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这段时间的的遭遇,让董熹深刻的体会到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砸的意思。

    虽然媒体一直在炒作董熹和老谋子的贺岁档交接战,但实际上董熹并没有太在意。

    张一谋不是冯裤子,虽然他的票房更高但是很明显有些不适应这个档期。

    或者说还没完全融入商业片,不同于前几年的《有话好好说》那种犀利的个人风格,老谋子想要找一个平衡。

    平衡艺术与商业的界限,但事实证明这件事哪有这么容易。

    两条腿一起走,很容易绊倒自己。

    所以事实证明,你不想和人家蹭热度,但人家硬要蹭你,也没招。

    【某导的演影迷太过无礼,竟然还能引以为豪?】

    这篇发表于报纸上的社评,出自一位电影学院的资深教授。

    满篇文章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董熹进行“学术”层次的打压。

    引起了不小的反应,一时间什么牛鬼蛇神都蹦了出来。

    很显然,哪怕跟董熹没有关系,这群人也会想方设法的给他套上枷锁。

    跟粉丝行为,偶像买单一个套路,实际上就是攻击董熹来增加自己的声望。

    这种套路他们玩的贼熟,曾经老谋子、裤子、姜闻都中过招。

    谁火就攻击谁,这群影视圈的笔杆子,和后世的网红一样,没什么道德的下限。

    依靠着自身和平台的影响力,算是百试百灵,碰瓷上瘾。

    但是,互联网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发出自己的声音。

    就在这种情况下,董熹旗下的影评网站【茄子】上线,各大门户网站都投放了广告,三天时间就引流了2万多的注册会员。

    瞬间茄子网就成了知名的网站,而网站的第一个活动,就是将今年的贺岁片做一个专题。

    并且邀请了一些小有名气的影评人,在电影评分下发表影评。

    截止到《计划先生》全国公映前,已经上映的几部电影评分如下。

    《幸福时光》:7.8分,爆米花指数30%,拖鞋指数50%。

    《防守反击》:6.2分,爆米花指数20%、拖鞋指数80%。

    《大惊小怪》:6.8分,爆米花指数30%,拖鞋指数70%。

    《考试一家亲》:6.2分,爆米花指数10%,拖鞋指数90%。

    《美丽的家》:7.0分,爆米花指数30,拖鞋指数50%。

    评分是所有会员都可以打的,满分是10分,爆米花指数则是影评人的好评,拖鞋则是差评,中立评价则只记入指数。

    现在影评人都是认证的知名影评人,后期也会从普通会员里选择信誉良好的用户,让他们晋升为大众影评人。

    这种晋升制度也很透明,那就是多发影评,点赞数越多,隐藏分越高。

    现在的网友对一切都处于很好奇的状态,这种能够给电影打分的行为,让他们异常的兴奋自然参与度也很高。

    而且网友也比较实诚,没看过的电影基本很少有人打分,反而会去电影院看完后才回来评分和写影评。

    当然为了防止剧透,会有人工审核,在电影上映期间,大范围的剧透是不被允许的。

    这算是职业操守。

    而且因为影评的字数没有限制,很多几千字的影评洋洋洒洒的出炉。

    文字或许略显稚弱,但是那份热忱即便是隔着屏幕也能感受的到。

    而未上映的电影,也有观众期待榜,而其中排名前三的正是《特务迷城》、《计划先生》以及《决战紫禁之巅》。

    全部都是大导演、大明星的阵容,而其他还未上映的电影直接沦为炮灰。

    不但没啥热度,连观众都毫不在意,这就是血淋淋的现实。

    在互联网不发达的年头,想要靠口碑逆袭无疑是痴人说梦。

    电影三分靠质量,七分靠宣传。

    对于最近的风波,董熹方面并没有选择沉默,韩彬直接一纸诉状将那个电影学院副教授告上了法庭。

    索赔百万巨款。

    用公司的名义而非董熹,名头就是诽谤加造谣,也许是近些年碰瓷太过于顺利,这次对方的用词已经超过了界限。

    明明一件跟董熹关系不大的事,他偏要拉上董熹垫背。

    原本以为这会是一场拉锯战,结果对面立马怂了。

    私下里托人求和,但韩彬却敏锐的意识到,这是个炒作的机会。

    于是在《计划先生》上映之际,他以熹子影视总裁的身份,召开记者会。

    “最近一些笔杆子,打着为国内电影好的名义,对一位在国际上享誉盛名年轻导演泼脏水,污蔑他的为人。”

    “这种情况我们是不会选择妥协,对方必须在7日内公开登报道歉,否则就准备对簿公堂吧!”

    义正严辞的韩彬,在发布会声嘶力竭的将董熹塑造成一个为了国产电影崛起,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年轻人。

    “董导为了拍好一部电影,经常很早就起来准备工作,他有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

    看到满场记者期待的目光,韩彬深吸一口气说道:“你见过凌晨四点钟的京城吗?”

    “哗~”这句话直接让在场的所有人,瞬间尾椎骨传来一股凉气。

    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董熹工作到半夜,然后凌晨四点钟就起床准备第二天的拍摄计划。

    甚至通宵达旦的画电影分镜头,反复的推演剧本。

    这是一种怎样的匠人精神?

    电影工匠——董大壮!

    第二天,铺天盖地的通稿都是:

    【董熹:年轻的华国电影人!】

    【当代“周扒皮”,起的比鸡早的导演!】

    【成功的秘诀:凌晨四点钟!】

    不管标题起的是什么,开篇第一句话都是:你见过凌晨四点钟的天空吗?—————董熹。

    坐在办公室的董熹看着眼前的一堆报纸,眉头跳个不停。

    然后抬起头看向坐在自己面前,洋洋得意的韩彬。

    “我他娘的什么时候和你说过这句话?”

    “哈哈,这是我瞬间的灵感爆发,如何?”

    两人就这么大眼瞪小眼,然后一起爆发出巨大的笑声。

    “哈哈哈哈哈哈~”

    不得不说,这是一次成功的炒作,连央妈栏目组都电询公司,希望董熹可以做一次专访。

    主题就是:当代年轻导演的生存现状。

    这一波强推过后,贺岁强档片《计划先生》于12月30日正式全国公映。

    (凌晨四点钟,海棠花未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