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十四章 荣耀

    <sript><sript>

    李世民没发疯,就是有点激动。到手的破城首功,就这样被抢了,作为一个年轻的,有气性的将军,有点情绪是正常的。

    许央不确定李世民这会儿是不是有跟李建成争锋的心思,反正在听说李建成麾下的焦永吉首个登上城头后,就有点不对劲。

    冲锋很猛,下手很重,仿佛是怪罪这些守城军没有在他带兵抵达时,就打开城门迎接一样,很是恼怒。

    这样的结果就是整个右军全部陷入一种亢奋状态,不要命的攀爬城墙,很快也有人登上了城头。

    可惜,人们永远只记得第一人。

    城门打开了,守城隋军早丢下武器了,一个个跪在地上,等待着命运的宣判。

    “只惩首恶,从罪不论!右路大军迅速推进,负责接管皇城!”

    这是中军帅帐的命令。有点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意味。

    许央认为,更多的是因为右军的军纪。

    毕竟当时李秀宁是留下那张增加了十一条的新军纪。

    皇城已经被打开了,近万数右路精兵快速的将整个皇城控制了。

    大兴殿前,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被两位儒士打扮的老者陪着,就站在大兴宫的台阶上,看着李世民一干人登阶而上。

    “李世民,你父亲唐公可曾让你将代王驱逐出宫?可让你接管大兴殿?老夫姚思廉,老夫李纲,倒要问问,他李渊所言扶明主,是不是真的!”

    俩书生变了调的喊声,硬是让李世民不敢再上前了,生生的停在台阶中间。

    “见过两位,是世民莽撞了。军甲不进大兴殿。世民这就退去!”

    李世民真的就从台阶上退下来了,还是一直面对着台阶上的人,缓缓的后退。

    下了台阶,李世民再一次向台阶上躬身施礼,这才转身带着许央和房玄龄离开。

    房玄龄似乎对李世民的做法甚是赞同。

    “二哥,台阶上是谁?”

    “大儒李纲、姚思廉。”

    “若陪着代王的是甲士,这般呵斥,二哥会怎样做?”

    “乱刀砍死!”

    “若陪着代王的是工匠呢?”

    李世民被许央问的有些疑惑,不过还是回了“估计也会乱刀砍死。”

    “如果是农夫呢?也这一样呵斥二哥,会怎样做?”

    李世民还是有点不明白许央为何要这样问,还是想了想回答许央“若是农夫,我可能会一脚踢开他,不会杀他。”

    “那既然都说的是一个道理,为何会区别对待?”

    许央为影响李世民的思想,不舍得放过任何时机。

    就如当下。李世民被呵斥,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却因为对方是李纲,是姚思廉,是大儒,就不得不忍下来。还得恭敬的施礼。

    同样的场景,换不同身份的人,做同样的事,结果会大不同。为何?

    这一刻,不止是李世民,就是房玄龄,也都奇怪的看向许央“大儒教化万民,理应得到尊重,没有为何。”

    果然是这样的答案。

    “二哥,房兄,我不是对儒生有什么意见,我也尊重大儒,也学习圣贤经典。我就是想问问。”

    “你们说大儒教化万民,先不说大儒能不能的教的过来。我就是想知道,甲士作战,荡平一切不臣,守卫边疆,保卫天下太平,难道不更应该受到尊重?”

    “大匠营建屋舍,使天下人不至于风餐露宿,居无定所,更有先圣有巢氏被世代敬仰;也是因为大匠,我们才有了兵甲,才能英勇的作战。难道不应该被尊重?”

    “至于农夫,不用我说了吧?庄稼是农夫操心费力的种出来的,可以说是粒粒皆辛苦。难道不应该被尊重?”

    “为何二哥就会区别对待?”

    这时候还不是宋以后,还没有将读书人推到一个让人敬仰的地位,还不至于因为说读书人的不是而被千万人唾骂。

    自从晋人南渡,北方处于所谓的礼乐崩坏的环境,李世民又是胡汉交融的底子。许央能,也敢说这样的话。

    其实这个时代,可是说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后世称大唐为最开放的封建王朝,也是因为这时候的大变革环境,能接纳不同的文化和思想。

    就比如当下,许央的几个问话,不管是李世民还是房玄龄,都自觉的被代入了,陷入了深思中。

    “许央,你是说四民?士农工商一视同仁。”

    “房兄,我不是针对什么说,就是看到今天二哥这样被训斥了,有些疑问而已。毕竟咱们是一路杀过来的,也是杀进来的。”

    “二哥这样对那两位恭敬,我当时就想,换个人试试!所以,才有这些问题。”

