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6章 第 216 章

    白雄起在书信里劝金鹴华不要回国。金鹴华也清楚, 娇妻高堂、白家长嫂在异国他乡是离不开他这个顶门立户的男人的。

    但是他还是要回国一趟。

    回去看一看,政局到底败坏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回去看一看,哪里的人, 才是真正值得信任的。

    至少不能把他拿着国家人民的钱,或是拿着自己的钱买来送回国的物资,让贪官腐吏给拿走了吧?

    而且国内的那些产业……也该清理出去了。

    纵然那些是金鹴华一步一步打下的江山, 置下的产业。但是现在日军来势汹汹,政府却推三阻四地不抵抗。白雄起他们这些军队奋战在一线, 但是被日军冲破的防线却越来越多。

    全都处理了,能卖的卖。不能卖的就毁了。至少不能够把厂子机器留下资敌。

    把这些产业卖了,还能换来一大笔资金。

    他要帮着从海外运输军需,购买军备就需要在国外拥有权势和人脉。作为一个华夏人,在异国他乡能够拥有权势的方法只有一个, 那就是拥有足够多的财富。

    在这些海洋文明和商业文明发达的国家,财富就是一切的通行证。

    那么, 他在海外的产业就不能卖。那些东西,是他和欧陆的资本家交涉的资本。

    那就只能把他在华夏的这些工厂店铺和良田卖掉。换来大笔的钱。

    包括他的心血,曜日斋。

    也难以留存。

    前线的军队军费不够, 他在军费不够的情况下,只能尽自己所能地往里填补。

    罢了罢了, 不趁现在卖掉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如果那些产业所在的土地被侵略者占领的话, 难道他能够奴颜婢膝地成为日本人以华治华的招牌,以此来换得富贵安生吗?

    绝无可能!就算死了也不能那么恶心地活!

    所以还是卖掉吧, 这是最好的选择。

    不卖掉难道让日本人去“军事占领”, 然后变成他们运回国内的物资吗?!

    这么大的事情,沈宝宁一个人干不了这么大的事,也没法儿给这么大的事情做主。

    他终究要回去一趟。

    当然, 并不是现在。

    秀珠现在的情况他着实放心不下。而国内的事情暂时还用不到他,沈宝宁正在按照他发回国的电报做前期准备。

    腊月东北飞雪,生活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日本士兵对这样严寒的天气不大适应。冯振霖带着手下的人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

    这是自从日军侵华后的首次胜利。一时之间,国内欢欣鼓舞——原来,国人也是能够打赢的。

    文人的笔鼓舞着继续战斗,报纸上通篇累牍地写着爱**队的胜利,写着冯振霖和白雄起带领的抗日军队何等的英武。

    民间反战的呼声越来越高。众多的民间政党、爱国人士纷纷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但是最终迎来的却是第四院的秘密屠杀。

    第四院,遵从与韩耿夫命令的特务机构。直属于韩耿夫,犹如一抹藏在暗中的影子,又犹如一把隐在背后的雪亮钢刀。

    造成的□□让人不堪其扰。而韩耿夫在此次秘密屠杀之后,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将首都从北平搬到了南京。

    白雄起和金系的政治力量在北平根深蒂固。即使白雄起去了东北一线,金铨和他那个有名的儿子,让老泰山都觉得忌惮的金四也不再国内。但是他们这一股格外团结的政治势力仍旧让韩耿夫束手束脚。

    他虽然有着军队压制,没有人敢明刀真枪地反对他的统治。但是对他的提议提出异议却也不是少有的事。尤其是对他攘外安内的高明决策,尤为反对。虽然面上没有任何质疑,但是隐藏在暗处的波涛,却从来都没有少过。

    但是这些人,偏偏同气连枝,出身名门,交游广阔。若是只有一个两个这样的人,他就直接给枪毙了,还能杀鸡儆猴。但是金铨、白雄起和金鹴华两代人精心培养的嫡系可不是一个两个。

    若是一下子杀了这么多的人,政治绝对会产生动荡。现在都有那么多不知世事的天真之人鼓吹着劳什子的民主宪政。若是那些人死了,岂不是真的坐实了他在□□?

    况且,那些人难道能够乖乖地坐在那里引颈受戮吗?

    用脚指头想一想,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如此,韩耿夫想,他干脆就不和这些人政斗了。

    和这些书生讲道理,难道能够讲得通吗?三十六计里还有一计叫做釜底抽薪呢。他直接把都城迁到老巢南京去,愿意跟着他走得全都是他的附庸。

    至于那些不愿意和他走的人,骨头再硬又能怎样?嘿,脱离了政治中心,还能说上个屁的话?

