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会如此寡廉少耻,如此残暴不仁,那些地方疆域,莫非就不是大唐之土,那些地方的百姓男女,莫非就不是大唐之臣么?
王维一向是个好脾气,少有人后口出恶言之时,但今天,他还是忍不住骂了起来。
他所骂的人,便是李亨。
此时距离安禄山发动第二次政变已经过去了大半日,王维也从大明宫回到了自己家中,但他的怒气却犹未散去。
他一向不是刚烈之人,否则也不会在政变之后苟且偷生,但就是这样,也被李亨的那些做为气坏了。无耻要有底线,为了自己的帝位,不惜将无罪的子民、国家的疆土当成交换代价送与禽shou畜牲一般的异族,这样的人,怎么配成为大唐的天子
不,他自谋朝篡位的那一刻起,就不配成为大唐的天子万民的共主了
王维这样的聪明人绝不在少数,他们此刻甚还隐约在想,李氏出了李亨这样的人物,甚至还当了十多年的太子,这似乎证明李氏的天命已经动摇。
当初高祖、太宗能有天下,那是他们扫荡隋时的残暴骄奢平定了各地的叛乱,又清明治国有功于万民
王维突然想到,此前盛行的叶畅的道统论。
叶畅认为,圣人之所以为圣,是有益于万民,而利民二字,便是华夏道统传承。开国天子扫残除秽励精图治,故此道统在彼,万民拥戴,而亡国之君昏聩残民,故此道统旁落,乃至他人。
这样一细想,莫非李唐已失道统,才会出现李亨这样无君无父无臣无民之辈?
他正琢磨间,门被推开,王缙笑嘻嘻地行了进来。
王维虽然发怒,可是他胆小,故此是关着门对着自己发火,根本不敢让别人在场。也只有王缙,这个时候可以自由出入他的门户。
兄长还在发怒?王缙笑问道。
正是,国家不幸,乃至出现这等败类王维叹息道:唉,我原说安禄山就够无耻,不曾想他竟然犹有过之当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比无耻还是比不过安禄山,所以他输了,如今安禄山已经成了这长安城的主人听说他如今正召集那些高官显贵,准备筹备衤禅让,事宜呢。汉有董卓,今有安贼,董卓被点了蜡烛,安贼那一身肥肉,想来也可以点不短时间
他如此咒骂安禄山,王维听得身体一抖,忙掩住他的嘴:贤弟,小心,慎言。
兄长放心,他猖狂不了多久了,我的人,已经与叶畅联络上了。
叶畅?听得这个名字,王维当真是数种滋味混杂在一起,一时间有些呆了。
他与叶畅最初的关系原本还好,只因为王缙贪财,使得双方关系变得僵起来。后来王缙更是数次与叶畅为难,好在双方虽然不对劲,却并没有真正破脸,否则以叶畅的性格,王缙只怕早就没了性命,至少也要去边疆屯田。
没有想到的是,当初他们兄弟并不怎么看得起的年轻人,如今却已经成了大唐的希望,天下的拯救者。
你如何会与叶畅联络?王维忍不住问道:你向来不喜其人。
我与叶畅,私怨也,如今天下需要叶畅,公事也。王缙慨然道。
王维盯着他好一会儿,他终究有些不好意思,然后道:自然,我便是不助叶畅,叶畅也定然会击败安禄山,到那时候我们兄弟就是从逆贰臣,少不得要被朝廷治罪。与其如此,倒不如现在冒些险,助叶畅一臂之力
你之意?
不仅是我,兄长特别要注意,安逆篡位,我们必须去投靠他,在他手下越是得信任,就越方便我们行事
王缙话说知这,突然间外头轰轰的声响响起,却是大队的马蹄之声。王缙有些惊讶,这个时候,怎么会有大队马从他们家门前经过?
