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七十三章

    皇上早上刚刚才下的旨意,登基前大赦天下,每人按着前朝的功绩,赏赐一份养老的银子,把所有宫里的老人都放出宫去了,如今宫里的都是那些年轻的下人!郑嬷嬷禀报道,本来奴也要出宫的,还是皇上孝顺太后,怕太后寂寞,才让奴留下来!

    他可真是聪明啊,还等着朝臣夸他孝顺呢!太后闻言,脸色一变,旋即在几案上击下一掌,道,好个皇上啊,给哀家来这一招,他可真是长能耐了!

    她静一静咬牙切齿的道,果然是那佟氏养大的,连做法也和佟氏如出一辙!

    听说之前皇上叫了几个朝臣在先帝灵前议事,指不定这主意就是那个所谓的隆科多出的!郑嬷嬷若有所思的道。

    太后默了默抬眸道,皇上还降了什么旨意?

    太后英明!郑嬷嬷躬了躬身,道,奴也想着,这皇上叫了几个朝臣在先帝灵前议事,自然是和登基有关的头等大事,便仔细的问了问,据下边的人说,还降了让十四爷在先帝棺椁移往陵寝安奉之时奉旨守灵,还有定下年号的事!

    旨意已经下了?太后一惊,道,那老十四守灵的事就成板上钉钉的了?

    是啊,旨意都已经昭告天下了!郑嬷嬷沉了沉,方小心的禀报道。

    哼!太后冷叹了一声,泪水顺着双颊滑落道,做事雷厉风行,借先帝安奉之名,以守灵为幌子,实则真真正正夺了老十四的实权,几道旨意连着下来,连哀家也口也堵了,堪称完美啊!哀家老了,心智竟也不如我那四儿了!

    皇上刚好过了四十岁,正值壮年,是如日中天的时候!郑嬷嬷也感叹一声。

    郑嬷嬷话音刚落,便有下人禀报道,禀太后,皇上请人送来了太后金册宝印,皇上恭上尊号为仁寿,请仁寿皇太后上尊号,并移驾寿宁宫!

    太后转首冷笑一声,回复道,你去回皇上,就说他认为哀家是太后哀家就是太后,至于这授金册宝印的事,以后再谈!

    那太后移宫的事內监揣测着太后的神色战战兢兢地的问道。

    你去告诉皇上,这个永和宫哀家住了多年,早已经惯了,以前啊,先帝时常驾临永和宫,哀家还想着先帝,皇上孝顺哀家,不会连这点念想都不愿意留给哀家了吧!太后冷笑一声道。

    这內监支支吾吾的抬眸盯了太后一眼,又低下头道,皇上登基那日,要到寿宁宫向太后见礼,若您还住在永和宫中,皇上登基那日

    住口!太后怒道,是皇上让你来忤逆哀家的意思的吗?

    奴不敢!內监吓得五体投地,连连磕头。

    退下吧,若再多言,休怪哀家不客气了!太后冷冷的道。

    是!內监无奈躬身退下后,郑嬷嬷方道,太后,事情已经成了定局,您又何必这般和皇上过不去呢?依奴看,你倒不如随了皇上的心意,把宝印受了,咱们搬到寿宁宫去

    哼?哀家和皇上过不去?你让哀家随了皇上的心意?太后眼眸一瞪,郑嬷嬷吓得跪了下去,太后继续道,他让自己的亲弟弟到那样阴冷潮湿的地方替先帝守灵,他顾及哀家的感受了吗?

    郑嬷嬷静静的跪着,不敢再发一言。

    太后方拧起拳头继续道,他让老十四受罪,就休怪哀家给他难堪!

    暖阁中,皇上正在龙椅上坐着,双眼微微闭着,静静的敲着几案。

    几个心腹朝臣恭站下方,全都噤若寒蝉。

    皇上皱眉道,朕请了几次了,太后都不肯移宫,不肯受尊号,若明日的登基大典,依旧不肯受礼,不是叫朝臣们耻笑吗?

