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0章 第 110 章

    从在火车站卖出第一件衣服开始, 事态就一发不可收拾。

    这种蓝白细条纹短衫,沈鱼在服装厂批量买,十八块五一件。

    兴城百货大楼同款, 零售价二十块零八毛。

    沈家人没做过买卖, 顶多卖两个自家产的鸡蛋,根据大小几分钱一个,都是有市场定价的,他们熟悉。

    这衣服就不了解了, 只好问沈鱼。

    然而沈鱼也不清楚当地服装市场价格, 但是怎么也得比兴城百货的零售价格高一点儿,毕竟走了运输呢。

    具体卖多少,沈鱼的建议是让他们先打听一下, 看看怎么卖划算,横竖他们就那么三十来件衣服,怎么也不至于压货, 就是赚多赚少的区别。

    他觉得这几块差异影响不大, 第一次嘛,不亏本就是进步。

    但沈家上下可把这三十二件衣服的买卖当个大事来办, 沈鱼回家之后,老爷子还专门召集人开了个会, 商量到时候要怎么卖衣服。

    车上他们又几次讨论定价问题,最后像这种海魂衫短袖, 壮着胆子提出来的是二十三块钱, 少了二十三不卖。

    当然, 要是能多卖一点儿更好。

    下了车,第一个问衣服的人出现,被拦着问话的沈丰收挺着胸脯子特别骄傲地说:“这是从隔壁省省城买的, 咱这可没有!”

    市里有没有他不知道,他们县里肯定没有。

    问话的也是个年轻小伙,穿着打扮不像一般男孩子那么糙,可以看出仔细打理过,头发上还抹了发胶。

    “咱市里是没见过。”年轻小伙眼馋地看着沈家模特队这一身,裤子他不稀奇,家里就有一条这样的,可衣服真没有。

    沈二姑在后头看着,心里冒出个主意,她拉了一下沈大姑,给她使了个眼色。

    不等沈大姑反应过来,她往前走了两步,不耐烦地去拉沈丰收胳膊:“走了,咱还要赶车了。”

    沈丰收肩膀上挎着个带拉链的编织袋,这是沈鱼特意找来给他们装行李的,有好几个,沈丰收肩膀上挎着的这个,里头塞得就是准备拿去卖的三十二件衣服。

    沈二姑拉他的时候,“不小心”勾到编织袋拉链,一下子把袋子拉开个大口子,露出里头的衣服。

    沈丰收吓了一跳,要是这里头东西丢了,他爷能扭掉他脑袋!

    顾不得回人家话,沈丰收先把袋子放下来,仔细检查一番,确认没掉东西,才准备把拉链拉好。

    “诶,兄弟,你这怎么还这么多衣服。”刚拦着沈丰收问话的小年轻,一眼看见了行李袋里头露出来的蓝白条纹,分明就是跟面前这人身上穿的一样的衣服。

    沈丰收刚要回答,就被亲姑踩了一脚,沈二姑踩在他脚上,面不改色道:“这是咱给亲戚朋友带的,难得去趟外省,火车票就好几块钱呢,大家可不得托咱带点儿时髦衣裳。”

    沈家其他人不明所以,这衣服不是拿出去卖的吗?怎么又成给亲戚带的了。

    倒是沈老爷子几人若有所思,压住几个嘴快的后辈,由着沈二姑控场。

    “婶儿,这衣服多少钱一件买的?”小年轻嘴甜地来跟沈二姑问话。

    沈二姑上下打量他一遍,一脸防备:“咋地?”

    “就是问一下。”小年轻嘿嘿笑道:“我也想买一件,打听打听价格。”

    “哦。”沈二姑点点头,说:“也不贵,二十多块钱一件。”

    小年轻眼睛一亮,这价格可以啊,他哥之前买了一条牛仔裤,也是让人从外省来的,花了三十块钱呢,可把他牛坏了。

    “二十几啊?”他忍不住追问。

    沈二姑眼珠子转了转,没急着回答,迟疑道:“你真想买?”

