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另一边,靖王看着许伯元,“定国公,顾妹妹是你定国公府的表姑娘,却在你定国公府身中剧毒,这件事,本王要你给一个解释。”
许伯元脸色黑沉,他下朝之后又去皇帝那里汇报了工作,刚出宫门便瞧见侄女身边的丫鬟和急匆匆的靖王与陈太医,当下便猜着府里出了事,当下便随他们一起赶回来。
只是,任他想破脑袋,也只猜到侄女出了意外,却不想居然是中毒。更令他生气的是,方才到这院中,侄女的丫鬟们围着侄女忙碌,自家夫人带着大批嬷嬷和丫鬟围观,且靖王的太医已到许久,自家还没有请来大夫。
狠狠瞪着赵氏,许伯元怒声质问,“赵氏,这是怎么回事?”
“老爷,妾身也不知道实情,就突然霜筠身边的这个丫头跑来说霜筠倒了,妾身立刻便赶过来,并让赵嬷嬷去请刘太医过来。妾身担忧霜筠是得了什么急症,也不敢动她,只能命嬷嬷丫鬟们守着院门,不要让霜筠患病的消息传出去,损坏她的名声。”
听见这事已经被下了封口令,许伯元怒气略消,但李净宇锐利的眼神,又令他不敢有丝毫放松,立即喝道“陈太医已判定霜筠所中乃醉心花之毒,立即去查,一定要把这下毒之人查出。”
“是,妾身立即……”
“我知道是谁!”绿意跑向李净宇,跪下磕了一个头,“殿下,奴婢知道是谁给姑娘下的毒。”
“是谁?”异口同声,出自李净宇和赵氏。
一见众人看向自己,赵氏立即向绿意急问,“快说,是谁这么恶毒要害霜筠?”
她一副心疼侄女、要严惩凶手的模样。
“是大厨房的何旺媳妇,昨日我到咱们常去的园艺铺子去买种子,看见何旺媳妇从铺子里买了醉心花种子。”
“话不能乱说,醉心花种子是毒物,管控严格,小小园艺铺子怎会有售?”赵氏立在绿意面前,背光的阴影将绿意完全笼罩。
“奴婢不敢说谎,姑娘准备在院子里种菜之时,带着奴婢跑遍了城里所有的园艺铺子,还拜托安平公主府的萧公子帮忙打探,只有这一家货色最齐全,我们所有的种子、工具全都在这一家买。在我们第一次去店里的时候,姑娘便瞧见店家种的醉心花十分漂亮,当时便想买一些回来种,后来因为店家说醉心花有毒,姑娘才打消了念头。”
绿意冷静地述说,“那一次,奴婢便认得了醉心花的种子。昨日,因萝卜收成,地里空出来,姑娘便想再买一些种子种,让奴婢给靖王送了年节礼之后,便顺道去园艺铺子买种子。”
绿意指着院角盖着萝卜缨子的地,证明自己所言非虚,“那便是昨日奴婢买回来的黄瓜和瓠瓜种子,是叶姨娘和彤小姐帮着一起种下的。”
“昨日奴婢刚到园艺铺子,便瞧见何旺媳妇在里面,姑娘时常告诉咱们,咱们在定国公府是做客,要时时注意言行,为了不徒生事端,奴婢便躲藏在外面,准备何旺媳妇走了再去买种子,结果便见掌柜给何旺媳妇包的种子,正是醉心花种子。”
“今日大厨房送来的菜色,全是姑娘爱吃的,姑娘喜欢之下,多吃了一碗饭,汤也喝了半碗,那何旺媳妇就在大厨房里做工,她昨日买了醉心花种子,今日姑娘便中毒,她肯定逃不脱干系!”
“去,把何旺媳妇绑来!”许伯元咬牙大喊。
“奴婢这就去。”赵嬷嬷回答着,一挥手招呼几个健壮仆妇赶去。
这时,跑得气喘吁吁的刘太医姗姗来迟,瞧见靖王在,吓得直接跪下。
“刘太医,你来得挺快呀。”李净宇嘲讽道。
“下官正在太医院内研究前人良方,得到国公府的消息,立即就赶过来了。”刘太医跪伏着,为自己辩解。
“殿下,奴婢还有一事禀报,请殿下明察。”绿意喊道。
“说。”
“刘太医每半月为府里的主子请一次平安脉,近日姑娘总觉头晕头疼,刘太医诊治的结果是姑娘之前落水,导致风寒后留下病根未除。但,头晕头疼乃是醉心花中毒较轻时的症状。”
“殿下,下官冤枉,下官诊治表姑娘,确实是风寒病根未除。”刘太医跪着的手都在抖,不住磕头喊冤。
“无人说你诊治有误,你着急喊什么冤?”李净宇一脚踢在刘太医肩头。
刘太医整个人都僵住,不敢再喊。
“陈太医在此,若他查出顾妹妹中毒非一两日之害,本王饶不了你。”话落,李净宇收回脚。
刘太医颓然跪着,脑子里只有“完了”。
赵嬷嬷低着头快步走近跪下,高举双手递出一个纸包,“回王爷、老爷、夫人,奴婢带人赶到时,何旺媳妇已经吊死,这是从她枕头下搜出来的,奴婢看过,里面是醉心花种子。”
“刘太医看看,是否是醉心花种子。”李净宇道。
“是,是。”刘太医双膝跪行,将那纸包接过,打开察看,“回王爷,确实是醉心花种子。”
“看来国公府里的人对醉心花都挺熟悉呀。”靖王意有所指地看向许伯元。
许伯元立即感到后背发麻发冷,后院的纷争他从来不管,只要不闹,他便不管赵氏如何整治那些侍妾和奴仆。但如今,这纷争被摆到了靖王面前,靖王可是皇帝的亲儿子,他若是在皇帝面前提上几句,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自己在皇帝的面前岂不是形象大坏。
“赵氏!你管理后院不严,致使霜筠被人所害,从今天起,你就在房里好生反省,至于府里的中馈,由庄姨娘和叶姨娘暂管。”
“那何旺媳妇定是怨恨霜筠将她当家的发卖,才会记恨霜筠,暗下毒手,妾身没有及时发现并制止,是妾身的错。”赵氏低垂着头,认下责罚,也变相地说明了何旺媳妇的犯罪动机。
“霜筠太年轻,做事太绝,不留余地,难免招来怨恨。”许伯元赞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