    张大财默了默道,不知道能不能把这个给太后见礼的环节给免了?

    无法免!年美瑶接口道,这些都是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皇上登基之后须得带同皇后和众朝臣,先得向先帝灵前行礼,再到太后宫中行礼,聆听训示,以示孝道,这样才能礼成!

    隆科多道,如此可就麻烦了,若太后坚持不肯受礼,这个登基大典就完成不了啊!

    皇上眼中有泪水闪动,旋即在几案上狠狠击下一掌,道,若太后坚持不肯受礼,朕就在太后宫外跪着,直到太后受礼为止!

    皇上登基那日,宫里彩旗飘飘,处处唱诵着祥瑞的乐曲,皇上穿着一件明黄色的朝服,带同众臣在乾清宫上完了早朝,又到了先帝的灵前见礼,一切顺利进行。

    很快,便到了向皇太后行礼这个礼仪了,这时皇后也来了。

    皇上带同众臣见礼的地方,乃是在皇上的后宫,这不仅令朝臣脸面有些尴尬,帝后的脸面也有些尴尬。

    先是由內监入内禀报,太后迟迟也没有回应,直到皇上和皇后在永和宫外跪下,郑嬷嬷方走出来道,传太后懿旨,今日哀家身体偶感不适,已经歇下了,免了帝后的请安,你们回去吧!

    明知道今日是皇上登基的吉日,太后却发了这样的懿旨,在场的众臣谁不知道这是太后故意给皇上难堪,要看皇上登基的笑话,只是谁也不敢明说罢了。

    皇上与皇后对视一眼,皇上高声道,母后,今日是朕登基大典,朕带同皇后和众臣向母后请安,请母后训示!

    连着说了三声,永和宫中也没有任何回应。

    帝后和众臣长跪不起。

    一刻钟后,太后小恬醒来,方问郑嬷嬷道,皇上皇后和众臣都还跪着呢!

    是啊,帝后没起来,众臣哪一个敢起来的!郑嬷嬷为太后奉上一杯香茗,道,众臣中也有很多年岁大了,您又让帝后和众臣这么跪着,万一跪出一个好歹来,可就成了咱们的不是了!

    皇上这是逼迫哀家呢!太后端起茶杯抿下一口茶,道,走,扶着哀家出门看看去!

    是!郑嬷嬷扶着太后往永和宫外走,见到帝后和众臣太后就道,都起来吧!

    谢母后!帝后由着身边的公公搀扶着站起来。

    皇上奉上金册宝印道,请母后受尊号!

    如今由着皇上直接奉上,众臣又看在眼里,太后不好再拒绝,方把金册宝印收下。

    紧接着,就有內监压着尖细的嗓音道,请太后受跪拜大礼!

    由着皇上带同众臣给太后行了三叩首礼,礼成。

    最后,內监继续压着尖细的嗓音道,请太后训示!

    太后盯着皇上,冷冷的笑道,皇上登基,实非吾梦想之所期!

    太后话落,众臣都讶然,突然间变得鸦雀无声。

    皇上一脸尴尬,实在不知道如何回应才好。

    皇后接口道,皇上刚刚登基,后宫杂务众多,若礼仪上有何不足之处,实乃儿臣之过,今日定当禀承母后教诲,有过则改,无过则敏!

    儿子与皇后承教于母后,定当铭记在心,母后宽厚仁慈,还望宽宥皇后之过!皇上接口道。

    皇上和皇后两句话,就把太后的指责转接到皇后的身上,太后虽怒,却也只能顺着台阶下来,只静静一笑道,罢了罢了,难得今日大好的日子,哀家还有什么好计较的,既然礼仪已毕,帝后先且回去吧!

    皇后问了一句,太后移宫之事

    太后淡淡道,哀家还没有任何准备,移宫之事以后再说!

    是!皇后无奈道。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