    “咋?婶儿,你们有多的?”小伙子很是上道。

    沈二姑摸了摸沈丰收挎着的包:“是有多的几件……”

    “婶儿,卖我一件呗,不让你们吃亏,多少钱买的,我加钱!”

    沈家人:“……”这就是猫儿说得那啥,托儿吧。

    “你加多少!”沈二姑这回没绷住,露出点儿财迷笑。

    “你们多少钱买的?”小年轻虽然喜欢这衣裳,但也不愿意当冤大头。

    他心里盘算了一番,二十八块钱最高了,超过这个价格就不买了。

    沈二姑在说谎话和说实话之间犹豫了片刻,一咬牙,报了实价:“人兴城百货,卖的这一样样儿的衣裳,一件二十块零八毛,你要是诚心想要,给我加点儿钱,我就卖给你了。”

    因为他们这热闹,旁边早就围了一圈看热闹的,当即就有一个年轻人喊道:“我给你加两块钱,卖给我!”

    二十二块八,离他们商量好的底价还少两毛,这不能卖。

    沈二姑立刻就回了:“不卖,我还不如拿回家捎给亲戚朋友。”

    最先问价那小伙,本来也准备说加两块的,看沈二姑都不高兴了,生怕把人惹急了,连忙道:“婶儿,别听他的,你去一趟火车票都好几块钱呢,加两块卖给他,还亏一大半票钱,不值得。”

    “对,可不是。”沈二姑一脸认同:“还是你这小伙子会说话,你报个实在价,婶儿就卖给你了。”

    她想得很清楚,自己不清楚卖多少钱,就让买家报价,低了她不卖,高了那更好,后头也有标准了。

    小年轻:“……”

    这就很为难人了,报低了怕这婶子生气不卖他了,报高了他心疼。

    加两块人家一口回绝了,加三块?三块钱不少了,工人一天工资呢。

    他突然想到刚才提起车票钱,这婶子一脸心疼,从他们市里坐车去隔壁省城,得八块多钱呢。

    想到这里,小年轻豁然开朗,车票八块多,他出一半,应该能行了吧?

    如果他自己去买,就得在原价上加上八块多车票钱,都快三十块钱了,多不划算。

    在这个婶子手里买,车票钱只用出一半,剩下的这个婶子给出了,相当于他赚了四块多!

    自我逻辑圆满后,小年轻兴冲冲道:“婶儿,我诚心买,一口价,二十五,你卖我一件!”

    沈二姑张大嘴巴,其他沈家人也傻了。

    这就卖到二十五了?他们都没喊价,就自己涨到二十五了?这衣服竟然会自己涨价!

    “行、行吗?”小年轻底气十足报完价,结果人卖家没反应了,顿时有点儿懵,这是还不满意?

    “行,行!”沈二姑一拍他肩膀:“婶儿看你就是个爽快人,不跟你讲价,二十五你拿走。”

    她拍了沈丰收一把:“愣着干啥,把衣服拿出来给这位同志挑一挑,正好,现在衣裳还多,咱啥号都有。”

    听她这么一说,小年轻也有了一种捡便宜的感觉。

    沈丰收呆头呆脑地放下包,眼睁睁看着他二姑舌灿莲花把那小子哄得一副捡了大便宜的模样,乐颠颠在包里挑合适自己的号。

    一直到钱收到手里,他都没反应过来。

    有了这第一个,立刻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有人试图讲价,沈二姑拒绝得毫不犹豫,既然能卖二十五,为啥要卖二十四块八?不干!

    火车站多大人流量,他们那三十二件衣裳,真不够看的,第一件卖出去之后,还没到二十分钟,剩下全没了。

    沈二姑还记得演一下,吼了几嗓子:“不卖了不卖,剩下的是给别人带的!”

    不喊还好,一喊本来犹豫的人都不犹豫了,抢一样买光了。

    那几件女式碎花上衣,比着男款的,也加了几块钱,都卖光了。

    后面没有买到的人特别失望,连沈丰收他们身上已经穿过的都不放过,问他们卖不卖。

    二十五块钱啊!

