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六章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

    《工人日报》的表扬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改变,最起码当天没有。

    苏峥并不着急,在信息传播速度发达的后世,想要引导舆论仍需要发酵酝酿,更何况是信息传递缓慢的现在?

    按照惯例,大报刊登过的消息,地方小报会紧随其后报道。不一样的报道,文字中间透露的意思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细微生活彰显改革之风》”

    “《改革,人人有责》”

    “……”

    “《是学习?还是抄袭?》”

    今天,苏峥特意把报亭所有报刊购买了一份,如他所想,大小报刊无一没有刊登关于《工人日报》报道的内容。

    前面几个看标题都知道报社从《工人日报》中提取了一部分内容进行延伸论述,这些不用看也知道文风很正,以鼓励表扬为主。

    当苏峥看到最后一份报纸时,手上动作一顿。

    “改革是大势,是全国人民齐心奋斗的目标,《改革需要主观能动性》让人阅之精神振奋,读之热血沸腾。古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日何尝不是改革大潮人人可为?!”

    “阅读时,为普通工人的积极主动欣慰,为带头表率的单位喝彩。细微处发现一件趣事,堵在心中不快,分于诸君同思。”

    “……”

    “明明是自己想出来的优秀方法,却成了外来者铺造声势的利器。回想京城造纸十一厂面临的困境和艰难,鼻头不觉发酸。”

    “伟人曾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短短八个字蕴含着对祖国下一代的期望和鼓励,如果有一天,我们发现努力学习远远没有抄袭实用,这八个字岂不是丧失本真?”

    “如果说抄袭是道德的不良,那么帮助抄袭的行为就等同于犯罪!”

    卧槽,真敢说!

    这篇文章文字内容不算很多,但言辞绝对犀利。

    加上文中两张海报图案和发布时间点对比,足以让读者了然其中内情。

    稳了!

    放下报纸,苏峥心情大好。

    一昧的鼓励表扬只会让人乏味,突如其来的争议才会引发民众热议。有了这篇文章,不难想象随后几天肯定会出现各式各样的声音。

    只不过,苏峥多少有些好奇,这篇文章究竟是谁写的?

    ……

    “这是典型的狭隘思想!”

    孙宏满脸怒色,将报纸摔在地上,“正常的市场竞争怎么就成道德的不良了?合理的宣传手段为什么就是犯罪?”

    没有人回答孙宏的问题。

    孙宏瞥向赵国栋,想到昨天他的那番话,失控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赵经理,这就是你说的不同吗?嘴上喊着开放思想,却干着狭隘的事情。”

    赵国栋沉默不言,发广告之前自己就提醒过孙宏这样做不好,可他一副自大模样独断专横。昨天自己再次提醒过他,他依旧不当回事儿。

    “哼哼,落后的国家培养出……”

    嗯?

    赵国栋以及办公室内其他人齐齐怒视孙宏,大家是拿o.b的工资,但并不代表可以受辱,更何况是上升到国家民族的言论。

    感觉到异样的目光,孙宏似乎意识到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及时收声却是不满道:“那些报社收了咱们的钱,我不相信他们连基本的契约精神都敢违背。如果他们真敢单方面撕毁合约,公司肯定会向大使馆投诉,将不公待遇公之于众。”

    ……

    吵起来了!

    最近几天的报纸刊登了各方人士的观点,有支持国产品牌的,也有顶着开放就要有大胸襟观点的人支持公平对待。

    一开始还能维持据理力争,随着参与争论的人数越来越多,火药味也越来越浓,遣词造语也就变得奔放起来,战火也从地方小报蔓延到了全国性质的大报。

    值得深思的是,官方一直没有喊停争吵,看似不干涉,何尝不是一种态度?

    苏峥一直保持着关注,也只是关注。从争吵开始,京城造纸十一厂的卫生巾就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市场销量也是逐步回升,甚至有节节拔升的驱使。

    时至四月中旬,苏峥的库存再次被清空,就连鹏城也发来电报要求苏峥抓紧时间发货,发货量从第一次的三万包飙升至十万包,并且提前把货款转给了苏峥。

    第一次花了六千块钱从十一厂买了一万两千包卫生巾,纯利润两千。

    第二次买了两万包,单包利润有所下降,两包万的毛利润也就三千块钱,除去后续的广告和人工开支,纯利润勉强达到两千两百块钱。

    后来十一厂赊出来八万包,三万包发去鹏城,除去运费得到净利润两千六百块钱。剩余五万包在沪市销售,纯利润七千三百块钱。

    总共卖出去十一万两千包卫生巾,纯利润一万四千一百元。苏峥个人的资金累计到了两万元。从六千到两万,总共不到五十天。

    加上陈志高转过来货款,此时的苏峥手握八万巨资。

    ……

    “销售科这边的订单量有十万包,苏峥那边报上来二十万包。”

    与o.b的竞争让销售科趁机积极扩展业务,虽然成绩不如苏峥,却也让十一厂的领导松了一口气。杨东来对苏峥的成见也消失不见,笑呵呵地给其他人分享销售情况。

    三十万包,够十一厂忙活一段时间了!

    每个领导都是笑容满面,有人顺势提出把好消息分享给全厂职工,几乎是瞬间就得到了全部领导的认同。

    “现在还有一个问题,账面资金不足,生产材料存在缺口。”

    杨东来收起脸上的笑容,看向郝厂长,“销售科收取的订货款不到一万块钱,苏峥那边只是归还了欠款,资金缺口还有五万。如果不能一次性备足生产材料,就无法准确核算成本,更无法给苏峥制定新的供货价。”

    “苏峥卖出去那么多货,肯定没少赚钱,能不能让他提前打过来一笔货款?”有人出谋划策。

    “就是,他敢一次性下二十万包的订单,手里肯定有钱。苏峥又不是不通人情,跟他说明情况应该可以吧?”

    提议的人齐齐看向郝厂长,随后目光瞥向杨东来。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