莫非是来抓他们的
王维吓得脸色发白,跳了起来:贤弟你速走
不急,咱们兄弟官卑位低,就是来抓咱们,也不会是这么大的声势。想来是另有什么变故,遣一个家人去打探一番吧。王缙还保持着一些镇定。
很快消息就打听回来:史思明入长安了
什么,史思明入长安?王维、王缙面面相觑:来得好快
难怪安贼敢倒行逆施,原来他的援军就在这里王缙旋即想明白,为何安禄山在大敌当前的情形之下,仍然敢不顾一切,撕破与李亨的盟约,发动二次政变
史思明带入长安的军队数量足足又有十万,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他招揽来的契丹、奚、突厥等族,原本在大唐北面边疆与范阳、平卢打生打死的胡人,终于被他们引入了中原
这样一来,安禄山兵力复振,叶畅再度处于不利之局
更重要的是,史思明大军来得如此迅速,叶畅未必得到了消息,很有可能会被史思明打个措手不及
叶畅知不知道史思明大军已至?
距离长安城百余里外,武功县,叶畅长长伸了一个懒腰。
逆贼已退至金城,在那儿聚集重兵,重组防线。在他身边,卓君辅目光闪闪发亮:郎君,让我去把金城夺来吧?
不急,不急。
下一步如何作战,叶畅早有安排,他还在等。
为何不急,如今正是最好时机,贼人胆破,退回长安,势必内讧卓君辅奇道:郎君不是说过,长痛不如短痛,要尽量将损失降到最低么?
正是为了长痛不如短痛,所以才要再等等,若
叶畅正说间,突然听得外边道:启禀叶帅,有人求见。
谁求见?叶畅身居高位,事务繁多,自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来见他的,故此卓君辅问道。
来人自称自长安来,带着最紧急军情,他还说,他叫李泌。
李泌?那是什么人?卓君辅挠了挠头,看着叶畅道:此人有名么?
对方既然报名求见,而且强调自己叫什么名字,想来这人是叶畅认识的,卓君辅故有此问。听得他相询,叶畅点了点头:确实是位名人,与前日到我军中的刘公一般,乃是著名的神童。
那位刘公,乃是刘晏。当初叶畅想要请他相助,但那个时候刘宴并未出来相助,而是举荐了别人。此后刘宴在长安城中为侍御史,他性子机警聪明,在政变爆发之后虽然没有能够跟着李隆基一起逃脱,但在次日便贿赂兵卒乘乱出城,闻得李隆基西巡,他便一路赶来,其间为了躲避安禄山军士搜捕,颇吃了不少苦头,终于到了李隆基处后,李隆基知道他颇有财计,便打发他到军前为叶畅效力。
若真有刘公的本领,那倒也好。卓君辅道。
刘晏甚是聪明,虽然这些年并没有跟在叶畅身边,但凭借着他与第五琦的关系,对于叶畅的经济理念甚是熟悉,也接受得很快。故此在到了叶畅幕下之后,寥寥数语,就让叶畅评价为当世奇才。叶畅也毫不犹豫地委以重任,将自安禄山部下反戈投诚的数万青壮交与他指挥,负责重修辙轨与运输补给。
我先见见他吧,他不在长安城中与李亨一起,怎么跑到这来了
叶畅见到李泌时吓了一大跳,因为此时的李泌形象甚是狼狈,丝毫没有以前世外仙人的飘逸出俗,倒象是上穷困潦倒的乞丐。
李先生怎么会这模样?叶畅惊问道。
为避安贼追兵,又要赶时间,故只能如此闲话不说,叶公,请速速发兵入长安,救陛下于水火之中
叶畅眉头顿时一拧:陛下好端端地在雍县,却长安救什么陛下?
