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
许一凡一行人早早的起床,在简单的用过早膳之后,一行人就再次启程出发,直奔康城而去。
同一时间,北斗山上有一老一少两人,缓缓地走出灵隐观,在灵隐道人的目送下下山,二人徒步去往西域。
从灵洲通往康城的官道,相对于中原某些地方的官道要好走很多,无论是驿站的数量,还是道路的质量,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和改良。
就道路和驿站这件事而言,往往最重视的不是那些位列中枢的朝中大臣,除了极少数的几位大臣之外,其实,很多人对官道和驿站的建立,都是抱着无所谓态度的。
大部分朝中官员,他们寒窗苦读十余载,一朝高中,从而走上仕途,大多数人从最初怀揣理想,想要做一番大事业的心态,逐渐被生活磨去棱角,变得碌碌无为,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某一个衙门,或者在某一个位置打转,这些人,可能是因为家世不够,也可能是人际关系不好,亦或者是能力不够,在常年累月当中,当初的那点儿书生气,早已经被官场的磕磕碰碰给磨砺的无比的圆润了。
儒家讲究中庸之道,只是,圣人提出的中庸之道是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但是,很多人却觉得,所谓的中庸就是什么也不做,讲究一个无为而治,那什么又是无为而治呢?在他们看来,就是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说,常言道,说多错多,做多罪多,无为就是大有所为,而这就是他们心中的中庸之道。
为什么很多朝中官员,尤其是文官,他们终其一生,所处的官职都不算高,无论生前,还是死后,他们都是寂寂无名之辈,除了少数人知道他们之外,没有多少人记得他们,就是因为他们始终坚持的所谓的中庸之道。
文正,是每一个文官都梦寐以求的谥号,可是,真正能得到这个谥号的人却少之又少,这也跟官员潜移默化的坚持‘中庸’有关。
当然了,也不是天底下所有的读书人,或者说所有的官员,都不想做事,不愿意做事,不敢做事,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少耿直的读书人,他们自然想做事,愿意做事,也敢做事儿,可是,往往这些人的下场都不算好。
一来,不管是在长安当官,还是在地方上任职,都讲究一个方式方法,而所谓的方式方法,更多的还是来源于人情世故,很多读书人在初次当官的时候,因为满脑子都是圣人教诲,对于很多人的做法都看不惯。
有的人会选择无视,有的人会直接当面指出,更有人会直接拿这些事情开刀,如果是前者,那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只要你让对方好过了,对方自然也会让你好过,不敢说有大的作为,至少在表面上的功绩还是有的,至于说有多大,那就看情况了,如果是后两者,那结果往往都不算好,看似是得罪了一个人,其实,往往得罪的是一批人,一个人和一群人的对立起来,下场可想而知,到了那个时候,你别说做事儿了,能不能做官都是个问题。
二来,想做事儿,愿意做事儿,敢做事儿,这个想法是好的,可是,有没有这个能力做事儿,其实也很重要,有些官员自认为读了几天圣贤书,学了一些书籍上的道德文章,就觉得老子天下第一,眼高于顶,可是,这样的人往往都是眼高手低,纸上谈兵,做不成事儿,也做不好事儿,还可能会坏事儿。
三来,官场也好,社会也罢,其实都是由一个个圈子组成的,而每个圈子都有圈子的规则,也就是人们潜规则,或者说是为官之道,如果你是一个有能力,又有背景,还愿意做事儿的人,其实还不够,还需要融入一个个圈子当中,而一个圈子的形成,往往都是有很多人存在的,到底是你去改变这个圈子,还是这个圈子去改变你,那就很难说了。
如果是你改变了这个圈子,能够折服这个圈子的人,那你做起事儿来,自然事半功倍,可是,如果是圈子改变了你,那你还能做什么事儿?
其实,为官和做商人很相似,讲究的就是一个利益,官场上的人有官场上的利益,可能是名,可能是权,可能是真金白银,然而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利益,当你触动了一小部分的人利益的时候,可能会遇到阻碍,大不了就是碰一鼻子灰罢了,可是,一旦你触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那么不管你是谁,都会很惨,那怕是皇帝,有时候在处理某些事儿的时候,也不可能随心所欲。
别的不说,单单只说之前西征的事情。
为何在秦嘉涆带着二十万镇西军西征的时候,会有那么多子弟兵在军队当中,为什么他们会导致一代名将秦嘉涆最终含恨战死沙场?