    或许还有那些不愿意迁都的人……

    他们改变不了自己的决定。白雄起都改变不了的他的决定,那么这些白雄起的小卒子们难道能够改变吗?

    他不能肆意地动他们,他们也别想来影响他。

    于是,迁都南京的事情就这样被提上了日程。反对的声音众多,但是却根本没有让这个进程多停止一分一秒。

    京城方面因为迁都的事情纷乱不休。冯振霖和白雄起提出的多派兵员,对日宣战全都没有应答。也可能是根本就不想应答他们。

    白雄起提出的联合战线和编制军队,为他们的军队增加“救**”的番号的提议也没有任何回应。甚至连政府官方的媒体都没有对此次胜利有任何宣张。

    这样的行为,和宋廷对待岳武穆的举动又有何不同?

    韩耿夫根本没有理会这些人。

    在他看来,他以后也是一定会打日本人的。但是他不能为别人做嫁衣。辛辛苦苦把老本儿折进去把日本人赶走,让后让别人过来摘胜利果实?当国家大权?

    这简直就是笑话。

    他忽然有一种举世皆醉我独醒的感觉,这些愚人,哪里懂得他的苦心孤诣呀!以他的性格谋略,哪里能够容许其他人蹲在自己头上。现在和英美列强交好,也不过是利用罢了!至于日本人,在未来的一天,他也会把他们全都赶出去。

    他想得很好,驱狼吞虎,保全己身,攘外必先安内。但是却忘了还有一种被反噬的风险。

    他在利用对方,对方也在利用他。彼此利用,彼此博弈。到最后谁输谁赢,哪里还有定数?

    韩耿夫认为自己在“剿匪”成功之后,还能够腾出手来去攻击侵略者。但是事实上,他“剿匪”剿的是抗日的有生力量。而日本人,为了转移国内经济危机的内部矛盾、为了掠夺华夏资源供给国内,愈发疯狂地攻击华夏。

    国土沦陷,国民哀亡。淋漓鲜血尽在眼前,山河破碎家国同辱。哪里还等得及他韩耿夫的权术施展玩,哪里还等得及他韩耿夫的“腾出手来”?

    每一天都在死人啊!

    韩耿夫最后还是达成了自己最终的目的。

    他成功地迁都了。政治人物都讲究实际。白雄起和金铨的嫡系在明知自己不可能阻拦手里面有着几十万大军的韩耿夫的政治意图之后,很快就做出了决断。

    他们要求韩耿夫给白雄起所在的军队按时并足额发放军饷。以此作为答应韩耿夫迁都的条件。

    不是不明白韩耿夫迁都是为了釜底抽薪,是为了把他们分而治之。是为了让他们脱离主场。要是选择去了南京,就是去了韩耿夫的主场,从此以后身家性命都系于他人之手。除了遵从他韩耿夫的意愿以外,便是别无他法。

    要是选择留在北平,那么就不再新的首都南京。留在迁都之后的陪都北平,脱离了政治中心。自然而然地就成了政坛上的尴尬人。

    他们明白韩耿夫在暗度陈仓。但是这就是韩耿夫明晃晃的阳谋。人家有军队,不拉去打日本人,留在身边儿保存实力。但是那一挺挺机枪却能够威慑于他们。形势比人强,只能勉力为之。

    比起热血上头地要韩耿夫留在北平。说什么守国门之类的话,最后还是拦不住韩耿夫的步伐。不如给前线的战士换来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因为他们心里清楚,韩耿夫不是能够听得进劝谏的人。尤其听不进他们的劝谏。

    他们是韩耿夫的政敌。而韩耿夫是一个唯我独尊的□□者。

    他们更清楚。日本人打了进来,秉性如风雷的那些人恨不得上战场去和日本人打仗。但是那些胆小如鼠,贪生怕死的人却恨不得去舔日本人的鞋子。甚至他们的队伍里面,说不定就隐藏着这样恶心的毒蛇臭虫。

    这样做,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不过冯振霖的这次胜利,的确是让国内民心大振。更多的爱国学生、青年前来东北一线进行抗日。也有一些北方军队,加入到了抗日的队伍当中来。

    爱国商人捐赠物资,革命文人在□□的笼罩下写下振聋发聩的文字。

    有人为了生命,为了富贵,向权贵和侵略者软了膝盖。有人却为了国家,为了风骨,放弃了家财,放弃了前途,放弃了生的机会。

    芸芸众生,好似浮世画卷。而那些闪闪发光的灵魂,就如同星子一般,照亮了漫漫长夜,照亮了这个漆黑的时代。

    就如狄更斯所说的: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