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厂是京城最大的古玩市场,高长安本想把从那明家倒腾来的古玩都上那卖了去。
可权衡再三,高长安觉得非但不能去琉璃厂出手,连在京城卖都不行。
因为据梁小蝶讲,那明的这十三件青铜器大都是在琉璃厂等京城的各大古玩市场淘来的。
根据高长安的经验,这些玩意儿在市场上基本都是孤品,每件的价值都在十万两银子以上。京城古玩圈里有本事买卖价值十万两以上玩意儿的也就那几百号人的一个小圈子,谁买了啥卖了啥,圈子里的基本都知道。
要是高长安拿着那明的这些玩意儿在京城卖,那些买家保准一眼就能认出这是那明的藏品。到时候这事儿指定得传到那明耳朵里。一旦被这孙子知道,他不知又得闹什么幺蛾子。
最终高长安决定,连带青铜面具一共十四件分别拿去承德和天津卫去卖。高长安打算先去承德卖一半,然后再去天津卫卖剩下的。
所有玩意儿加起来少说也能卖个两百万两银子,为保险起见,高长安叫上大欢和吕平与自己搭伙,三人先带了七件玩意儿赶往承德的古玩市场。
高长安三人,也就吕平年龄三十来岁,高长安和大欢都不过是十六七岁年纪。
高长安因在京城古玩圈混了七八年,京城玩古玩的大都认得他,也知道他们老高家的显赫家世。因此,他虽然年青,却在买卖古玩时,并没什么人敢坑他宰他。
在承德和天津卫就不一样了。
在这俩地儿,没人认识他,更没人知道他的家世背景。在外人看来,他不过是一个嘴上无毛的半大小子而已。一个十六七岁的娃子手捧价值十几万、上百万两的古玩叫卖,别人不狠狠地坑他宰他才怪。
因此在临行前,高长安给自己和大欢脸上沾了胡子和皱纹,穿上缎面的长袍马褂,和吕平一起打扮成四十来岁的财主模样,三人一道轮流赶着马车向承德而去。
自打康熙年间朝廷开始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原本只是个小县城的承德便热闹了起来。而今,承德在直隶一带已然成为仅次于京城和天津卫的第三大城。
避暑山庄周边古玩店铺鳞次栉比,刚到第一天,高长安便以十二万四千两的价格卖了一只商代青铜盏。
随后在十天的工夫里,三人分别以不同身份奔走于承德大小古玩店铺,将带来七件青铜器全部出手。其中大欢卖两件,吕平卖两件,高长安卖三件。七件青铜器共计卖了九十八万两银子。
三人带着银票马不停蹄回到平古县,再带上青铜面具等其余七件玩意儿直奔天津卫。
三人在天津卫卖的也很顺利,只三天工夫,除青铜面具,其余六件青铜器都卖了出去,六件共卖八十五万两银子。
青铜面具卖起来就比较费劲了。
高长安开价一百二十万两银子。
因为价格太高,古玩圈内能买起的人屈指可数。大的古玩店老板和少量几个买家虽然对这个宝贝望眼欲穿,却都把价格压在三五十万两银子之间,开价最高的才肯出八十万两。
而高长安的心理价位是不能低于一百万两。买主们开价太低,高长安很不满意。
在天津卫呆了十天,青铜面具也没能出手。
高长安和大欢、吕平商量,再等上三天,如果青铜面具还不能出手,他们就南下去济南府卖,济南府卖不掉就去洛阳府,洛阳府要是再卖不动,就沿运河一路向南直奔江宁城。江宁城是整个大清国仅次于京城的第二大城,城中富户巨贾颇多,要是在江宁都卖不到一百万两,那就只能认栽降价出手了。
刚作打算的第二天一早,一个操着山东口音的中年男人找到高长安仨人住宿的客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