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想要快速晋升,想要快速的获取政治资本,从快的方式有两个,一个是参加科举,还有一个就是入伍当兵。
科举这种事情,不是每年都进行的,
有可能一年两次,春闱和秋闱,也可能三年一次,总而言之,时间不固定,录取的人数也不固定,科举的举行往往是看朝廷对人才的刚需,如果朝廷需要人才,那自然科举举办的次数就多,也频繁,而这个时候,往往录取的人数也比较多。
但是,科举的进行,往往备受朝廷关注,皇帝都格外的重视,没有点儿真才实学是很难考中的,而一般的官员,他们的孩子都比较多,往往优先考虑的就是嫡长子,或者是在读书方面表现好的孩子,至于其他的庶子,他们该怎么办?
还有就是,科举的开始,往往都是全国的读书人都来参与的,人数往往很多,而想要在这些人当中脱颖而出,光靠家中长辈的那点儿恩惠和人脉关系,是很难做到的,而且他们就算为了自己的孩子上下打点关系,得到的照顾也是极为有限的,毕竟,每次科举皇帝都会派人监督,并且事后-进行核查的,如果发现有人徇私舞弊,那往往就会让很多人人头落地,为了一点儿小恩小惠,就把自己的前程,甚至身家性命搭上,是不值当的。
更重要的是,官场的官员那么多,如果帮助了这个人,那其他人你帮不帮?不帮肯定说不过去,帮了却无法向皇帝交代,如此一来,很多人往往都不会选择帮忙。
再加上,大炎王朝虽然是以武立国,可是,科举制度已经不是一朝一代才形成的,而是经过无数个朝代发展、演变、完善的制度,很难在这上面做手脚,而大炎王朝的历代皇帝,对科考这件事都无比的重视,没有哪个官员敢轻易去触动这份禁地,越是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员,越是懂得这个道理。
既如此,那些官员想要走科举这条路,从而给子孙谋福利,可以,但是,能谋求到什么程度,那就不得而知了。
相对于科举,当兵往往是最好的选择,也是一条扶摇直上的捷径,只要你去了战场,带兵杀了人,做出了一些功绩,只要表现的不是太拉胯,往往都会被赞扬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官员,当他们把官位做到一定程度之后,往往都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军队当中去磨砺,说是磨砺,其实就是去镀金的。
大炎王朝王朝每年都会和北蛮、西域、南夷发生摩擦,从而发生一些小规模的战役,而这些战役的胜负,往往都意味着战功,有了战功,就有了政治资本,等他们离开军队,回到长安的时候,等待他们的自然是荣华富贵了。
为何西北的子弟兵最多?而北方和南方的子弟兵相对要少很多呢?
原因也很简单,虽然北方战事频繁,尤其是入秋之后,战事频繁,北蛮每年都会叩关,可是,北方的子弟兵是最少的,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北蛮人残暴,跟他们作战,很容易战死,搞不好就被对方给割了脑袋,到最后,战功没有混到,反而葬送了性命,这就不划算了。
至于说南方,南夷虽然常年和大炎王朝有摩擦,可是,大多数时候都是属于对峙状态的,南夷人想出来很难,而大炎想要进入南夷,也很困难,至于说战功,肯定也有,可是,往往都是一些不痛不痒的小功劳而已,如果去的人多了,战功就那么点儿,怎么分,就算有了战功,这点儿战功放在朝堂之上,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相对于北方和南方,西方这边就好很多了。
一来,西域王国众多,王国有大有小,实力自然也有强有弱,只要操作得当,战功是很好拿的。
二来,历代的镇西大将军,都很好说话,也很会做人,像秦嘉涆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而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其实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因为西北寒苦,他们每年都需要朝廷拨下来大量的资源,如果不跟朝中的那些大臣搞好关系,那影响的往往就是几十万的大军。
都说宁可得罪君子,也莫惹小人,那些官员话语权不重,可是,如果他们真心想要为难你,恶心你,也挺让人难受。
在历史上,不是没有镇西大将军是刚正不阿的脾气,可是,这样的性格,往往受连累的不止是他一个人,还有他麾下的将士,作为统帅,做到大将军已经是极致了,可是,手底下的那些将士们呢?他们难道不想晋升吗?而他们想要晋升,还需要朝廷那边点头,如果你把朝廷当中的那些官员得罪了,那你镇西军的大小将领,几十年不挪窝也很正常。
因为双方的这种各取所需,逐渐形成了一种默契,这也导致很多朝中官员,在需要给子孙谋福利的时候,就会把家族子弟送到西北的镇西军当中,以此来镀金。
只是,上一次的西征,谁也没想到,历来百战百胜的炎军,居然在西域吃了那么大一个亏,不但二十万将士全军覆没了,连大将军秦嘉涆都死了。
在那些朝中大臣的眼中,秦嘉涆死了就死了,葬送了二十万的将士,他不死谁死?