这李泌顿时想到,叶畅可是从来没有承认李亨登基的事情他略有些尴尬,然后道:是我嘴快了,太子为安贼所控制,如今危在旦夕
自逆亨叛乱之后,朝廷并未再立太子。叶畅淡淡地道:李先生,你我各奉其主,休要在言辞上再耍什么玩样了。
他对李泌的印象原本还好,但去年年底,李泌突然到洛阳去见他,与他讨论了一番道统,还替太子李亨表露出愿意与他和解之意。当时他就怀疑这背后有什么文章,后来发生的事情也证明了,李亨只是在故布疑阵,明面上通过李泌与他和解,实际上却是暗中与安禄山相勾结。
虽然叶畅当时没有被骗住,但还是让他心生警惕,同时对李泌也不信任起来。
李泌又是一阵尴尬,好一会儿之后,他才长叹一声:殿下亦有苦衷
莫非逆亨与安贼反目了?叶畅见他神情,顿时明白:这也难怪
本为苟和,岂能长久。旁边一个幕僚凑趣道。
众人都大笑起来,唯有李泌脸色难看。他深吸了口气,平息心中的窘迫,然后恳切地道:叶公,事已至此,当是放下旧怨之时了,你可知我身边这二位是谁?
叶畅向他身边两人看去,然后吃了一惊:广平、建宁二王?
正是,二王至此,事情急迫,可想而知李泌长揖深拜:叶公,殿下虽有不是,终究是李氏之子、大唐储君,国之根本,岂可落入逆胡之手?殿下此前为杨国忠所迫,又为安禄山所惑,乃有前错,如今已经知错矣。古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还请叶公看在广平、建宁二王的面上,看在陛下的面上,发兵往救
广平、建宁二王拜倒在地,放声大哭,声音凄切,令人心酸。
此事我不能做主,你自去与陛下说。叶畅听得这里,嘴角浮起一丝冷笑:我这就安排你们去。
李亨倒楣,正是他巴不得的事情,他对这位太子,可没有半点好感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前提是要先弥补前错,否则只说一句我错了我保证改就没事,这等不负责的做法,只能纵容那些为非作歹之徒。
李泌心急如焚,哪里等得再去雍县别说他没有把握说服李隆基,就算他有这个把握,来回的时间也耽搁不起。他皱了皱眉,然后道:叶公,事情不容耽搁,你可知道,我们潜行逃来时,在泾阳遇到了谁的兵马?
谁?
史思明李泌道:史思明已率大军到了京畿,待他与安贼合流,大势去矣
这个消息,叶畅确实还没有收到,他也吃了一惊:史思明来得好快
虽然吃惊,却并无多少意外,因为这原本就是料想中的事情,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叶畅迟迟未对长安发动总攻的原因。如他对卓君辅所言,他希望长痛不如短痛,安、史合流之后,更易于一举将之击败。
叶公,事急矣,还请以国事为重李泌心知叶畅好名,将国事提出来,实际上就是指此前叶畅与李亨的矛盾只是私怨。
但他的话还没有说完,便听得外边有人道:叶公,卞平求见
卞平负责叶畅的情报系统,长安内外的消息,都由他负责汇总与传递。此时他求见,必定是长安城内有重要情报到了。叶畅也不怕给李泌知道,直接召其入内相询。
史思明部已经抵达长安,此时应当入长安城了。另外,长安发生内讧,安禄山公布李亨六大罪状,已将其擒下。卞平言简意赅,将长安内的消息禀报给叶畅,当然,因为有外人在,他没有告诉叶畅情报来源于何人。
六大罪状?叶畅有些好奇,笑着道:哪六大罪状?
卞平将安禄山对李亨的指责说了一遍,其余的倒没有什么,狗咬狗罢了,但当叶畅听得李亨准备割地卖民以求诸胡相助时,顿时气得几乎怒发冲冠
李泌,这就是你所说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他对李泌一直是甚为客气,但此刻就毫不留情:此等残民害君的独夫,桀纣尚不如也,这样的人,你也要我牺牲将士性命前去救?
李泌面色再无半点从容,他以袖掩面,长叹一声,人几乎要昏绝过去。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