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ipt><sript>
只见在刘秀的操控下,大汉陵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以其所在的帝陵为首,十余座帝陵竟然密切地将力量融合了在一起。顷刻间,郭安便可以看到,一条通体金黄、脚生五爪的金龙陡然从空中形成。
这条金龙身上泛着金光、一对龙角闪闪发亮、显得褶褶生辉,而从这五爪金龙的眼中,郭安竟还能看到不弱的灵智。
五爪金龙腾空而起,一双龙眼紧盯王莽,发出一声声冲天巨吼。
也幸亏这个地方自成一个空间,否则,这种动静,郭安觉得,它不知道要传到多远的位置呢。
看着天空上龙气迸发的五爪金龙,王莽脸上也是不复之前的平静,神情也变得有些凝重。
“上古龙族?刘秀,没想到你还能找到这种东西。”
妖族与人族一样,同样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而在妖族中,有一族,包括其内却又超然物外。
这一族,正是龙族。
因为龙族在上古时期曾有一个前辈帮助过人主的原因,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其并没有跟其他妖族一样,族死人灭,而是一直都保持着传承。
只是到了后来,二族关系还是不可避免的变坏起来。
这也导致了龙族数量的锐减。如此,可以说每一条龙,都会是龙族的宝贝疙瘩。
而且,龙族居于东海之中,对于人族来说,是并不好获得的。所以说,对于刘秀能拿出五爪金龙而对付他,王莽才会有所惊讶。
“不过,你以为这样就能够阻挡住我了吗?”
王莽的神情变得冷峻起来,眼神愈发凶恶。
只见王莽双手一张,一个通体呈深黑色的黑色巨蛇自其身后浮现而出。
而这条黑色巨蛇最让郭安印象深刻的,当属其那一张巨大的蛇口以及那贪婪欲食的眼睛。
法相,王莽使用法相了!
虽然王莽已经是神通境的强者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法相对于他就没有什么用处了。相反,即使到了神通境,法相仍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对敌手段。
甚至因为神通境已经凝聚了神通种子的原因,相得益彰、相辅相成下,法相所能发挥出了力量,也比法相境时要厉害很多。
巨蛇盘桓在王莽身后,眼睛也盯在那金龙身上,竟没有表此岸出一丝害怕的意思。
相反,此时在巨蛇的眼中,贪婪无处可藏,似乎是想要把这金龙活生生吞了一样。
这就是在突破到神通境后法相所能发生的变化之一。到了神通境,法相在原有的基础上,被赋予了一种新的生命与生机。
而这也让法相能够像是使用者的一个灵宠,与自己一同而战。
二人没有过多的犹豫,直接操控这金龙与黑色巨蛇开始了碰撞。
空中,黑气与金光之间开始不断纠缠,二者使用着最原始却攻击力却最强的搏杀方式,开始了作为“灵宠”之间的战斗。
陵园的地面上,王莽并没有过多关注自家法相与金龙之间的对决,而是抽出了腰间的宝剑,一脸杀气的杀向刘秀的虚影。
而刘秀虚影,此时脸上也是一脸坚毅。
此时的刘秀,不过是当时其本尊为了以防万一而留下来一道神识虚影,是留存不了多长时间的。
所以说,在持久力方面,他绝对是比不过王莽的。
也因此,这让刘秀心中下了决定,这次一定要除掉王莽,哪怕耗尽自己这最后一道神念。否则在这之后,其还不知道会对大汉造成多大的麻烦和困扰呢。
想到这,刘秀神情一紧,紧接着,只见其右手一伸,自天外,一道赤色长虹划过天空,将王莽弥漫而来的黑气一斩而尽,之后更是一闪而过的来到刘秀手中。
待赤光内敛,郭安才得以看清,刘秀虚影手中的,是一把上面秀有花纹、饰有七彩珠、九华玉等珍材的宝剑,
宝剑寒光逼人、刃如霜雪,而其剑身,镌刻两个篆字赤霄。
赤霄剑!郭安眼中惊艳之色闪过。
如果说,在大汉王朝中,有什么极具代表性的东西的话,那么无疑,赤霄剑是要占据一席之位的。
赤霄剑,历史十大名剑之一,也是一把当之无愧的帝道之剑。当年汉高祖刘邦斩白蛇时,便是手持此剑斩杀的。
之后,赤霄剑也一直在刘邦手中,却也因此,沾有了大汉王朝的开国龙气。而刘邦飞升时,并没有带走此剑,于是赤霄剑便成为了大汉帝皇传承之剑。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直得大汉龙气供养的赤霄剑,此时终于再次出鞘,而其威力,却是不可估量的。
王莽显然也认出了刘秀手中的赤霄剑,饶是他,此时也不禁流露出几分忌惮之色。
王莽知道,赤霄剑是帝道之剑,同样作为十大名剑之一,绝对是妥妥的仙器级别的武器。
可能因为天地限制,仙器的威力不会完全发挥出来,但是其终究还是不容小觑的。
而赤霄剑也属例外。
在大汉王朝数百年的龙气气运供养蕴养下,赤霄剑与大汉气运与汉室血脉可以说是相当契合的,也因此,其受限的程度要小的多。
而之后,在与刘秀的碰撞对决中,王莽的猜测也是得到了确定。
王莽实在没想到,这刘秀小儿出下了决心的要将自己留下。
原本王莽以为,即使赤霄剑威力不俗,但是以此时刘秀虚影的力量,其也就只能支持一会。所以说王莽的打算是撑一会,撑到刘秀无力支撑了,便是反击的时候了。
可是,王莽没想到,刘秀竟然“丧心病狂”的靠此世的大汉气运维持自身需求。
现在大汉气运虽然很弱了,但是却也是相对的,王莽可不认为,有了大汉气运支撑后,刘秀还解决不了自己。
一时间,王莽脸色反复变化,心中对刘秀、对汉朝的恨意愈发强大。
王莽却不知道,刘秀所做的这一切,却都是他自己给逼出来的。这一切,只能算得上是咎由自取、自作自受。
这还要刘秀初步沟通此世的大汉气运的那一刻说起。
<sript><sript>
<sript><s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