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6章 第 66 章

    分红分的当然不是所有店子的生意, 分的是分店。

    比如即将要开的这个分店,在建桥路,就是建桥路分店。

    余婶子入股过去当建桥路分店的店长, 那她的工资就跟建桥路分店的收益挂钩, 分店越赚钱,她的收益也越多。

    当然,他这个老板还是拿大头,但一旦可以分红, 就从打工仔升级成了真正的管理者, 身份有了彻底的转变,归属感增强,自然而然会为自己谋求利益, 努力经营好店铺。

    这样一来,虽然沈鱼需要给店长多出一些工资,但自己能省很多心力。

    而且店长努力增加营业额, 盈利越多她工资越高, 光明正大靠自己能力提升工资,有多大能力使多大劲儿。

    沈鱼跟余婶子谈这个话题的时候, 没有直接说以后就给你分店分红。

    他给了余婶子两个选择,一是还是拿工资, 原先的八十块钱,给她加到一百二, 相当于提升了百分之五十的工资。

    不过这工资也不是白加的, 调余婶子去新店开荒, 人生地不熟,一切从头开始,肯定不如在老店轻松。

    而且新店离家远, 坐公交车过去,也得四十分钟以上,加起来就是一个多小时。

    从公交车站回家,还得走十几分钟,每天光上下班,就得两个小时在路上。

    这可不是后世城市城市规模日益扩大的时候,这会儿上班的,真是就近。

    因为有正职的,要么是机关单位的,要么是工厂工人,或者医生老师这一类。

    不管是哪种情况,单位一般都分房子,那些职工楼家属院,都离上班的地方比较近,通勤时间短。

    新店如果想跟老店一样,晚上也开门做生意,那下班时间就比较晚了。

    到时候回家的公交车都没了,别的员工还能就近招工,轮晚班。

    余婶子和杨婶子一个店长,一个后勤总管,轮都没得轮。

    住的地方,沈鱼可以安排,那一条街上他买的不止一套房,腾一套出来当职工宿舍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可这样一来,这两位婶子就只能周末的时候回家,这个问题沈鱼也提前跟她们说清楚了。

    这方面余婶子和杨婶子都表示没问题,余婶子家三个娃,大龙上班,二凤读高中,住宿,就小虎还在读初中。

    不过翻年小虎都十四了,这个年纪的男娃,早就不需要大人照看。

    况且,余婶子表示,现在家里日子好过了,打算把大龙奶奶从乡下接过来。

    以前她们家条件不好,老人也不愿意来,觉得给他们添负担。

    现在她要是在外头上班,把老人接过来,一是家里有个长辈能撑住事儿,二是老人年纪大了,想孩子。

    杨婶子那边就更简单了,丈夫一直在家,孩子有人照看,只要能挣钱回去,就是对那个家最大的帮助。

    余婶子听说沈鱼要给她涨工资,而且一涨就是四十,当然十分欣喜。

    不过她现在历练出来了,没有急着答应,沉稳地问:“第二种选择呢?”

    “不设基础工资,给你分红。”沈鱼解释道:“你担任店长期间,每个月分店净利润的百分之一,就是你的工资。”

    这个比例是沈鱼根据总店收益得来的,总店现在一个月净收益在一万五左右。

    分店刚开业,具体什么情况还不知道,有可能不如总店,但是也有可能比总店生意更好。

    因为分店在市中心,以人流量论,其实总店是比不过的。

    总店虽然离机械厂近,可价格决定了周边的人不会天天去吃,偶尔打个牙祭。

    但分店就不一样了,全城的人都有可能去附近,去百货商店买东西也好,去邮局寄信也罢,只要经过,就是潜在客户群。

    分店只要能达到总店的收益水平,那余婶子作为店长,一个月就有一百五,比沈鱼给出的固定工资高三十。

    余婶子当了那么久总店店长,心里有一笔账,大致清楚总店有多赚钱。

    那些钱每天从手上过,不是不羡慕,可她脑子清醒,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现在她家能有这样的好生活,多亏了沈鱼,她不能做忘恩负义的事。

    有时候看见那么多钱,眼红,她就想人家银行的员工。

    每天经手的钱比她还多,怎么就能克己奉公,她比人家品德差还是咋滴。

    这样一想,好胜心强的余婶子就啥念头都没了。

    现在沈鱼跟她说,给她分红。

    听起来百分之一好像没多少,可余婶子粗略一算,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只要不比总店生意差太多,她的工资就只有涨没有掉,只看涨多涨少。

    要是能跟总店一个水平,一个月就是一百五,差点儿翻倍的涨,一年就是一千八!