    至于是不是真的如此,见仁见智吧。

    许央至今还是不会表露一丝真实的意图,也不能。

    陪着若有所思的李世民,许央站在承天门的一侧,眼前是三百步方圆的宫前广场,相当的恢宏,震撼。

    许央还知道,这是大兴宫的正门,也是南门。而北门就是玄武门。

    想到这,许央就看了看李世民。

    “你也别看我。有很多认可不是一两日的事。我承认你说的有点道理,也多少对我有些触动。”

    “从来没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但我知道,想要达到你所说的一视同仁,不是简单的事,或者不是一两代人能改变整个世间看法的。”

    李世民思考了……这对于许央而言已经是很大的收获“二哥,我真的没想太多,就是当时突发奇想。若是我想过这个问题,也想通了,也就不会问二哥了。”

    李世民见许央这样,倒是信以为真了,还走近了,拍了拍许央,很有深意。

    他们作为右军的主副将,必须在承天门等着,等着迎接李渊进宫。

    李渊来了,旌旗招展,人头簇拥着来了,谱很大,很壮观,也跟这个宏大的宫前广场很配。

    文士、甲士、旌旗,井然有序。

    李渊的战马被人牵着,也只有他一人的战马是有人牵着的,陪同者瞬间就将宫前广场填满了,形成了真正的人流,或者说是洪流,在视线中逐渐的靠近。

    许央一直在努力的辨识那些围着李渊,有资格陪着李渊的人,许央居然发现自己认不出几个人来。

    只有左侧的李建成,右侧的裴寂。没有李世民,李世民跟许央一样,在承天门前候着。刘文静留在河东,继续围困屈突通了,否则,刘文静或许也有资格在李渊左右吧?

    只是,这些人都是谁?

    许央使劲找,终于在人群中看到了似乎是柴绍,全副武装,在做一个恪尽职守的护卫者。

    这样的场合······许央转头看李世民,敢确定,在那一刻,李世民脸色调整了几次,好不容易终于恢复了平静。

    有点显而易见了。

    长幼有序,李世民应该是认同的。兄友弟恭,李世民估计也是认可的。只是,这般盛大的,有意义的场合,李世民做一个迎宾······没有直接拉着脸,对于十岁的李世民,已经算是有忍性了,绝对的宽宏大量。

    玄武门,玄武门,发生那样的惨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呀!

    “诸位,我子李世民,如何?”

    李渊笑呵呵的向李世民招手,向周围簇拥他的人介绍。向李渊谄媚者,又有谁不识李世民?一个个的寒暄,不知道李世民是尴尬还是享受,也或者是抚平了刚刚划开的心痕。

    李渊这化解尴尬的手法不怎样!介绍的似乎很隆重,可弥补的意味太明显。

    李世民是个识大体的,很是谦恭的给那些不认识的人行礼,然后很自觉的站在了李建成身侧。至于许央和房玄龄,很自觉地溜一边去了。

    许央是右军副将,在这时候皇城里还没有人管,就拉着房玄龄溜圈。当然,许央还没有狂妄到随便拉开一座殿门进去看,只是在尽心尽职的巡营,算是熟悉一下皇城。

    这个时候李渊应该在对代王杨侑行君臣之礼,还会有无数的臣工,就在大兴殿里一起向代王杨侑行礼。

    那些人······

    “房兄,那些人都是谁?”

    “虽然我也认不出几个来,不过可以肯定,都是现在在职的,现任的朝堂臣工。”

    “不是乡绅名流什么的?”

    “许央,你当这是郡县呀?迎接父母官了。这是皇城!说不定在大军破城开始,就有臣工到帅帐候着了。”

    “与唐公一同进皇城的荣耀,不是谁都能忍下的。这也是二郎对姚思廉和李纲恭敬之所在,他俩还继续守在大兴殿,陪着的那个娃娃代王杨侑!”

    房玄龄今天说话也有些阴阳怪气的,特别是看到那群簇拥着李渊的人以后,房玄龄也不爽了。

    人在心情不爽时,总觉得所有人都不爽,也好能找到同盟。

    许央就不爽。

    这时候,在看到那一群群,一伙伙陪着李渊进大兴宫的人时,许央就不爽了,因为这群人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李渊是大隋的唐国公,混迹大隋朝堂无数年,地方和朝堂都任过职,对于大隋朝廷是相当了解的。

    除了随杨广南下江都的,剩下的都是李渊可以利用的。说是为维持这个朝廷也好,说是为将来按部就班的维持一个新朝廷也罢,这些人很可能在李渊的心中已经有了合适的位置。

    能陪着李渊享受这份荣耀者,也即将会在之后的时间里延续。

    <sript><sript>

    <sript><s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