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4章 特色产业

    对于李长春这个问题,卫煌还真的认真思考过。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而美食更是一个地方的名片,美食的各个环节的节点都可以做大成产业。

    比如厨具,提到锅,首推的就是章丘铁锅,同样的生铁,在章丘师傅手上千锤百炼、匠心敲打之后就可以成为优质好锅,成为厨师首选。

    食材上比如辣椒,各个地方又不相同,云南小米辣辣味特重;广西皱皮椒香味浓却不辣;新疆铁皮椒辣度轻、甜味大,且红色素含量高,炒出的火锅油特别红亮光泽;重庆石柱红皮薄、肉厚、籽少,是制作炮椒的优质材料;贵州子弹头肉质厚,辣味重,由此也催生出不同的味道的菜肴。

    再如北方地区适合放牧,牛养成群,便有了各种乳业、牛羊肉深加工产业。

    而很多地方因为一种美食出名,更拓展出相关的产业,沿海一带因为地域优势,发展出了各种海鲜产业,以及北方的畜牧业,但这些产业都不具有复制性,不能抄作业移植到黑水县。

    卫煌在网上查阅资料,最后发现了贵州息烽的养鸡产业,特别有借鉴意义。

    卫煌道:“你觉得养鸡怎么样?”

    李长春道:“养鸡当然可以,我们现就在就在养鸡,但是不能养太多,养太多容易得鸡瘟,以前我们生产队就有人在坡上养鸡,养了百多只,结果发生鸡瘟,赔了不少钱,现在他都还在外面打工还帐。”

    卫煌道:“如果要成规模的养殖,肯定要先学习技术,掌握一定的知识进行科学养殖,我在网上看了一个新闻,就是贵州省有个息烽县,他们在04年就开始发展林下养鸡的产业,其中有一家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三百多只鸡出笼就卖了一千多元,当地有六十多家养殖大户,年出售优质商品鸡十五万只,至少带来纯收入九十多万。最关键的是这个04年的数据,到现在肯定不止这么多。”

    李长春道:“那肯定的,04年就能做到一年过万的收入,还是很不错。”

    卫煌道:“他们现在还在扩大规模,形成企业化、集群化的养殖,而他们的销路出了卖往周边,还有一条就是他们有自己的餐饮产业,有一个非常出名的辣子鸡品牌,息烽阳朗辣子鸡。”

    李长春道:“你的意思是我们也可以发展养鸡,再做辣子鸡的生意?”

    卫煌道:“如果我们村有会做辣子鸡的人当然可以这样搞,除了辣子鸡,还可以有其他的,比如柴火鸡,刨锅汤,各种鱼,擅长什么就做什么,关键是要有个领头人,而且这个领头人愿意分享自己的技术,带动全体村民统一发展,把咱们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美食中心。”

    李长春道:“这个我懂,就像上街赶场,卖辣椒的有一条街,卖菜的有一条街,集中成片,这样买家也好选择。”

    卫煌道:“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村应该搞一个合作社,让全体村民都加入进来,然后我们统一规划,按各家各户的意愿来发展项目,比如你喜欢养殖,就搞养殖,给餐馆的提供原材料,又比如他喜欢开旅馆,就可以发展住宿,给游玩的住户提供住宿,将整个产业链完善,给游客提供一条龙的服务,这样才能良性循环,不断发展,不断壮大。”

    李长春道:“要投不少的钱吧?”

    卫煌道:“最大的投资就是房子,然后院落可以用本地的材料,一步一步地打造,逐步完善。农村不缺劳动力,也不缺原料,只要我们肯花时间和功夫,就能打造。如果没有钱,现在国家还有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助农贷款,不要利息,我们可以贷款发展。关键就是大家要有信念,要相信这事能成功,不能急于一时。”

    李长春道:“这方面的政策我也不清楚,怎么整也不晓得,有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参考?你以前做过没有,可不可以带我们去参考一下?”

    卫煌才出大学,连带实习的时间,工作时长也才一年,手上并没有成功的案例。

    但这种例子肯定是有的,只不过是外省。

    卫煌道:“例子我们肯定有,但外出考查,各方面都要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我觉得没有必要,好钢就要用在刀刃上,钱不能浪费,我们的第一步就是先建房,当然如果是做养殖这一块,房可以先不建,先把养殖做起来,等卖了钱再来建房。”

    李长春想了一下也觉得有道理,钱不能乱花,但整个生产队,也没有听说哪个炒的菜特别好吃,都是普通农家菜,并不起眼。

    无法确定菜品,就不知道发力养什么,仔细一想,看似很近的东西,又很远,都只是空谈。

    卫煌知道他有顾虑,别说他,就是自己心中也有顾虑,所以很多想法暂不能讲,只能埋在心头,如果一时间说得太多,反而会给对方太多的压力。

    就像学知识,要从基础开始,一步一步的提升难度。

    两人交流了半个小时,瓜子香烟都被消耗一空,有人见状无事,又问道:“还有哪样要讲的没有?如果没有我还有事就要回家了。”

    卫煌道:“事情基本上就是这些,大家可以和家里人先交流,就说现在表一个返乡创业的机会,不管他们有没有想法,春节都务必回来,一则家人团聚,二则商量未来的发展大计,不管做与不做,先听一听。”

    “要得。”

    卫煌见大部分人都表示同意,没有明确反对,也算达成了一个小目标,随之一想他们有可能是场面话,回家之后不一定向家里人交底,于是再放一个杀手锏道:“春节的时候我定一个日子,请李队长通知大家,到时候按到场的人头,我给每个人准备一个春节红包。”

    白捡的便宜,卫煌不相信他们不上钩。

    想讲的事很多,但真正讲起来,又没有几句话,卫煌决定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便问了李长春电话,彼此交换号码,约定随时联系。

    李长春见他们要走,便邀请卫煌去他家做客,吃了午饭再走,卫煌连声道谢,说还有事耽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