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宋杰知道从昆仑武学升级到昆仑武道,两者之间那难以逾越的鸿沟,所以在是否向郑啸林传授御剑术的问题上,产生了一些犹豫。
他清楚郑啸林这个武痴,百余年来一直追寻武道最高境界的执着,他也知道一旦將御剑术传授给郑啸林之后,他不可能不练但如此一来就会將他引入一條不归路。
即便他再怎么刻苦修炼,都不可能突破那层壁障的!
郑老那御剑术真的太难了,您现在已经如此高寿,又何必为了修习这没多大用処的御剑术浪费时间呢?我觉得您还是把精力用于整理现有的这些
宋杰的话还没说完,郑啸林的脸色就变得有些陰沉了下来。
郑啸林的眼睛注视着宋杰,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冷声问道:宋杰,你也想要敝帚自珍?你是想创立一个什么门派成为一代宗师吗?
东华传统武术源远流长,传承至今拳种纷纭、流派林立、异彩纷呈,早已是东华武术一道特殊而绚丽的风景了。
据不完全按统计,目前历史清楚、脉络有序、自成体系的拳种已达130余个。
许多拳种又衍生出不同的流派,如少林有南、北之分,太极包括陈、杨、武、吴、孙、和等诸多流派,而螳螂拳又分为七星、**与梅花。
门派不仅是武术技术体系的代表,还特指技术的传承者。
门派的形成与宗法制度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封闭文化环境的产物。
门派之内,师徒如父子,代代相传;门派之间,各自独立,并行发展。
传统武术依靠门派来整合习武人员,形成了特殊的社会群体——江湖和武林。
从积极意义上来说,门派的存在既有利于深入探讨和传承拳种、流派的技术和理论,还发挥了对门派弟子的约束功能。
但同时,由于门派的封闭性与排他性制约了门派与社会以及门派之间的交流,易滋生门户之见和宗派主义。
东华武术发展至今,正是由于门户之见和宗派主义的盛行,导致江湖上越来越多的所谓大师和宗师层出不穷,而真正的武学却日益衰微,传统武术演变成了以表演性和观赏性结合的花拳绣腿。
尽管郑啸林早年也同样出生于武学世家,家学渊源,身为内家混元门的掌门之子,原本是应该继承父辈传承成为一代宗师的。
可是,他年轻的时候囯势衰微,外敌入侵,战乱不息。
面对乱世,他在江湖游历的过程中,对囯事、对家事、对他所热爱的武学,不断的进行着自己的思考
抛开当时比较流行的对家囯命运的忧囯忧民之心,他仅就武学这两个字,深入的反思和求索,最终他立下了平生之愿,并贯彻至今。
武学传承必须抛开门户之见博采众长,追根溯源找到真正的武道真谛,并將其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才不会被人讥为东亚病夫!
这是当初宋杰见到郑啸林之后,两人深谈之时,他对宋杰说起的自己这一生最大的心愿。
当时宋杰对郑啸林的想法是非常支持和赞同的,还列举了当今武林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宗师笑谈,所以郑啸林一直都对宋杰引为知己。
可现在见宋杰劝他不要学御剑术,在他看来宋杰这样做就是背离了当初的承诺
听到郑啸林的质问,宋杰知道他是误会了自己。
他叹了口气说道:郑老,您误会我了好吧!既然您这么坚持,我就把御剑术都写下来,您试着练一下就知道有多难了!真不是我敝帚自珍,实在是我们目前的条件达不到啊!
宋杰再次解释了一番之后,就把御剑术的练习要领和心法口诀等等全部写了下来。
虽然他不认为以目前地球缺乏灵气的环境,练习御剑术之类昆仑武道的高深之学会有什么成就。
但既然郑啸林要练,他强拦着反倒显得自己小气了。
果然,郑啸林看了宋杰写下来的练习要领和心法口诀,尝试着运了运气可凭借他体内那灵气含量不及1%的真气,在周身经脉运转了一个周天,好不容易聚起的一道剑气,才刚刚露出一点锋锐之意,就瞬间消失不见了。
直到这时,郑啸林才知道宋杰所言并不是诓他
相比起郑啸林一门心思的想要把御剑术学会,耿云徵此次来京,最大的目的就是了却父亲临终的遗愿。
把五禽戏残谱交给了郑啸林,又解开了师徒之间多年的误解之后,耿云徵原本应该回邗江去的。
可是他跟着郑啸林和宋杰去了一趟笠山峡,虽然对考古以及郑宋二人正在进行的古武溯源工程了解的并不多,但郑啸林將乾坤九式和禹步都教给了他这让他对古武有了全新的认识。
之前他父亲只传给他一招扭转乾坤,就让他得以在江南武林有了一定的权威。
但他这次学了全部的乾坤九式,加上之前从未学过的炼体心诀,虽然从招式上看和他以前学的那些武术也没多大差别,但真正施展出来之后,就知道这其中到底差在哪儿了!
也就是因为这次的经历,让耿云徵对自己的余生有了新的想法。
宋博士,我这次回去,把家里的事情処理一下,安顿好了就回来祖师这边,还要请你多费心照顾了!
宋杰知道耿云徵要走,原本该送他去车站的,但临出发前接到张航的电话,说是今天秦局要过来,有要事和他商量,所以就只能送耿云徵到校门口了。
宋杰?你怎么在这儿还真是巧,我正好想打电话给你呢!
宋杰这边刚送耿云徵上了出租车,余岚正好旁边一辆出租车下来,看到他之后随即笑着打了个招呼。
岚姐?你来菁华是专门来找我的?
看到余岚的出现,宋杰想到张航之前的那个电话,心里隐约觉得今天下午和秦局的会面,恐怕没那么简单!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