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1章 上门贺喜

    院试是三年内两次,去年没考,正好在今年,今年的时间定在八月,还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如院试顺利通过,刚好又可以赶上明年为期三年一次的乡试。

    童生虽不像秀才举人那样有身份,但是家里一下除了三个,任谁家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所以周家在听到沐晨兄妹三人府试通过后,立马派了管家送了三份贺礼到济民医馆。

    周耀亲自为三人挑选了贺礼,管家带着两人上路往医馆走去,只是三人在到了医馆时并没有碰到沐晨和付老爷子。

    桃花招呼着把人请到后院上了茶后就说道:“周管家您喝茶歇一下,我们公子和老爷也快回来了。”

    接过茶后说道:“多谢桃花姑娘。”

    桃花微笑道:“周管家您客气了。”

    周管家随后又道:“杨公子可真是天才,这么小不但就医术了得,学问也了不得,小小年纪就考过了童生,咱们景盛王朝,再没有比杨小公子厉害的小孩了。”周管家的一番话完全是出自肺腑。

    听到有人夸沐晨,桃花的反应就像是在夸她一样高兴,不对,比夸她还高兴,至少夸她的时候她还会有些不好意思,可在听到夸沐晨时,她则是觉得理所当然,“我也没见到过比我们小公子还聪明的人。”可接下来的话觉得惋惜的说道:“可惜我们公子读书的晚,才读一年不到的时间,如果像大公子一样多读些年,肯定也能考得第一名。”

    周管家听了桃花的话一时不知如何回话,心里暗道:无论考得有多好,这第一名从来也只有一人,杨小公子考了第一名,杨大公子便会成为第二名。

    周管家这一胡思乱想,想得有些过多,甚至还想着如果真像桃花姑娘说的一样,杨小公子多读了几年书在和他的哥哥们一起考试,岂不是前三名都被他们家包了,这样一来,怕是和他们同一届考试的人都没了盼头了。

    甩甩头,收回飘远的思绪,周管家继续说道:“杨小公子聪慧又好学,若多学些时日,肯定能一举夺魁。”

    见着付老爷子和沐晨还未回来,周管家也不打算多等,一开始也只是想着等上一小会,若能碰到他们回来便当面道一声喜,没回来也无多紧要,于是又和桃花说了几句便就不再打算继续等下去,起身道:“桃花姑娘,杨小公子和付大夫有事忙,这医馆里人来人往也忙着,我就不耽误你了。”

    桃花是知道付老和沐晨去看寺庙废墟拆的拆除的怎么样了,一开始想着若只是去看看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便说了要不了多久就会回来,这会见着还没回来,就怕碰到什么事给耽误了回医馆的时间,也不好再留周管家继续等下去,于是回道:“是我耽误周管家了,本以为付老爷和小公子一会就回来了,估计是有事耽搁了。”

    “桃花姑娘这话就不对了,付老爷和小公子他们有事外出,我也是来的匆忙,刚好不凑巧罢了。”

    桃花道:“等老爷和公子公子回来了,我一定把话带到,多谢周老爷和周公子他们了。”

    “那好,就多谢桃花姑娘了。”周管家客气道。

    桃花陪着周管家走至医馆大堂时,就碰见付老爷子和沐晨走进医馆来。

    一开始还想着不凑巧的周管家此时觉得太凑巧了,见着两人走进医馆几步走上前恭喜道:“恭喜付老爷,杨公子。”

    在知道沐晨考中童生前,周家一直都跟着周耀喊着沐晨“小大夫”,可现在这个称呼再也不适合喊了。

    两人一听也猜到了周家应是听到了他们府试的消息,沐晨先拱手谢道:“多谢管家爷爷。”

    周管家也是五十上下的人,沐晨叫他爷爷也是极为合适。

    同样的声音和称呼听在周管家耳里,现在竟听出了不一样的感觉来,现在听着沐晨喊他,更觉他有礼,小小人儿,竟已是一派谦谦公子模样。

    周管家见沐晨向自己施礼,忙双手扶了沐晨,“杨小公子快快请起,你这是折煞老奴了。”

    随后又说道:“我家老爷听到了小公子和两个哥哥都中了童生,本想亲自来向付老爷和公子们道谢,但又想着付老爷和公子们都忙,便特意吩咐了老奴来恭喜三位公子,顺便给三位公子准备了一份薄礼,希望三位公子再接再厉,一举拿下好成绩。”

    听了周管家的话,沐晨再次相谢,“劳烦管家爷爷转告周爷爷,小子感谢周爷爷一番心意,改日一定和哥哥们亲自上门拜谢周爷爷。”随后又接着道:“今日因我和师傅去城里废墟的寺庙查看拆除情况,不知管家爷爷要来,让管家爷爷久等了。”

    周管家听了沐晨的解释,随口也是一问:“哪里哪里,我也才到不久。”后听他说拆除废墟的寺庙,那座倒塌的大半的寺庙,城里的百姓都知道,只是不知道他们是准备重新盖房子还是做什么用,又问道:“拆除后可是打算修什么?”

