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失魂落魄的刘备跟着几名亲兵来到了建业,这时的他还不知城里又是换了主人。

    早有侍卫通报给宫殿之内的孙权。

    “主公,刘玄德兵败投于我们,此人狼子野心,不可不防,不如杀了他,以绝后患。”张昭慎重的考虑下,谨慎的说道。

    孙权此人其实也算是英明神武,前期算是个合格的君主,历史上只不过是人到晚年就崩了,知道统一无望,毕竟由南而北统一天下太过困难,他后期一个是自身性格原因,确实是自暴自弃了,再加上那场让他成就孙十万的战役。

    孙权沉默了许多,缓缓说道:“刘备素来收买人心,成就仁义美名,如今我若毫无缘故杀他,还如何走出江东,征伐天下。”

    至少现在年少的孙权心中,还有着雄心壮志,他不想龟缩在江东,等着被人蚕食。

    张昭看了眼孙权,又道:“主公,那就给他送到老太太那个佛堂,一块礼佛吧。”

    老太太正是吴国太,其实岁数并不甚大,但是由于她是孙坚的妻子,也是德高望重,被尊称为吴国太,自从儿子孙策被二儿子杀了之后,躲在佛堂天天念佛,为孙家求着平安,天天吃素念佛消除业障求得孙家不在有内乱之祸。

    “也行。”孙权明显松了口气,也是,若是让刘备去某个地方,那至少得安排个太守,万一哪天他实力壮大,反了自己,那不就又成了心腹大患。

    于是,侍卫下去通报,让刘备进来。

    刘备一进来,就忍不住打量四周。

    正上方坐着的孙权,虚伪的小跑似得下来,拉住刘备的手。

    这位江东影帝瞬间上才艺了,眼眶挤出泪滴。

    激动地说道:“玄德兄啊,我大哥回来路上,竟然遭到刺客暗算,身死在城外啊,太惨了,今日见玄德兄,如同见到我兄长一般。”

    刘备心里暗想,你这不比我弱啊,我也得上才艺。

    汉室影帝立马也是大哭:“不想伯符兄年纪轻轻竟然遭此厄运,可惜可惜,仲谋兄,节哀顺变。”

    两个相拥而抱,两个高头大汉哭的眼泪哗哗的,画面及其诡异。

    良久,两人分开。

    孙权鼻子一抽一抽的,好像还演技在线,哭腔着说道:“玄德兄,我哥哥身死城外,不得瞑目,我母亲日夜在佛堂为他祈福,可惜我江东事务太忙,无法他顾,没法尽孝道,不如,玄德兄帮我照顾下母亲,仲谋必定感激不尽。”

    刘备眼睛提溜一转,回过味来,这是要变相的软禁自己啊。

    但是没办法,人在屋檐下,岂能不低头。

    刘玄德也是装出激动的神情,朗声说道:“玄德固所愿而,汝之母亲,也是玄德的母亲,自当细心照顾,陪伯母一块礼佛。”

    孙权满意的点点头,算你刘备识相,否则自己还得想个办法软禁你。

    “玄德兄一路艰辛,我让人安排,给你找个住处,安排住下好好休息一晚,明日再去佛堂。”

    “那就多谢仲谋兄。”刘备拱了拱手,跟着士卒下去。

    翌日,刘备跟随士兵进入佛堂。

    这座佛堂修建的十分宽广,一座巨大的金佛屹立当中。

    而这大佛前,蒲垫后面,站着一个素衣***,正是吴国太。

    此时吴国太双手合拢闭上双眼,嘴里轻声的念念有词。

    士卒也不敢打扰,跟刘备使了个眼色,自己就先行出去门口守卫去了。

    刘备小心的走了过去,走到了吴国太的身旁。

    他也不说话,静静的闭上双眼,双手合十,闻着檀香。

    佛堂之中,顿时安静无比,两个人都不说话,也都默默的心中各有念想。

    在刘备的心中在默默地为自己的两位弟弟祈福,祈求他们早登极乐。

    而吴国太也在为逝去的孙策夫妇祈祷,祈求佛祖保佑他们早日投胎轮回。

    良久,吴国太睁开双眼,看到了身旁同样闭眼的刘玄德。

    刘玄德似乎也感觉有一股炙热的目光看着自己,下意识的睁开眼睛,回身,正看到吴国太打量自己。

    要说吴国太其实今年不过四十有三,如果在后世也就是个***,只不过在三国之中,就已经可以用老妇来形容自己了,毕竟三国平均岁数也就三四十。

    “玄德,你也是来祈福的。”吴国太平静的说道。

    刘备小心翼翼的回道:“岳母,小婿无能,两位贤弟为我身死,而香儿也被扣留在了荆州。”

    吴国太到没什么反应,直视着他,“时也命也,这都是各人的造化,怪不得你。”

