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4章 识时务者为逄纪

    “公骥,我亲自领军出马,乃是为减轻汲县的粮食消耗,

    我们在汲县不能撕破脸再从民间强行征粮,但是这一出来,山高路远,人烟稀少,

    那沿途河内各地方各乡村,总该想办法接济我军一二吧?”

    把强征抢粮,说成对方百姓主动接济一二,逄纪可一点不觉得脸红,这货擅计谋,能统兵,会御下,特别好出风头。

    逄纪谋略很高?难道比荀攸还强?比那一长串的冀州谋士们还强?

    答对了!在何进幕府中,以谋略著称的士族名流中,逄纪排在首位!

    后汉书载,何进“因复博征智谋之士逄纪、何颙、荀攸等,与同腹心。”,

    所以和逄纪、何颙、荀攸三人比起来,许攸的名气就要差不少,

    至于郭嘉和荀彧,在叶林前世,这俩早先都先投了袁绍,但是被审配、逄纪、田丰、郭图、沮授等人压制,压根就没有出头机会。

    如今只是初平元年正月,屯住在河内郡汲县的袁绍军,逄纪颜良带了一千五百步骑出阵,接应河内运粮的叶司马所部。

    文丑领着一千人,去冀州牧韩馥所在的邺城催粮运粮护粮。

    而汲县冀州军大营,袁绍带着许攸,领着一帮恨不得遣散的老弱,在寒风中饿的簌簌发抖,翘首以盼。

    从汲县到修武,中间夹着获嘉,汲县到获嘉的路程约五十多里,说起来是不怎么远,逄纪这一票冀州兵马,走的却颇艰难。

    因为要过一条清水,清水河位于汲县和获嘉的中间,这条河更靠近获嘉,从西北方向的太行山脉蜿蜒而下,向东南汇入海河的支流。

    正月里,获嘉的早晚的气温还在零度上下徘徊,此时南边的黄河都没解冻,北面的清水自然都还结着冰。

    但是结冰归结冰,白天太阳出来的时候,气温上升到五六度,冰面也会慢慢消融,冰层的厚度,不保证不会开裂。

    颜良这个别部司马,主要负责督领袁绍军的骑兵,并承担大军先锋的职责,所以逄纪领冀州军主力出援,颜良领五百骑走在前头。

    五百冀州骑兵,是此时盟主袁绍手里最大的牌面,剩下四千五百都是步兵,

    真能打硬仗的,也就逄纪带出来的这一波,和文丑带着去催粮的那一千步卒。

    逄纪和颜良当然都是知兵之人,哨马放前十里,再远了战马跑不动,马无夜草不肥,这五百骑兵的胯下战马,半个月来青黄不接,掉膘掉的厉害。

    好不容易战战兢兢找冰层厚实的位置,袁绍军渡过了清水,探马来报:

    “报!报司马,太行山大股白波贼众南下就粮,白波贼大首领郭太领着人半个时辰前围住了获嘉城!”

    “啥?!白波贼大首领郭太?!贼军有多少?!”颜良拉着马缰绳,眼珠子都瞪了出来,怒吼着追问。

    “大人,贼军铺天盖地,满山偏野,估计……估计最少也有两三万人!”

    探马脸色惊慌,毕竟渤海兵马上一次看见满山偏野的黄巾贼众,还是六七年前的事了。

    “再探!再探!搞清楚到底多少人,几时下的山,目的地是哪!快去!快去!”

    颜良这特么是把自家的哨马当奥特曼在使,能想出来的问题一股脑作为任务砸了过去。

    这么点功夫,主将逄纪带着几个亲卫,骑着马,领着中军步卒,后边大道上迈着小碎步过来,前军的骑兵纷纷拉着马让开路。

    “有山贼拦路?那是好事啊!打一仗今晚吃的喝的都有了!”

    逄纪带着一千五百主力出阵,原本就存着惹是生非打草谷劫掠地方的念头,大队人马再困在汲县,等过两天真断了粮,可就饿的都站不起来了!

    “大人,探马报太行山黄巾余孽白波贼众,大队人马围住了获嘉,挡住了我军的去路,人数,好像有点多!”

    颜良心里焦躁,却还得按捺着性子,小声的对主将逄纪通报军情。

    “太行山贼?黄巾余孽白波?到底有多少人?”逄纪眯起眼睛道。

    “探马说是有两万,若真是对方大头领郭太亲自带队,两万人也是可能的!末将已经叫探马再去探明情况”

    颜良咽了口唾沫,觉得自己的嗓子有点发干。

    “传令,后队变前队,全军先退到岸边高地列阵!拿地图来!”

    逄纪指挥若定,脑子里转着念头的却是,特么上一次遇见两三万贼军是什么时候?

    好像没有上一次啊!这特么叫个什么事,讨董讨到连白波山贼都搞不定的份上了!

    若说两三万人满山偏野铺天盖地是什么个景象,关东诸侯里,但凡只要没有参加过中平年间讨伐黄巾的,压根想象不出来。

    袁绍作为曾经的中军校尉,领兵不过七百众,十常侍之乱,等何进被杀,袁绍们领兵攻入宫禁,几个校尉手里的西园兵和部曲加起来,也就两千出头。

    雒阳禁军北军五校,若是闹黄巾之前,这五营禁军若齐装满员得有六万众,但是被皇甫嵩、朱儁和卢植几次三番的带着出去讨黄巾。

    甚至曹操挂着骑都尉的名头都拐带过近千骑兵出京去讨黄巾。

    大家伙每次都是带出去的兵多,班师回来的时候人少,北军数年间折损近半。

    何况建军非一日之功,训练、装备、基层骨干等等,新兵补充不及,老兵不断凋零,才有灵帝另建西园兵,设西园八校尉。

    逄纪在演义中完全被忽视和低估,仿佛只是个谋士,实际上袁绍初起兵时,还只是渤海太守,冀州的一大堆文臣武将都还是冀州牧的手下。

    当时袁绍身边领兵的大将,就只有中郎将逄纪,而许攸这个从事当然是个文官谋士,颜良文丑乃是勇将,但远没到可以独当一面的程度。

    在叶林前世,逄纪是最早向袁绍提出,非一州之地无一立足,可引公孙瓒南下,迫冀州牧韩馥请袁绍的渤海兵马入邺城,借着抵御公孙瓒的名义。

    想办法把冀州从韩馥手里拿过来!逄纪的眼光和谋略,在当时绝对是第一流的。

    至于后来荀谌受袁绍指派,去当说客说服了韩馥主动让位,那只是执行层面的功劳而已,换别的人去,只要是颍川人士,是韩馥的同乡,那其实效果都差不多。

    为将者,谋胜之前,先立于不败之地,等探马查明军情,逄纪果断挥兵转进。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