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22章 仁川登陆

    那是一场惨烈的不对称战争。

    一个月前,佐贺藩的第三代藩主,锅岛胜茂大人,在得到幕府将军允许后,率家兵渡对马海峡,登陆釜山,准备北上抗击席卷朝鲜的齐军。

    朝鲜人对日本援军的态度,复杂而暧昧。

    朝鲜与日本乃世仇之国,此时距离壬辰倭乱结束,不过才短短三十年,倭寇残暴不仁的形象,残留在很多有识之士记忆深处。

    如今,曾经的世仇变为盟友,面对这种突兀变化,无论从感情上还是理智上,君子之国都难以接受。

    好在朝鲜自诩为“小中华”,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知道事急从权的道理。

    和母国“大中华”一样,小中华的政治适应能力极强,具有充分的适应性灵活性。

    面对比倭寇还要凶残百倍的刘賊侵袭(刘贼扬言攻占朝鲜后要废除私产,田地充公,废除两班制),与宿敌日本联合,并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

    半岛局势纷繁复杂,后世称这场齐日朝三国之间的大乱斗为:

    “太初倭乱”

    三十年间,汉人成了朝鲜之敌,而原先的敌人日本,则变成了思密达的盟友。

    历史总是这样令人捉摸不透。

    佐贺军进入朝鲜后,锅岛胜茂严格执行幕府将军命令,约束手下军队,使之秋毫无犯。

    日军从釜山一路向北,很快抵达仁川,他们准备在此乘船,浮海向北进军,在平安道痛击不可一世的开原军。

    奈何佐贺勇士们还没来得及抵达战场,没和齐国陆军交手,便在仁川港遭到齐国海军迎头痛击,全军覆灭。

    十一月初二日,第六兵团舰队进入舒川海域,吴阿衡令随行朝鲜通事,上岸向舒川府主官投递《大齐太上皇致朝鲜王书》,敦促仁川朝军立即无条件投降。

    倔强的朝鲜人不但派人来接收最后通牒,见到齐国海军陆战队上岸,更二话不说,当场弯弓搭箭,嗖嗖的箭射过来。

    舒川驻军的这个战术动作,让大齐水兵感觉莫名其妙,孟进宝哈哈大笑。

    “勇气可嘉。”

    海军将领们事先已经得知朝鲜海防空虚,军纪松弛,可是,没想到敌人竟使用弓箭和舰炮对抗。

    孟进宝举起望远镜,视野中的舒川岸炮锈迹斑斑,不知道是什么朝代的老古董。

    “孟营官,和他们废话什么?开炮吧!”

    一众水兵从东海到渤海,现在又来到朝鲜,早已摩拳擦掌。

    “开炮!”

    见朝鲜人如此挑衅,各艘战舰立即开炮还击,海面炮火轰鸣,岸上的炮台和附近的守军顿时成了惊弓之鸟,举目四望,舒川炮台周围逃得半个人影也不剩。

    虽说仗打赢了,可让孟进宝感到无奈的是,人都跑光了,投书还是送不出去,武定皇帝想要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个目标看来是难以达成了。

    他只好把《致朝鲜国王书》装在一個漂流瓶里,投入海中,等待有缘人将它拾起,开启一段政治佳话。

    然后,舰队匆匆起锚,继续北上。

    按照武定皇帝制定的海军战略,大齐海军从釜山开始,沿朝鲜海岸线北上,打一炮换一个地方。

    舰船的机动能力远超过陆军,吴阿衡虽然只有五千水兵,然而却能集中投递兵力,在段时间内攻打任一一处朝鲜海港,这样以来,为应付齐军,朝鲜军队必然疲于奔命,从而陷入被动地位。

    这其实是模仿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对付清军的策略。

    ~~~~~~

    朝军伤亡惨重,沿海炮台悉数被毁,五十名士兵死亡,一千二百多人受伤,齐军无一伤亡。

    舒川府文官金廷桢将此战描述成“舒川大捷”,奏报给两百里外的国王李倧,说自己将来犯齐军悉数击退。

    齐军在占领舒川炮台后,发现有大炮上刻着的制造年代和铸造者的姓名,不禁瞠目结舌。

    上面刻着“托雷死呀1301”,也就是说,港口使用的火炮炮龄已超三百三十年,比真武大帝寿命都长!

    算起来,还是蒙古统治朝鲜期间,留下的老古董,铸炮工匠名叫拖累死呀。

    套用某部电影名言:这是用元朝的炮轰大明朝(朝鲜认为自己仍属于大明)的敌人,好大的胆!

    十一月初六日,舒川战役结束后第三天,载炮74门的平远号、载炮44门的威远号和4艘轻型战舰一路北上抵达仁川,开始攻打仁川西水道。

    仁川海域为全世界海域最高潮的地区之一。

    该水域流向为东向,经过千百年冲刷,形成一片广阔的烂泥滩;当退潮时,这片泥滩自海岸向外延伸约6000码。

    另外,进出仁川港口的航道弯曲狭窄,假如缺乏航道登标辅助,又在敌炮火下航行,进出港将极端危险。

    再者,在仁川港西侧外800码处有座月尾岛,与港区有一堤道相连,堤道将整个港区包覆起来,于是月尾岛成为钳制仁川港内外活动的良好火力点。

    尽管齐国海军船坚炮利,然而想在这座城市中央实施两栖突击登陆,对吴阿衡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威远号、平远号在西水道的正中下锚,用两侧弦炮对仁川炮台开火,轰击该处朝军炮台和军营。由于朝军火炮射程太短,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遭受连续几小时的轰击后,终于崩溃。

    至申时(下午三点),仁川港永固、巩安两炮台悉数被齐军摧毁。

    由于两座炮台朝军陷入四面炮击,无处可逃,共有380人战死,1000余人受伤,另有2000余人成了齐军的俘虏。

    朝军之前的战法,本是层层阻截敌舰的阑入,特别是从东水道强冲硬过。

    然而在拥有绝对优势火力的齐军面前,朝鲜人的任何战术,都是苍白无力的。

    11月14日,第六兵团海军主官吴阿衡向仁川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将港口一线朝军阵地全部交由齐军“据守”,截止天黑,齐军没收到朝鲜人答复。

    15日,齐军再次进攻,海军陆战队首先攻打仁川外围岛屿,月尾岛,在该岛的制高点设立了共有八门重炮的野战炮兵阵地,居高临下,对仁川城中覆盖射击。

    此时,月尾岛战役已经濒临结束,即便再增援也毫无意义。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仁川城中守军仍没有投降,因为日本人来了。

    16日上午,北风起,帝国舰队主力开动。

    载炮74门的定远(旗舰)、镇远号、和武装轮船靖安号攻打仁川南麓文山,佐贺藩援兵驻守文山,挡住了齐军东进的脚步。

    定远、镇远号分别在文山炮台西南半里、一里米处下锚,以猛烈炮火轰击文山三炮台。

    齐军主力选择在文山防御相对薄弱的东水道实施突破,而盘踞在西水道的齐国军舰,又转攻防卫力更弱的文山西北部。

    文山两处炮台,因射击夹角限制,在面临齐军舰炮轰击时,毫无招架之力,很快被摧毁。

    午后,孟进宝亲率海军陆战队五百人,搭乘小船登陆,突击文山各炮台。

    五时,各炮台失陷,守将锅岛胜茂切腹自杀。

    五百倭兵战死,另有一半在齐军登陆前便已溃逃。

    自此,仁川战斗全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