    要是分店生意好,这不是没有可能,总店生意就越来越好。

    如果生意好,一个月再多一些,每多一千,她就多十块!

    至于分店会不会没生意,余婶子完全没考虑这个问题。

    不可能的,怎么会呢?她在沈记也干了一段时间了,每天客人都很多,尤其是饭点儿,爆满。

    换到市中心去,总不能客人的味觉就换掉了吧,她们做的好吃,怎么会没人来呢?

    这笔帐算得余婶子心跳加速,嗓音发颤:“我、我选第二种。”

    沈鱼挑眉笑了:“决定了?”

    余婶子用力点头:“是,我要试试。”

    她的努力将决定她的工资,付出不再是固定的收益,每一份努力都有可能收获更多,这让她斗志满满。

    杨婶子那边也没什么问题,她从一个普通服务员,一跃成为分店后勤管理,相当于升职了。

    当然,工资也相应增加了,暂时没给她分成,总店这边的周婶子也还没给。

    不过杨婶子的工资,从之前的三十提升到了六十。

    不管是她,还是她家人都十分高兴。

    除了总店安排过去的两个管理人员,还要再招几个店员。

    这次沈鱼没再招人介绍,直接贴得招工告示。

    以后他可能还会开分店或者继续扩大规模,总不能每一次都招工都找人介绍,不说人家有没有那么多靠谱的人介绍给他。

    都是熟人介绍来的,以后管理方面也会出问题。

    前期是因为他店子小底子薄,需要人品好可信度高的人,才找了熟人帮忙。

    总店这边新招了两个人,一个跟王萍差不多大的年轻女孩,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

    他们店招人没别的要求,就勤劳肯干手脚麻利就行了。

    分店那边,分店那边招了四个,三个住附近,还有一个是看到招工告示跑过来应聘的年轻女孩。

    这姑娘十八.九岁,圆脸大眼,说话带着几分乡音,应该不是本地人。

    但她力气十分大,装了几十斤底汤的大桶,搬来搬去,一点儿都不见费力,余婶子就让她留下了。

    这些新招的员工,都先拉到总店做员工培训。

    要干的活没什么好叫的,看一看练一练就会了,很容易上手。

    重点要培训的是沈鱼当初培训第一批员工时定下的店规,比如工服要保证整洁干净,不能把指头插进客人碗里,处理食材前必须洗干净手等等。

    这些细节看起来不起眼,甚至粗心一点儿都客人都注意不到,但沈鱼还是这么要求了。

    一下子多了这么多新店员,难免有老客好奇打听,这才直到沈记要在市中心开分店了。

    沈鱼趁机打了波广告,把新店地址和开业时间都说了一下。

    有的不住附近的,听到这个消息纷纷高兴起来,尤其是离分店更近的,当然更愿意去离家近的地方吃饭。

    “两家店味道一样吗?”有客人问,这种就是特别在乎味道口感的。

    沈鱼当即保证:“当然一样,一模一样的配方,连辣椒油都是一样的,您直管去试,要是味道不对,您来找我。”

    “行,有小老板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

    “是啊是啊。”

    客人们笑起来,有脑子转得快的,又问:“那分店开业,有九折吗?”

    这一问,可激起其他客人的兴趣了。

    当初开业三天九折,就有好些客人没有赶上,后来听说了,懊恼不已,觉得自己亏了。

    现在一听还有机会,可不就激动起来了。

    “有。”沈鱼当成承诺:“以后但凡沈记的店,开业三天,一律九折。”

    “好!”店里的客人齐声叫好,一个个跃跃欲试,不管是不是住附近的,都不打算错过这次占便宜的机会。

    九折啊,哪怕坐公交车去,来回要一毛钱车费,可只要吃得超过一块钱,就赚回来了。

    吃两块,赚一毛,吃三块,赚两毛,吃得越多,赚得越多。

    这么一算,真的是吃到就是赚到呢。

    奸商沈鱼再次发动打折技能,成功吸引了一波客源。

    店铺那边进行得也很顺利,沈桥办事还是很靠谱的,他提前了解过房价,也跟沈鱼商量过可以接受的价格区间。

    卖房的人本来以为,他会着急,可沈桥真的不急。

    他见惯了大场面,不管是看房子还是谈价格,他表情都淡淡的,没什么波动,完全看不出他怎么想的。

    哦,也能看出一点儿。

    他打心眼里觉得这些房子不值那么多钱,也看不上这些房子,真的,除了沈鱼喜欢,找不到任何优点。

    这种挑剔中带着点儿嫌弃的态度,让那些房主一个个忐忑不已。

    这是看不上?是不是价格喊高了?会不会不买了呀。

    可不买了,下一个想买房子的,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更何况都住一条街上,邻居要卖房,完全瞒不住,都能听到一点儿风声。