    差一点儿就动摇了,但是想想,这是猫儿送他们的,一片心意,他们为了钱把衣服卖了,好像不太好。

    还有,他们卖了,其他人没卖,到时候一起回去,兄弟们穿新衣服,受到大家伙儿羡慕,他们能举着钱炫耀说我把衣服卖了吗?

    不行,不能卖。

    一行人从火车站人群中挤出来,沈安民揣着钱,手摸着钱没放松过,前后左右都是沈家人,把他护得严严实实的。

    其实火车站本来就有很多小商贩,不光有小商贩,还有收保护费的小混混。

    要是沈二姑一个人在这卖衣服,早有人过来“榨油”了。

    可谁让她还带了这么多人,就沈家兄弟这体格,小混混来了,不定谁抢谁呢。

    所以他们揣着钱,平平安安出了火车站。

    找了个僻静地方,把钱数了数,一共七百八十四块钱。

    沈老爷子看着他们数钱,数了几遍都没错,咬着烟袋锅说:“走,现在就去邮局,把这钱给猫儿寄过去。”

    沈安民攥着钱,沉声道:“猫儿不要,他……他要我拿这钱,给您二老盖新房子住。”

    是他这个当儿子的没出息,才会让猫儿这么小的孩子,就惦记着给家里盖房子。

    沈老爷子惊讶抬头:“猫儿真这么跟你说的?”

    沈老太已经叫起来了:“我猫儿咋这么孝顺,不能要,哪能让他个小娃娃给咱盖房子住……”

    沈安民用力点头:“真是猫儿的意思,他说……”

    沈安民努力回忆儿子当时的话:“他说您二老辛苦了半辈子,该享福了,让我拿钱给盖个好点儿的房子,把电灯给装起来,还有,他还说你们要是不要,他就跟学校请假回来盖房子。”

    “可不能请假!”沈奶奶急道。

    她孙儿可是第一名呢,请假回来干啥,多耽误学习。

    “那这钱……”沈安民为难道。

    沈老爷子敲了儿子一烟袋锅:“你答应帮猫儿瞒着我和你娘的时候,咋不想到现在不好办呢?”

    沈安民低着头不说话,儿子难得让他办件事儿,咋也得给办好了。

    “收着吧。”沈老爷子一槌定音:“猫儿要给盖房,那就盖。老大不在这,当着你们兄弟姐妹的面,我跟你们说清楚,这房子猫儿出的钱,不管他要不要,房子都是他的,你们都不准有意见。”

    “这肯定,咱心里都清楚。”

    “爹您瞧不起谁呢,咱还能占小辈便宜?”

    沈老爷子瞪了沈安兴一眼:“你把你身上衣服脱了再说这话。”

    沈安兴嬉皮笑脸:“这是我侄儿孝敬我的,不脱!”

    话说清楚了,沈老爷子才跟沈安民说:“就算要盖房子,这钱也太多了。”

    他们乡下盖房子,也就是出个料子钱,工人都是村里相熟的人家来帮忙,主人家管饭就行了。

    就沈家这情况,连请别人家都不用,自己家人就能给盖好了。

    光建筑材料花费,就算盖村里最好的那种砖瓦房,两三百块钱就够了,哪要的了这么多。

    “哦,猫儿给了我两张图。”沈安民一拍脑门,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两张叠起来的纸,里头画了两栋房子,一个是两层小楼,一个是农家小院。

    这是他托人给画的,他自己没这方面经验,但他见过不少,大概知道什么样的房间规划住起来更舒适——这是房主自己多年经验让他记下来了。

    “猫儿说,这图给咱们参考,就是觉得哪里有用就看一看,用不上就按照咱以前盖房子那样,全看您二老住得舒服。”

    “我猫儿真细心。”沈奶奶现在是把沈鱼挂在嘴边夸,怎么夸都夸不够。

    “爹,这个楼房好!楼房啊!”沈安兴两眼发亮,他还没住过楼房。

    “嚷嚷啥,嚷嚷啥,这是给你选吗?这是我孙儿孝敬我和你爹的。”沈奶奶不客气地一顿喷,也没让沈安兴蔫下去。

    其他小辈也眼巴巴看着,虽然那个小院儿看着也不错,可哪有楼房好。

    沈老爷子问沈安民:“你咋看?”

