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左盘右蹙如惊电

    元代龙纹的爪子,以3趾、4趾居多。

    明代龙的第一第二趾,相对成蟹钳状,趾间距离比较相近,形若风车。

    清代第一第二趾舒展成一直线,爪子犹如踏在平地,有龙身腾舞、爪子却着地受力的韵味。

    此外,  龙身装饰,在三朝多有变化。

    元代龙身喜饰鳞片纹,明代龙身饰网格纹、锯齿纹较多,清代鱼鳞纹常见,鱼鳞多半带有染点。

    元代龙纹构图,突出双龙追逐,或遨游云间的艺术效果,  是双龙者均为一龙昂首前瞻,一龙回首后望,  前后呼应。

    明清布局着重立体感,双龙的头部,一高一低,上下应和。

    特别是清代的龙,身体常扭曲成弓形,其腹下有一段下坠,酷似蛇的腹部,为历代龙纹所独有。

    元代的龙纹的代表作,有景镇窑生产的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方梅瓶。

    通过这一件瓷器就能看出,元代龙纹瓷器很有特色,与先前龙纹变化不大,以站龙和游龙为多。

    因龙体型有细长头小纹饰出现,整个龙纹给人以幼稚萌萌哒感觉,但是又不失矫健。

    元代瓷器龙纹周围,往往衬以灵芝状朵云,同时还衬以长长火焰纹等。

    元代还有一件很出名的龙纹,就是蓝釉白龙纹盘,  当然也有蓝釉白龙纹大罐、梅瓶!

    其中经典之中肯定有牡丹,  比如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还有一些釉里红牡丹云龙纹等等。

    牡丹纹,陈文哲已经做的很多,现在做龙纹,就不得不研究元代的工艺。

    元代陶工以线条勾勒龙纹的形状,龙首作斜角侧视状,嘴巴微张,舌头从中吐露。

    这个时期的龙,它那圆形的双眼,有如戴上眼镜一般,前额微微凸起。

    头部的毛发与腿上的关节毛,都呈飘带状。

    体表以细线描绘鳞片纹或网格纹,四肢各有三爪或四爪,爪子尖长,如同鹰爪一般锐利。

    可到了明代的龙纹,就又有不同,也可以说是出现了极大的变化。

    明代龙纹、明代的青花瓷器,虽然是在元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龙纹的形象,  已经有了显著的改变。

    这种改变表现在龙首、龙身及龙爪上,最为明显。

    明代洪武年间的陶瓷龙纹,传世不多,最有代表性的是金陵明故宫出土的洪武白釉红彩龙纹盘。

    其龙纹的造型,基本上保持着元代龙纹的形状。

    也就是头小,颈细,身细长,鳞状龙纹,周围衬托以火焰纹,如意头状朵云;

    头的疏毛和肘的毛比元代更少,仅三四条而已;

    龙爪五趾,改变了元代时三四趾的现象,而且这时的五趾相靠较近。

    永乐、宣德时期的龙纹,改变了前朝那种身细、头小的幼稚龙形态,变得形体粗壮肥大,威武凶猛,形象高大。

    龙首比元代变大,上下颚较长,上颚比下颚长而高高突起。

    有张口和闭嘴之分,张口的伸舌(早期较长如戟状,后期略短微微上翘),闭嘴的上唇似如意状。

    鼻的两侧有对称的长曲须,下颚多有两束或三束的疏须。

    头毛是一束束的疏毛,前期发少,后期发多。

    发曲而向上冲,有怒发冲冠之势,显得很有神威。

    龙爪有三、四、五趾之分,趾甲成三角形,略微内弯,显得锋利刚劲。

    人们称明代的龙爪为鹰爪,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时的龙纹,周围衬托以海涛、缠枝花、火焰、朵云等等。

    这时的朵云与元代完全不一样,元代的是一头一尾,而永宣时是一头三尾或四尾;

    元代的云尾显得瘦而长,永宣时的云尾显得肥而短。

    所以,在鉴定时略加留意,就不难分辨清楚。

    永宣时的龙纹,从造型到描画,都是成功的艺术佳作;

    龙的身体“左盘右蹙如惊电”,这是凶猛、神威的体现。

    到明代中期,即成化、弘治、正德时期,龙纹又有所不同。

    永宣时的张牙舞爪、威猛的龙少见了,常见一种闭嘴龙,多在花间、莲池、海水中出现,或者是彩云龙纹。

    除了闭嘴龙,也有少量张口龙、螭龙。

    这时龙纹的特征也很明显,闭嘴的龙首呈扁长方形,上唇鼻处凸起,呈如意状。

    鼻端和眼眉有对称毛上竖着,头毛束成疏发或成蓬状,也向上冲,几乎和首垂直成90°。

    下唇须三条一束向前上冲,两眼并列,圆睁平视。

    龙爪五趾紧靠,成风车状。

    身上的鳞片,早期绘工精细,后期简单粗糙。

    这时期,还出现一种螭龙,也叫草尾龙。

    身似兽体,脚有似兽足或鸟足两种,张口伸舌,上颚长于下颚,上颚高高上翘且前卷,略似象鼻。

    龙尾多开叉,似春草纹,口衔折枝莲花一枝。

    这种龙纹以后较为少见,仅见清康熙时有仿制品。

    明代晚期的嘉靖、隆庆、万历时期,龙纹形式多样,以游龙为多。

    有相对而舞的,有正面张牙舞爪的,有两龙争珠的,有回首而望的,有龙凤对舞的;

    有的行于花间,有的舞于彩云,有的游于海涛之中。

    此时的龙纹,分张口和闭嘴龙。

    这时的龙纹已大不如前期,画工简单草率,有的龙鳞画成简单的网格纹,神气也差;

    有的显得瘦弱,似失去了龙冲天入地、驾云行海叱咤风云的神威。

    这时龙纹的特征也很明显,龙的头部略圆,比前朝显细,鬃毛成蓬(过去是疏发),毛有向上冲或向后斜上冲之势。

    上下颚较长,特别是上颚端肉发达,高高突起,呈如意状,形如猪嘴,所以人称“猪嘴龙”。

    这时的龙,鼻翼的两侧长出对称的长须,向上冲或向前冲。

    两眼并列,圆睁视前,眉毛绘成锯齿状或是并列对称成束,像匕首状前冲。

    张口龙往往伸舌,舌短直成匕首状,有的舌端微上弯。

    龙爪五趾,像前朝绘成“风车”状,往往是形似而无力。

    在之后就是晚明的龙纹,其中的代表作为崇祯五彩龙纹盘。

    这是崇祯时期少见的瓷器精品,更何况是一件五彩龙纹盘,这就更加少见。

    因为到了崇祯时期,已经是晚的不能再晚的明末。

    此时的龙纹,正如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衰退一样,显得苍老、无力。

    但是,从这件崇祯五彩龙纹盘中,还能看出不少细节。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