    再有,沈桥去看房可是光明正大,谁都看得见。

    他们是不知道沈桥打算全买,想破脑袋都想不到这一出,谁家有钱这么造,干点儿啥不好,买一堆不能吃也住不过来的房子,还能一家人一人住一套不成。

    所以他们把彼此当竞争对手,沈桥没来的时候,互相打听报价,隐瞒自己的要价,甚至编个假的骗人。

    卖个房子,跟上演低配版宫心计似的。

    沈桥一点儿都不着急,他看出来了,里面大部分都是真心想卖的,价格也报的实在。

    但是因为其他家还没商定,这几家他也没有给准话,免得再生变故。

    他不着急,就轮到别人着急了。

    等沈桥过去再谈价,早就跟“竞争者”们斗过一场的房主们,都没敢喊高价,基本上就是压着自己的底线来——怕喊高了沈桥就买别人家了。

    结果沈桥听完,特别淡定地说:“成,那今天就一起去办过户吧。”

    房主们:“???”

    等弄清楚沈桥是打算把这些房子都买了,那些老老实实报价,一开始价格跟最后价格没什么差别的房主还好,本来也没打算宰人。

    那些一开始喊了高价最后迫于竞争降价的,现在可就后悔了。

    当场就有两个房主反悔要加价,不加就不卖了。

    沈桥也不着急,甚至连个眼神都懒得给他们,他答应沈鱼给多买几套,具体买多少沈鱼又没要求。

    而且就算沈鱼自己来了,以他的性格,也不会惯这种坐地涨价的。

    不卖就不卖呗,沈桥直接喊上其他愿意卖的,去办过户。

    他态度太轻忽了,真的是一点儿都不在意那两个涨价的,于是本来还有几个动摇的,那点儿飘忽的心思瞬间被沈桥淡漠的眼神给杀没了。

    算了,这个价不错了,再贪心,就该跟那两个张大嘴巴一脸不知所措的家伙一起留下了。

    最后他们看出沈桥是真不打算买他们的房子了,这两人才急了,匆忙跟上去,缩着脖子,小声说之前开玩笑的。

    沈桥依旧没什么表情,没有说话,但也没有拒绝他们。

    这是沈鱼完全不熟悉的沈桥,他不知道,他心目中温柔得不得了的沈桥,不在他身边的时候,大部分都是这样。

    冷漠、疏离,连表情都少有,更别说笑了。

    沈鱼要上学,有时间了还要忙其他琐事,房子这边完全交给沈桥来处理。

    沈桥也没让他失望,一开始打听房子的时候,有七家想卖房。

    其中五家是真心想卖,还有两家是凑热闹。

    后来来回几次看房谈价,一条街上的邻居,难免互相打听。

    听到那个报价,渐渐就有人心动了,最后又有几家动摇。

    最后真正谈下来的一共九家,都是五十来平的套房,比沈记总店的房子新一些,而且毕竟在市中心,价格当然更贵。

    最后谈好的价格是从一千一到一千三不等,因为有的房子维护得更好,还有一开始报价就比较诚心,沈桥就没有多还。

    九套房子,花了沈鱼一万出头。

    这可不是小价钱了,相当于一口气花光了一个万元户的家底。

    但是对沈鱼来说是值得的,这些房子的价值肯定不止一万,远超一万。

    因为还剩了一万块,再加上这段时间麻辣烫店一直都有收益,陆陆续续又攒了一些。

    沈鱼就跟沈桥说,如果那条街上还有愿意卖房的,就继续买。

    沈桥:“……”

    行吧,你高兴就好。

    房子买好就安排装修了,麻辣烫店要重新布置格局,当员工宿舍的房子就暂时不用大动,收拾一下买点儿家具进去就行了。

    两边齐头并进,沈鱼那边员工培训做好了,定制的桌椅板凳也送来了。

    之前天冷,沈鱼家底也薄,冬天就只准备了围裙袖套和帽子。

    现在天暖了,而且他现在有钱,就把员工制服也给安排上了。

    选的是温暖的橘黄色,据说这种颜色是最刺激食欲的颜色,上衣下裤,春季是带外套的。

    一切准备就绪,四月三十号,劳动节前夕,沈记麻辣烫分店开业了。

    分店的开端可比老店顺利多了,因为早就有老客人等着开业三天九折的福利,所以开业第一天就有人等着。

    路人发现一直有人往那个方向聚集,还以为有什么热闹看,迷迷糊糊就跟着过去了。

    等好不容易挤进去,啥玩意儿?就开个新店,怎么这么多人!

