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后,去南方打工赚钱的人越来越多,那边工资可比北方高不少。
这也就是说,在用工成本上会比北方高不少。
如果能把厂子开在人工价格相对低廉的北方,再去联系一些这两年正在努力对外销售,愿意主动让利的北方棉纺厂……
这里面多赚的钱可不一是一点点!
杨红是真的动心了,她看得出乔慧不是会随口胡来的人,肯定是心里有打算,才会和她说。
她拉着乔慧的手问道,“你有什么路子,能拿到港岛那边的款式吗?”
“不是港岛那边的款式。”乔慧摇头,在杨红困惑的注视下,继续说,“港岛的款式为什么流行?那是因为大家都觉得港岛的东西时髦,看着那些港岛明星穿了就觉得漂亮,对不对?”
杨红自然是点头,“是啊,就是跟着明星学嘛!”
“那在这些衣服上面,宣传力度最大的,是明星平时穿什么吗?”乔慧自己就直接否认了,“不是的,真正能风靡出去的,都是电影里的那些衣服!”
八十年代的娱乐项目少之又少,年轻人最浪漫的事情除去逛公园,也就剩下看电影。
现在电影院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港岛电影涌入,那些曾经的靡靡之音,也都成了年轻人追捧的“潮流”。
就像是后世的明星带货,是因为私下穿的好看吗?
不,是因为他们曝光量大,穿一件衣服就能上个热搜,让无数人看到。
而现在,最带货的,就是电影明星!
乔慧把这个道理掰开了给杨红讲清楚,杨红听得眼睛都发亮。
“你的意思是,我们就跟着热门电影走,热门电影里穿什么,我们就搞什么衣服。”
“对,就是这样。”乔慧还提醒杨红,“不要只关注电影,还有电视台引进的海外电视剧,也是一块肥肉。”
杨红过了刚才的一小阵心头火热,很快恢复冷静。
她找到这件事里的一大问题,“可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电影会火?电影上映就开始做衣服,万一电影没火,衣服不就压住了吗?”
搞批发零售的,最怕就是压货。
这玩意就像是个魔咒一样,压了一批手里就缺钱周转,越缺钱越没法跟着上好货新货,最后就能把自己玩儿死。
“港岛的电影来到内地,都是先在那边放完以后的事情。”
乔慧对此还是有信心的,不过,更多的拭源自于她自己的重生经历,她知道哪部影视剧会火,会爆火,但是她不能直接和杨红这样说。
于是她换了另外一个说法,“我们可以托人收集港岛的报纸消息,这东西现在查的不严格,广粤那边都能买到。”
乔慧没说的是,如果能提前买到爆火片子的剧照就更好。
不是她有心藏着掖着,而是杨红自己也是做生意的人,她有那个头脑,乔慧如果把所有细节都给她考虑好了。
那到时候杨红可能反而就做不好这个生意,因为她心里一点谱儿都没有,很容易抓瞎。
还好,杨红能在未来成为女大佬,就说明她脑袋不差。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