    “猫儿说,都听您的。”沈安民闷声道。

    沈老爷子没好气翻了个白眼,这要不是猫儿是你儿子,我才懒得问你。

    “既然这样,那就盖个楼房。”看似轻描淡写,实际上沈老爷子心里也美上了,这可是楼房啊,整个村子里独一份!

    他老沈家的娃,给家里盖楼房了,这多出息!

    “好,楼房好。”沈奶奶摸着图纸,文化人就是不一样,盖个房子还先画个画儿,真有意思。

    因为揣着将近八百块钱巨款,一路上沈家人可以说的上小心翼翼,揣着钱的沈安民,手粘在钱上就没松开过。

    一路往回走,因为一样的衣服,引起的轰动不必多说。

    沈二姑心痛不已:“都是钱啊!”

    她现在觉得,做买卖也没那么难,要是还有衣服,她在这还能再卖一波。

    就这,有问衣服的,沈二姑也没因为没货了就不搭理人家,她不但搭理了,还添油加醋一通讲。

    说他们去探亲,给亲戚带了几件,在市里刚下火车站,就让人给堵住了,硬是要买,把衣服给他们买走了。

    县里的人一听,人市里头都抢着要,肯定是衣服好啊!

    而且看人家这穿的,时髦,气派!

    有个恰好认识沈大姑的同村人,遗憾得不行,她家里条件不错,就两个儿子,小儿子马上要说亲了,要是能有这样一身衣裳,去姑娘家的时候,多体面啊!

    可惜让城里人给抢光了,城里人眼光刁,不是好东西,他们都稀罕要的。

    这个同村人刚打听完沈大姑他们去干什么,听说他们身上这些都是沈春兰(沈大姑)她侄儿给买的,根本不敢相信!

    她侄儿不问她要新衣服就不错了,咋可能有给出嫁姑姑买新衣服的。

    这么多人呢,打眼一看,身上都穿的崭新,全是新衣服!那侄儿也太大方了,不是沈家精穷,穷的就剩一群光棍小伙子了吗?哪来这么阔气的侄儿。

    沈鱼以后总归要回来探亲的,他现在这么出息,没什么不能说的。

    沈大姑就把这一趟的经历大致说了一下,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她心里有数。

    听得这个同村人目瞪口呆,沈春兰有个哥哥去了个知青媳妇儿,后来媳妇儿跑了,还把娃给带走了,这事她隐约知道一点儿。

    毕竟乡下传的最快的,就是这种八卦。

    哪晓得那个娃竟然有这么大出息,沈春兰可说了,都是那孩子自己奔出来的前程,娃脑子聪明念书好,考学校第一名呢,那可是城里的好学校!

    书读的好,还这么能赚钱,要不是亲眼看见沈家人穿一身新,她都不敢信沈春兰这些话。

    不管她信不信,很快车子到镇上了。

    从这回家近,直接走回去就成,沈老爷子打发大女儿回家去,免得一会儿还得再绕回来。

    于是出了镇子,沈大姑就跟沈家其他人分道扬镳了,沈二姑家还在上坎子村后面一个村,要翻半个山,叫下坎子村。

    不知道是因为偏,还是名字没取好,一直比上坎子村穷,曹家还算下坎子村的富裕人家。

    沈家一行人回了村里,远远的,还没进村,村口大树下纳凉的老头老太们,就见着一串人走过来。

    有调皮的娃娃跑去看了一眼,“哇”得一声叫起来了:“虎大王回来了!”

    虎妞矜持地摆摆手,这是她小弟,还有人喊她母老虎,被她锤城饼饼了。

    “新衣服!”小孩子们眼睛尖,看见虎妞身上那衣服新新的,当即叫起来。

    沈家其他人身上的新衣服自然也被发现了,那么显眼,怎么可能看不见。

    老头老太们,还有听到消息跑过来看热闹的村人,七嘴八舌问起来,一个个又是好奇又是羡慕。

    不是说沈家人给沈老三那个被带到城里的娃出头去了吗?咋穿的这么光鲜的回来。

    沈家人被围在中间,所有人头都仰得高高的。

    沈奶奶笑得眼睛都没了,大着嗓门跟她老姐妹说话:“我们家猫儿给买的,都是他买的!”

