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94章 大理国是最强之国,大理国士兵是最强之兵!

    大理国边界外三十里芒砀山上,大理王正与大将军窦阴商议事情。“大将军,你说梁国那群蠢货会不会追来?”“南边的南越国已经被梁国拿下了,跟随武天出征的那帮将士也都赏赐了公爵,而跟随卢俊义的这些将领到现在还没有任何功劳,没有得到任何封赏,他们一定很急,只要给他们一点好处,他们就会像是疯狗一般朝我们扑来。”“一旦他们追击我们,就中了我们的计策,我们可以用红衣大炮对付他们。”说罢,窦阴哈哈大笑。大理王也跟着大笑。“这红衣大炮真是厉害,朕花十万两黄金值了。只是那些红毛鬼不卖我们制造图纸,要是我们有图纸的话,朕一定制造上万门,到那时别说梁国,就是将西夏、倭国,还有西域诸国全部拿下来都不是问题。”窦阴点头,认可大理王的话。“这些红毛鬼怕我们有了图纸后,就不会从他们那里买新式武器,他们就没有收入。不过,我们虽然没有图纸,但是微臣将其中三门红衣大炮交给能工巧匠,让他们拆开,仿制。要不了多久,我们大理国就可以自己制造这红衣大炮,到时候我们就不需要再看那些红毛鬼的面色。”大理王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时,一个士兵跑进来,跪在大理王和窦阴面前,拱手道:“启禀大王和大将军,梁军兵分八路,共十万人马追击我大理国后撤部队。”大理王和窦阴听到这话,面露欢喜笑容。“大王,看来我们的鱼终于上钩了。”“大将军,接下来就看你了,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啊。”窦阴微微一笑,说道:“陛下放心,臣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说罢,窦阴离去,直奔芒砀山另外一个高地。约五百门红衣大炮分布在这高地上。窦阴走进去,炮兵将领连忙上前迎接。“见过大将军。”“免礼,梁国追军现在已经到达哪里了?”一个炮兵将领指着不远处的山脚下,说道:“还有一炷香的时间,梁军就要到达山下那条小道上,哪里在红衣大炮覆盖的范围内。只要大将军下令,我们保证可以第一轮炮就送他们上西天。”窦阴点了点头,说道:“你们做得很不错,但是等一下若是有梁军出现,先不要打,一定等他们所有人都进来的时候再打,这样才能大量歼灭敌军,给武天上一课,知道我们大理国不是那么好欺负的。”炮兵将领纷纷点头,朝窦阴竖起大拇指,说道:“大将军说得对,我们要给武天好好上一堂课,让他知道,我们大理国不是那么好欺负的。”正说着,有一个炮兵喊道:“有人出现了。”窦阴凑过去,仔细观察。第一个出现的是刘唐,他提着大砍刀,背后率领一万骑兵,追着前面三千大理军,一边追,一边嘴里还叫骂着:“你们这群龟孙子,你们要是有本事你们就不要逃,都给我站住!”在刘唐后面出现的是王英,他挥舞着长枪,一边追一边喊道:“刘唐哥哥,你不要将他们全部杀光了,留一点给兄弟我建立功劳!儿郎们都快点,要是慢了,所有的功劳都将被刘唐给拿去了。到时候人家吃肉,咱们只能是流口水了。”这话激起王英身后的两万儿郎的热血,他们驾快马跟随王英追。再往后是出现的是秦明和李忠,他们也是骑着马狂追,后面跟随的却是步兵。“兄弟们,我知道你们没有马,跑步很累。但是只要你们咬咬牙坚持下去的话,以后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了!”步兵们加快脚步,紧随秦明和李忠。前后已经过去了四个将军,七万多梁军。炮兵将领手痒难耐,看向窦阴,低声道:“大将军,现在可以开炮了吗?都已经过去这么多人了,这一炮下去,大功就得手了。”窦阴盯着山间小路,觉得应该还有人来。“大将军,那些梁军就快追上我们后撤的士兵了。要是再不出手的话,那些梁军一旦追上我们后撤的士兵,到时候他们交战在一起,我们就难以开炮了。”炮兵将领见窦阴不说话,连忙低声提醒。窦阴回过神来,刚要下令时,只见山路下又出现一个将领。“是卢俊义!”窦阴欢喜。杀死几个偏将,几万人马虽然功劳很大,但是能杀死卢俊义这个梁国大将军的话,那功劳会更大!“所有炮兵都听本大将军的命令,第一拨先集中火力将最后那个人给炸死,第二拨开始再轰炸之前已经进来的那些人!”窦阴一声令下,所有人都开始准备。卢俊义感觉有些不对劲,可是已经来不及了。铺天盖地五百发炮弹朝他砸下来,他连人带马都化作粉末。刘唐、王英等人听到巨响,感觉有些不对劲,连忙停下来,可是也迟了。天空一顿炮弹砸下来,他们大部分都被炸弹当场给炸死了。只有二十多人顺利逃回去。这一战,梁国损失大将军一位,将军四位,人马七万。大理王得知窦阴获得如此辉煌的战果,很是欢喜,亲自来到前线阵地犒赏这一次开炮的所有人,并且让他们的官职都高升一级。至于窦阴,因为官职到达最高,赏赐黄金一万两。窦阴欢喜,率领所有得到赏赐的士兵跪在大理王面前。“这一战最主要是陛下领导有方,所以我们才能有这么好的成果!”大理王甚是满意,连连点头说道:“诸位爱卿都起来,以后我们群臣同心,日后一定能建立再大的功劳,将来消灭梁国也不是问题。”窦阴点头,高呼:“大理国将来一定会打败梁国,成为最强之国。”身后的士兵这时也跟着高喊起来。“大理国是最强之国,大理国士兵是最强之兵!”声若洪钟,响彻整个芒砀山,响彻在大理国的士兵心里。这一战,大理国士气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