葛氏一族兴盛的关键!

    他…他要牺牲自己,卷入那兖州的旋涡中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