    “嗐,这娃娃孝顺,对咱这些亲人好的啊……”这话大家都信,冲这些新衣服,也没法不信。

    “那梁凤霞不是个东西……”老太太一通骂,村人听得义愤填膺,咋有这样的妈,太过分了。

    “我这衣裳好看?衬我?瞎说啥大实话。嗐,我都说不要,我家猫儿硬说合适我穿,非要给我买,你们说说,我一个老太婆穿新衣服干啥,怪浪费的,我猫儿就是太孝顺了,心眼实。”

    孝顺,真孝顺。

    村人们没人不认同这话的,要是沈猫儿都不孝顺,村里就没孩子孝顺了。

    “想摸一下?来,你们摸摸,这可是城里的料子……”

    沈奶奶被老姐妹们包围了,其他人沈家人也不遑多让。

    老头子们看着沈老爷子身上那新褂子,新鞋,羡慕得眼睛都红了,他怎么就没这样一个好孙儿。

    他们都还光着脚呢,夏天不出门的话,要么草鞋要么干脆光着脚,布鞋捂着太热了。

    这老头子,这穿的都啥啊!

    “这个呀?”沈老爷子咬着烟袋锅,云淡风轻:“是城里人夏天穿的凉鞋,也没啥,就是比草鞋舒服点儿,怪贵的,好几块钱一双呢,你说我这一脚踩几块钱,怪不自在的,还不如穿草鞋。”

    老头子们:“……”

    不自在你倒是把鞋脱了啊,我们不嫌!臭显摆!

    年轻人们那边就更热闹了,一些跟沈家兄弟关系好的,早就扑了上来,有的直接要他们扒了衣服给自己试试。

    这就是考验感情深不深厚的时候了,必须得是关系真好的,才舍得把新衣服脱了给兄弟们试一下。

    沈家其他没有被选上的,之前只是遗憾没能去城里逛一圈,现在是真得羡慕死了。

    不过也没谁说什么酸话,人是沈老爷子挑的,要选壮实能干的,他自己亲孙儿都没有全部带去,只带了三个。

    只能怪他们自个儿身板儿没比过,还是看看哪个关系好,想法子把那新衣服借来穿两天,气派气派。

    好歹惦记着沈安民身上带的钱,沈老爷子打发两个孙子送沈二姑一程,其他人都回家了。

    就剩虎妞一个小娃娃,被更多小娃娃包围着,争着抢着听她讲城里的事儿,听得口水直流。

    大约是遗传吧,被围在中间的小丫头,脸上表情跟沈老爷子如出一辙,只是略显稚嫩。

    “城里没什么好的,天天都要吃肉,各种肉,我猫儿哥哥买了好多好多,我吃都吃不完,给我吃累了。”

    众小孩:“哇!”

    “啥?肉你们都吃过?城里的肉当然不一样,东坡肉吃过吗?嫩得一抿就化了。炸肉吃过吗?比你们家面盆还大的盆,装老多油,然后把肉放进去炸,炸得香喷喷的捞出来,咬一口……”

    虎妞忍不住吸溜了一下口水,结果发现吸溜声巨响,原来所有小孩都在吸溜。

    虎妞:“……”

    “切,没见识。”小丫头抹了下嘴角,掏出几颗糖:“看,还有糖,也是我猫儿哥哥给买的,吃都吃不完,不过我哥不让我吃太多,说怕我吃坏牙齿。”

    小孩子们不敢相信,吃糖怎么会坏牙齿呢,糖可是最好的东西。

    “反正我哥这么说的,他说的一定是对的!”虎妞气势汹汹道:“你们还听不听,听就不许说我哥不对,不然不让你们听了,我还去电影院看过电影呢,我要讲电影了!”

    “听,听……”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