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7章 刘别驾自告奋勇

    军议进行中,兖州别驾刘备,主动请缨,要领一营兵马,替主公荡平兖州,

    首要目标,就是先把混乱的泰山郡重新纳入主公治下。

    泰山郡自张举谋反之后,虽然群龙无首混乱至今,名义上却是有太守滴,泰山郡太守,便是应劭。

    应劭(约153年—196年),东汉学者,字仲瑗,(按《刘宽碑阴故吏名》作仲援、仲远者皆误)。

    应劭乃是汝南郡南顿县(今河南项城市南顿镇)人。父名奉,桓帝时(147年—167年)名臣,官至司隶校尉。

    应劭少年时专心好学,博览多闻。灵帝时(168—188年)被举为孝廉。中平六年(189年)至兴平元年(194年)任泰山郡太守。

    应劭少年时好学,博览多闻。

    灵帝时举为孝廉,召为车骑将军何苗的掾吏。所以从派系来说,应劭不是袁绍的嫡系。

    中平二年(185)年,汉阳贼边章、韩遂与羌胡一起成为边寇,东侵三辅,当时朝廷派车骑将军皇甫嵩向西讨伐他们。

    嵩请求调动乌桓族三千人配合作战。北军中侯邹靖上书道:“乌桓之兵势弱,应开募鲜卑人助战。”

    事下到回府讨论,大将军掾韩卓提议,认为:

    “乌桓兵少,而与鲜卑世代为仇敌,如果乌桓被调动,那么鲜卑一定会袭击其家。乌桓听说后,一定会弃军回去救援。

    不只是对实况无益,而且更加沮丧三军的情绪。邹靖住在边境附近,知道他们的诈态。如果让邹靖募鲜卑之兵五千,必有破敌的效果。”

    应劭反驳他道:“鲜卑隔在漠北,与犬羊为群。没有君长的统帅,没有庐落之居,而天性贪残暴虐,不讲信义。所以数次进犯边塞,没有安宁的岁月。

    只有互市之时,才来靡服。他们只想中国的珍宝财货,并不是畏威怀德。计获事足,接着就来为害。因此,国家让鲜卑外出而不让鲜卑入内,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过去匈奴反叛,度辽将军马续、乌桓校尉王元发动鲜卑五千余骑兵,又武威太守赵冲也率领鲜卑征讨叛羌。

    斩获胡人头目,既不足言,而鲜卑越溢,多为不法之事。以军令制裁,就忿戾作乱;如果制御缓慢,就陆掠残害。抢劫居民,抄掠商旅,吃人牛羊,掠人兵马。

    得赏多了,不肯离开,又想以物买铁器。边将不听,便取缣帛聚而烧之。边将害怕,怕他反叛,辞谢抚顺,不敢拒绝违反。

    现在狡寇没有除尽,而羌人又为大害,如果后悔,来得及吗?

    臣愚认为可招募陇西羌胡守善不叛的,挑选精干勇敢的,多给奖赏。太守李参沉静而有谋略,必能奖励得其死力。应当想渐渐消灭的策略,不可仓卒存奢望。”

    韩卓又与应劭反复辩论。于是朝廷诏百官大会朝堂,都同意应劭的看法。

    中平三年,应劭举高第,再次升迁,中平六年,被董卓拜为泰山太守。

    和密友徐州刺史陶谦一样,泰山太守应劭对关东诸侯会盟讨董处于观望和冷处理的状态,以郡内黄巾肆虐为理由,拒绝参与讨董。

    在叶林前世,等到了初平二年(191),黄巾等三十万人进入郡界。

    应劭纠率文武连续与贼作战,前后斩首数千级,获俘虏老弱万余人,辎重二千两,贼都退却,郡内得以安宁。

    兴平元年(194),前太尉曹嵩和儿子曹德从琅讶入太山,

    应劭派兵迎他,没有到,而徐州牧陶谦素来怨恨曹嵩之子曹操数次攻打,就使轻骑追击曹嵩父子,并杀之于郡界。

    应劭害怕曹操杀来,放弃泰山郡而奔向冀州牧袁绍。

    起初,安帝时河问人尹次,颍川人史玉都犯了杀人罪应当处死。尹次之兄尹初及史玉之母军到官曹求代其偿命,因缢而死。

    尚书陈忠认为罪宜从轻发落,建议义走尹次、史玉。应劭后来追驳之,据正典刑,有可存活的。他的意见说:

    “《尚书》说:‘天秩有礼,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

    而孙卿也说:‘凡制刑之本,将以禁暴恶,且惩其末也。凡爵列、官秩、赏庆、刑威,皆以类相从,使当其实也。’

    如果德不与位相符,能不与官相称,赏赐不是酬答有功之人,刑罚不是针对有罪之人,那么,不祥就没有更大的了。

    杀人的死罪,伤人者判刑,这是百王所定的制度,有法之成科可查。高祖入关时,虽约法三章,然而杀人的死罪也没有宽降。

    时化就刑重,时乱就刑轻。《书经》说:‘刑罚时轻时重’,就是这种说法。

    从前召忽亲死子纠之难,而孔子说:‘自缢死于沟渎之内,别人不知道。’朝氏之父非错刻峻,便能自陨其命,

    班固也说:‘不如赵括之母以全其宗。’《传》说:‘仆妾感慨而致死的,不是能现其义勇,顾由无计虑哩。’

    刑罚威狱。用来像天之震耀杀戮;温慈和惠,仿照天之生殖长育。因此春天一草枯就是灾。秋天一木开花就是异。

    现在杀无罪的初、军,而救活该死的次、玉,这便一枯一华,不一般吗?

    陈忠不知制刑之本,而信一时之仁,就广引八汉求生之端。亲故贤能功贵勤宾,岂有次、玉当罪之科吗?

    如果认为小大之狱必以情,原心定罪,这是求生,不是说代死可以活哩。败法乱政,后悔不可追了。”

    应劭共写驳议三十篇,都是这一类的文章。

    在叶林前世,建安二年(197年),诏拜劭为袁绍军谋校尉。

    这时献帝刚迁都许昌,旧章既不存在,书记也少有。

    应劭慨然叹息,于是整理所闻,著《汉书官礼仪故事》,凡朝廷制度,百官典式,多是应劭所立。

    起初,劭之父奉做司隶时,并下诸官府郡国,各上前人像赞,应劭便连缀其名字,录为《状人纪》。

    又论当时行事,著《中汉辑序》。撰《风俗通》,以辨物类名号,释时俗嫌疑。文字虽不够典范,后世服其见闻甚广。

    所有著述一百三十六篇。又集解《汉书》,都传于当时。后来死于邺。弟之子应瑒、应璩,都以文才著称。

    然并卵,和蔡邑一样,文采横溢的辩论大家大名人应劭,如今却是站队董卓的附逆之人。

    所以,拿下泰山郡乃是兖州牧叶林的首要目标!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