    沐晨回道:“我们准备修建一所学堂,免费提供给南栎城里读不起书得孩子们,让他们也能有机会读书识字,改变命运。”既然有人问起,就顺便给学堂先提前打个广告。

    周管家听后对眼前两人的敬慕更上一层,以前他只觉得他们在治病救人时很尽职尽责,是个好大夫。

    可现在却又听到他们竟还有如此打算,怪不得王大人对他们济民医馆另眼相待,这样有善心的人虽不喜欢。

    “我们南栎不但有王大人一片爱民之心,还有付老爷和小公子一片仁慈之心,南栎百姓何其有幸。”

    沐晨道:“子瑜哥哥一心为了我们南栎着想,他想了好多法子让南栎老百姓的日子慢慢好起来,还说最多再等上两年,南栎百姓一定不会穿不起衣,吃不起饭。”

    两年时间也差不多可以让南栎的日子有所起色,穿暖衣,吃饱饭这是基础,两年内应是能达成。只是可惜他们的人参在两年时间内并不能看出成效来,不过这也不着急,现在首要的是成功种活,两年内把人参现有的种植地番上一番。

    能成活,种植面积又大,这样就已经能让人看到希望,有了希望,又愿意跟着种,加之冬日里的大棚暖房蔬菜的种植,南栎变得富裕起来也是指日可待。

    付老爷子这时也说道:“子瑜虽年轻,但很实在,为了老百姓能过好日子,不但让家里人帮着他凑银子送来南栎投入到南栎的修建中,就是当今圣上赏给他的赏赐品也都拿了出来贴补到南栎里面。”

    付老爷子说这些,外人自是不知道的,经他这样说出来毫无疑问又是给王子瑜增加了好名声。

    因三人就在医馆的大堂里说这话,也没有回避着谁,来医馆的看病的人自然也都顺耳听了去。

    这不,在送走周管家后就又病人趁着看病时打听道:“付大夫,杨小大夫,我们家有两个孩子,能不能来学堂上学?”

    问话的男子人已经是第二次来看病,前一次的三副药吃下去后现病情已减轻很多,赶着家里最后一次药吃完前又来看第二回。

    付老爷子回道:“凡是能够得上我们学堂条件的都能来上。”并未直接回答他师傅可以。

    男子又问道:“付大夫,都有哪些条件?”

    付老爷子回道:“首先第一条就是家贫读不起书!”

    男子听后并未因此高兴,家贫并不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因家贫家里孩子读不起书实属无奈,听了付老爷子的话后颇有些尴尬的说道:“多谢付大夫。”

    男子也未再多问,就这一条他们家就已符合,他想着身体好些了就去帮着修下学堂,不管到时能不能让家里两个娃,一个也行,去到学堂里读书,能去是最好的,不能去也没啥,付大夫和杨小大夫免了自己看病的费用,自己去帮着修下房子也算是回报一些他们的恩情。

    男子看完病拿着药方子一再的感谢付老和沐晨后才往药柜处去抓药。

    和男子一样,后面陆续上前就诊的人都会多多少少的问上一两句,两人的回答和对男子时回答一样,只说了家贫,其他未多说。

    再说周管家回到周家时,把贺礼一事给周家回禀了后也说起了修建学堂的事。

    周耀在听后先说道:“王大人是好官,为了咱们能过上好日子,确实费了好多心思。”

    “爹,不如我们也做点什么!就当是为麟儿积些福。”

    周耀的话一说出,周母就先应道:“我看这个法子好,这次要是仟仟和麟儿没有这份福气,肯定等不到付大夫和杨小公子来,咱们再给家里多积些福气,以后日子过得也更顺遂些。”

    周老爷子还有什么不同意的,他并不是赚了钱就把钱死死的守着过日子的人,往年也做过开仓布施的事,不但布施,就是看见路边人可怜,有时也会施舍上一二两银子,“过两日先送个帖子去杨家,我上门去拜访拜访付大夫。”

    “老爷去找付大夫做什么?”周母问道,她不清楚自己家做事,去找付大夫做什么。

    周父道:“建学堂也不是修好就了事,后期还要请先生讲学,笔墨纸砚也需要一大笔钱,且这钱每年都得拿出来,累积起来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我去找付大夫商议商议,若是可以这学堂我们就捐出一笔银子给学堂,也算是我们为南栎百姓尽的一片心。”

    “爹这个主意好,这个法治不但帮了咱们县里的百姓,付大夫和杨小公子那边,咱们也算是回报了一二。”

    周父又道:“可不止这两样,咱们周家的虽是商人,可每年也没少救济县里的穷人,只是往常的救济都是事后救逐渐被人淡忘,这学堂修起来可是实实在在的一个东西,他就矗在咱们县城里,大家就是想忘也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