    刘玄德知道这是佛堂,也不敢大飙演技,只是默默的眼眶流出眼泪,沉默不语。

    吴国太一看,也是叹息一声,踱步走出了佛堂。

    刘备却没跟出去,而是继续装模作样的在佛堂之中,坐到了蒲团上。

    他心知孙权既然软禁自己,必然门口的侍卫那就是会无时无刻的监视着自己,自己的一举一动估计今晚会记录在一张纸上,送到孙权的文案上。

    他虽然落魄,但并不代表丧失了斗志,但是他也知道孙权目前愿意看到的刘备应该是失魂落魄,再无雄心大志,只是想当个平民的刘备。

    演呗,这对于刘备还不是太简单了。

    一连数日,刘备都是与吴国太待在佛堂礼佛。

    孙权也通过记录的文书,了解到刘备的每日所为,说白了,连刘备几点吃饭几点如厕几点睡觉都十分清楚。

    于是渐渐的放下心来,毕竟无兵无权的刘备,也翻不起什么波澜,于是孙权减少了侍卫,监视也不再太过频繁。

    暂且不提江东。

    北部的曹操军得到曹匡胤等人的投效,实力壮大了起来,趁着袁绍已然实力大减,迅速的吞并领土,最终在三路包抄之下,在邺城攻破之后,抓到了袁绍。

    看着这个老友狼狈不堪的样子,曹操竟然有了几分不舍。

    “本初,要不你跟我吧,咱俩以前是朋友,我不想你死,天下未定,我们可以共谋天下。”曹操作势就要拉起被按倒在地的袁绍。

    袁绍十分狼狈,浑身都是土,哪里还能看出是世家子弟曾经的皇帝模样,现在的他看起来丢到大街都会被人当成乞丐。

    这邺城乃是坚城。

    曹操困了他两个月,最后里面的世家大开城门,放了曹军进去,为什么,袁绍把这些世家的粮仓抢光了,吃了俩月,已然什么都没有了,物资贫乏,所有人都要饿死。

    这个时候世家只能开门,哪管你是什么皇帝。

    袁绍拍了拍身上的尘土,不屑的看着曹操,轻飘飘的说道:“曹阿瞒,我不会降你,我四世三公之后,如今活的如此凄惨,岂能再降于他人,俯首称臣,杀了我吧。”

    曹操不忍心的看着袁绍,看到他眼神坚定。

    难过的转过身,比了个切的手势。

    早有刀斧手将袁绍拉了出去。

    194年九月四世三公世家子弟晋安帝袁绍身陨。

    自此北方并州兖州许昌徐州寿春新野宛城包括冀州部分都成了曹操的地盘,而其带甲之兵也有二十万之多,再次腾飞。

    同一时间段的大清帝国却一直没有动静。

    为什么呢,因为皇太极上任以后,需要铲除多尔衮及褚英的亲信,这就耗了俩个多月,毕竟清国本身人就不多,不能乱杀,否则人才更加凋零,所以只能慢慢处理,寻找到有证据证明是多尔衮和褚英的亲信,所以最终俩月,也算是神速了。

    等他回过头来,还得派手下去接掌幽州辽东等地。

    这下军队慢慢就分散开来驻兵。

    而他也知道在西方高句丽三韩地带,出现了新的潜在的敌人,一群来自遥远的倭国士兵。

    不得已,皇太极把兵力尽量安排在南部一带,派士兵一万五在辽东一带驻扎,巡视着西边的消息,防着那据说有海上恶贼的倭国,而且他还投入大量兵力财力修建船只,修缮港口,并作出港口的防范工作,训练了一万的水军。

    如果仅仅是防卫辽东方面有倭军水军的骚扰,一万也是够了。

    这样安排就花了很长一段时间,皇太极也是能够放下心来,继续扩招八旗子弟,填充之前战役损失的空缺。

    当然,由于是新招之兵,战力堪忧,所以他不得不一边休养生息,一边训练着新兵。

    而遥远的蜀地。

    孟轲也是从兴古大范围的挪到交州十五万兵力,而剩下五万兵力回益州分散驻守城池。

    他也是提前做好准备,训练士卒,因为他知道朱元璋这个与夷人有仇的首领,会在第一时间进攻交州。

    虽然历史上这位君主确实是武将出身,统帅过人,可以说他是君主之中武力天花板的存在。

    但是打仗最终拼的还是士卒,还是士气,个人的武勇终归改变不了大战场的战况。

    之前遭到刘备孙策二军破坏的交州,只能慢慢修缮,不管是城池,还是安抚百姓,都十分费劲。

    当然,这也是必然需要做的,孟轲知道下一场战役不会太久,所以更得提前做好准备,让百姓归心,只要民心所向,再加上自己有十五万军队,定可斩杀这名五代十国兴起最终统一天下的宋朝君主。

    【作者题外话】:最近票好少,有点失去动力了,大家都不要吝啬手中的小票票,投给我,小弟一定会卖力更新,不太监。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