真正让他们感到痛
心的,还是那三千子弟兵的战死,这些子弟兵,大多数都是纨绔子弟,但是,也有少数一部分是有真才实学的,可是,他们死了,朝廷一下子失去了不少栋梁之材,所以在炎武帝犹豫着要不要继续西征的时候,这些人就联合起来,一起‘逼迫’炎武帝不得不再次西征。
说完了朝堂之上的这些蝇营狗苟的腌臜事儿,在说说西北这边的官道和驿站。
在西北这边,官道每年都是要翻修的,而且是不遗余力,尤其是在两次西征前的时候,炎武帝更是下旨要当地的官员,把官道修好,确保粮草物资的运行通畅。
其次就是驿站,在西北这边,驿站很多,严格按照要求,做到十里一站,常年都有驿卒待在驿站待命,而西北这边驿站的驿卒,全都是从边关退下去的老卒,他们比任何一个人都要清楚驿站对于一个军队的重要性。
另外,西北这边的驿站往往不是只有一条,除了几个主要的大型驿站之外,还有很多分支驿站,有些驿站,可能很多年都不会用上,但是,朝廷却每年都需要花费大量的银钱去维护他们,为何?
原因也很简单,当大战爆发之后,敌人往往想到的就是切断补给,另外就是阻止邸报的传送,而如果只有一条驿站的话,当驿站被拿下,被敌军的探子掌控之后,那朝廷就失去了对西北局势的掌控,而这往往都是很致命的。
这种多条驿站存在的必要性,远的不说,看看现如今已经沦陷的海洲就可知一二了。
方士出世的时候,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拿下海洲,而且朝廷还不知道,甚至周边的几个洲也是在事后才察觉这件事,为何?
就是因为方士在选择出手的时候,第一时间就占据了驿站,切断了海州官员跟朝廷的联系。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海洲常年没有战事发生的缘故,驿站的存在,形同虚设,他们平时接待的,无非就是一些朝中官员而已,对于战争发生,他们是不会去想,如果海洲都发生战争了,那中原估计也改旗易帜了。
其实,这种多条驿站并存的情况,不单单在西北是如此,在北方和南方亦是如此,相对于西北的驿站,北方的驿站的数量更是达到了一个夸张的数字,而南方相对要少很多。
走出灵洲,即将抵达玉门关,许一凡他们一行人走在官道上,可以看到很多正在跟着大部队运送物质的徭役。
徭役是自古就存在的,无论在哪个朝代,老百姓除了需要每年向朝廷缴纳一定的赋税之外,还要服役,一般人是服兵役,但是,大部分还是服徭役,尤其是战事频发的边关,服徭役的往往都是当地的百姓。
穿过玉门关之后,大量正在辛苦做事儿的徭役,就浮现在许一凡的眼中。
现在的中原腹地,已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了,可是,在西北这边,却还是处于冬末,每个人都穿的很厚实,只是,这种厚实往往是在他们休息的时候,才能看到,而在他们干活儿的时候,很多人往往都是穿着单衣在做事儿,更有一些年轻的小伙子,是光着膀子在做事儿的。
玉门关就像是一道大门,门内门外是两个景象。
许一凡他们在抵达灵洲的时候,看到的还是繁华和喧嚣,但是,穿过玉门关之后,这里除了苦寒一无所有。
苦,日子难熬,大多数文人经常以此吟诗作赋,可是,真正体验过这种寒苦,日子难熬的人,其实还是少数的,而真正知道日子难熬的,还是这些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贫瘠土地上的人们。
为何每当大仗开始的时候,尤其是一个王朝末期的时候,敌军还没有攻破国门,很多中原人就是逃窜,反而是那些世世代代居住在战事频发当地的人却很少有人选择离开呢?
一切说起来很简单,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谁愿意背井离乡,颠沛流离呢,而且他们一代代人生活在这里,流下了多少汗水,倾洒了多少鲜血,才得以生存下去,如果他们都选择撤退了,那这片土地谁来守护。
当年,北蛮入驻中原,建立王朝的时候,杀了那么多人,其中杀的最多的,就是镇守边关的将士和百姓,而当他们进入中原建立王朝之后,最先优待的也是战死了很多人,土地都被鲜血浸透的地方的人。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或者说,知道之后也只是淡然一笑,没有放在心上的是,前年,秦嘉涆的二十万镇西军全军覆没,其中有超过一大半的将士,都是从玉门关以外的这些州郡征集的士兵,当朝廷决定再次西征的时候,最高兴的不是别人,而是这些百姓,因为他们感觉,朝廷没有忘记他们,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很多人都是心甘情愿来服徭役的。
想想朝廷当中的蝇营狗苟,在想想这些老百姓的朴素想法,不得不让人喟然长叹,久久无言,陈思良多啊!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