    而且这个麻辣烫,听都没听过。

    觉得上当受骗浪费时间的,就走了,有些好奇的,就留下了。

    等第一锅底汤烧开,店员特意将大门打开,**激烈的香气飘出来,走的人就少了。

    许多人一边咽着口水一边往里走,看见里面的菜单,不由嫌贵。

    有想走的,却看见另外一些人,抢着往里冲,嘴里还念叨着打九折要多吃点儿。

    新客人:“?”

    他们犹豫着重新去看墙上的大菜单,一时间怀疑是不是自己看错了,他们怎么抢得像不要钱一样。

    贵是贵,可是真的太香了,没闻过的香。

    陆陆续续就有人试着去点一些食材,想尝试一下,然后老店开业的一幕重演。

    店员们忙得脚不沾地,幸亏在老店干过几天已经上手了。

    不过毕竟是新员工,而且人实在太多了,还是出了一些小岔子。

    但问题不大,余婶子现在已经很有经验了,迅速处理好,安抚好客人,收拾好残局,让店里恢复正常营业秩序。

    有余婶子在,新店除了前期一些准备工作,后续完全没让他再花费心力。

    分店的生意果然很好,前三天有打折诱惑,老客们纷纷前来光顾,导致总店的收益都降了一大截。

    相应的,分店那几天的营业额高的惊人。

    而且第二天就是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附近人流量大到可怕,比总店人最多的时候还要多。

    原本准备充足的食材都给提前用光了,还好杨婶子发现得及时,临时让人去买了回来。

    可是因为客人太多,人手不够用了,没人处理食材。

    眼睁睁看着客人没地儿坐,等不了走了,余婶子心都在滴血。

    这些都是钱啊!到手的钱长腿跑了,里面还有她一份呢!

    最后沈鱼得到消息之后,让老店这边去了两个人帮忙。

    新店打折,老客们都去享受折扣了,总店这边反而没那么多人。

    不过影响不大,等三天打折期过了,客人们依旧会跟以前一样,采取就近原则,这正是沈鱼所期望的。

    当初沈记总店开业,第一天收益一千二百多块,刨除乱七八糟支出,也有八百的净收。

    轮到分店,不得了了。

    第一天毛利润一千八百多,第二天劳动节,人流量爆满,毛利润过两千,达到惊人的两千三百多。

    仅仅一天而已,这还是八十年代,这种收益简直称得上可怕。

    第三天稍微降了一点儿,但也堪堪过了两千。

    三天净利润加起来,将近五千块。

    余婶子跟沈鱼对完帐,回家的时候,走路都是飘的。

    她拿百分之一,就是四十八块,看起来跟沈鱼没法比,但是那本来就是沈鱼的店。

    三天,她挣了四十八块多。

    要是一直能这样,一个月岂不是能有四百八?

    余婶子迅速摇摇头,把这个念头扔到一边。

    不敢想不敢想,人家机械厂的工人,车间主任也拿不到一个月一百块吧,她四百八……

    过了开业三天,分店的生意果然如沈鱼预料一般降了下来,总店收益也开始回暖。

    不过分店位置确实好,之前去那一块儿的人,都不爱往那条街走,路口太背了,不好找。

    可有了开业前三天打折的引流,很多人都知道那里开了一家特别好吃的麻辣烫店。

    知道位置了,再找去就容易了。

    去的人多了,其他路人看一直有人往那个方向走,也会跟着过去。

    而且麻辣烫的香味霸道,底汤烧开了,大门敞开,半条街都是那个香味儿,爱吃的闻着味儿就找过去了。

    因此种种,分店生意平稳后,虽然不如开业那三天,但比总店生意还要好一些。

    这么好的生意,天天店里爆满,整车整车的肉和菜往后厨拉,挂在墙上的菜单价格标的明明白白。

    就算算不清楚具体赚了多少,也知道这家没少赚。

    看在一些人眼里,难免眼红。

    某天晚上,沈鱼从学校回来,发现沈桥表情犹疑,欲言又止。

    当即心头一跳,察觉不对:“怎么了?”

    沈桥温声道:“出了点事儿,我先跟你说,人没事,没有人受伤。”

    他知道沈鱼最在乎的是什么。

    沈鱼隐隐有了猜测,人没事就问题不大,他稳了稳心态:“你说。”

    “昨天晚上,余婶子和杨婶子回去的时候,遇到几个混混抢劫。”

    哪怕沈桥已经说过,沈鱼还是下意识追问了一句:“人没事吧?”

    “没有。”他抿了抿唇,低声道:“新员工里有个跑得时候摔了一跤,崴了脚。”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