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爬到山上,一阵清风袭来,满山的野花飘香,景色旖旎。
远远望去,一片五颜六色的花海展现在眼前。
赵小翠深吸一口气,清爽的感觉在全身蔓延,原来爬山的疲惫,在这一瞬间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姥爷,现在正是盛夏时节,怎么满山都是野花?赵小翠疑惑的问道。
这些花都能入药的吗?赵大妞也接口道。
这都是一些山里适合夏季生长的野花,能入药的不多!张老头子笑着道。
三个人又向前走去,张老头一路上不停的提起手中的锄头翻看地里的杂草野花,看能不能从中发现能够入药的宝贝。
赵小翠和赵大妞一路上跟着,赵大妞一副左顾右盼心不在焉的样子,赵小翠却是全神贯注的跟随着张老头子的步伐。
这一回回母家,她肯定得跟着姥爷把医术学回去,一来也算是又学了一门技术在身,二来村里有个疾病啥的,她也能挽回一些人的性命。
走着走着,张老头就像是发现了什么宝贝似的双眼放光,蹲下了身子去了。
姥爷,你发现啥好东西了?赵小翠急忙也蹲下身子看。
芭蕉芋!说着话,张老头子已经抬起手中的锄头挖了起来。
是芋头吗?在现代时,赵小翠挺喜欢吃芋头的,特别是焦糖芋头,这回忆起来赵小翠的口水已经流出来了。
不过,她在现代时只听过芋头很香,平常作为食材是常事,却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芋头是可以入药的。
这会是同一种东西吗?
不是芋头!张老头一壁小心翼翼的挖,一壁回过头来说:芭蕉芋又名旱藕,焦藕,姜芋,适合山地和低地种植,能作为药用的,主要用于开胃!
张老头刚说完,赵小翠就明白了,原来是姜芋,在现代时,可是她们朋友圈里热聊的减肥胜品。
听起来还是那么一个理,古代的人自然没有减肥的观念的,仔细想想,开胃和减肥的功效也是差不多的吧。
只是令赵小翠不理解的是,对于她们村里人来说,连饭也吃不饱怎么可能需要开胃?
姥爷,咱们村里人也有吃撑的时候吗?
村里的农家自然用不着,都是那几个员外老财,有时年节到了,保不齐就会吃撑了!张老头子停一停继续道:其实多数还是那些城里的员外,他们可比咱们村里的地主老财更加的富足,吃撑的时候多的事!
这也许就是古人那句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赵小翠的亲生经历,才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正是古人贫富悬殊的真实写照。
虽然老师曾讲解过,这首诗还能有其他的解释,不过赵小翠还是认同这个说法,况且老师的解释是在联系整首诗的意思下的,光是看这两句,相信这是唯一的解释。
其实张老头在当地的医术已经小有名声,城里的富户也经常叫张老头进城里看病,这医治好了的,赏赐自然就不会少,这也就是张老头子家渐渐富足的原因。
在赵小翠看来,在古代能掌握一门医术,也是糊口的好伎俩,所以,她必须下功夫认真学,这一趟回母家,非得把姥爷的医术学到手,这才不会辜负姥爷和娘对于她的厚望。
你话真多,这一路上就听你问了个没完的,你嘴皮子不酸么?赵大妞的小手忽然就搭在赵小翠的肩膀上,疑惑的问道。
既然是决定跟着姥爷学医了,就一定要认真的问!赵小翠转首盯了赵大妞一眼,学着文人们摇头晃脑的道:孔子不是说‘不耻下问’吗?何况我向姥爷请教还是上问。
还孔子说?赵大妞翻了翻白眼,你都快成文人墨客了!
好了,大妞儿,你不要嘴贫了,影响翠儿跟着我学习,这就分心了懂么?张老头转首埋汰了赵大妞一句。
赵大妞这才急忙吐了吐舌头噤了声。
张老头子连着挖了几个芭蕉芋放到赵小翠身后的背篓里。
赵小翠继续跟随张老头的步伐向前行去,却见张老头在前边的一颗大树下捡了几个果实。
赵小翠上前一看,这种果实她认识。
这个我知道,是枣子!
给我一个尝一尝!听到赵小翠提了枣子,赵大妞的眼光立刻就亮了起来。
这不是枣子,这是南酸枣!张老头接口道,他有些不满的盯着赵大妞一眼,继续道:大妞儿别闹,这些都要回去入药的!
就不给你吃,馋死你这馋猫子!赵小翠朝着赵大妞吐了吐舌头。
赵大妞回了一个鬼脸,我回去再吃!
那药用价值和枣子一样吗?赵小翠又问张老头道。
你还真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啊!张老头子笑着道。
那我跟随姥爷学医,自然要问清楚啊,不然的话咋能学到东西呢?赵小翠嘟了嘟嘴皮子,姥爷您是烦我了吗?
咋会呢?我就是看中了你这股劲儿!张老头眸光朝着赵小翠身后的赵大妞移去,大妞儿啊,你咋老心不在焉呢,既然跟着翠儿来了,你就多少也学着点,回去有用!
知道了,姥爷!赵大妞口中应着,行为上却依旧我行我素的,张老头子看了赵大妞几眼,摇了摇头道:大妞儿这个人还真是静不下来啊!
姥爷,您随她吧,也许她不是学医的料呢!赵小翠忙笑着帮赵大妞解释一句。
张老头默了下来,继续给赵小翠解释道:南酸枣是可以作为药用的,它能够行气活血,养心安神,消食解毒,首要治疗气滞血瘀,胸痹作痛,心悸气短,心神不安等症。它要自己掉地上才能吃,不然奇酸无比。它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喜阳光,耐阴却不耐寒,在外边能生长,在家院子里也能种,生长特别迅速,是十分宝贝的东西!
那咱院子里还没种么?赵小翠疑惑的问道。
种了,但是野生的药用更好!张老头子道。
她们继续往前走去,张老头子又在一颗果树上摘下了果实,放到赵小翠的背篓里,这一回没等赵小翠开口问,张老头子已经自顾自的解释了起来:这是蒲桃,一种奇特的果树,适合夏季生长,树上长着一个个像芭乐的小绿果,蒲桃的果实还有公母之分,母果果行大,公果果形长,它的吃法很奇特,果实是只长皮不长肉,果皮呈淡黄色,切开来里面圆圆白色球状的东西会误以为是肉,其实是它的核,吃的时候要把核去掉,只吃它的果皮。味道有点酸酸的,而且公果比母果要甜一些。它成熟以后皮会发黄,蒲桃虽是野生的,但是产量极少,要非常适合的土壤才能生。它的根和皮还可以入药,内服治腹泻,牙龈肿痛,痢疾等,外用可治疗刀伤出血,用法将根皮捣烂或研粉撒敷,所以算是珍贵稀少之物!
姥爷说了那么多你能记住吗?赵大妞抚了抚头皮,一脸折磨的问道。
就看你用心没用心了,用心了肯定能记住的!赵小翠笑着在赵大妞的额上轻按了一指道。
我才不这么认为呢!赵大妞撇了撇嘴,我觉得你天生的记忆力就比我好很多!
大妞儿啊,你这不过是搪塞之词!张老头转过头来,一句话就把赵大妞的自圆其说戳破,我们翠儿小的时候可不这样,这孩子是越大越水灵了,头脑也灵活的多了,这就是用心的缘故,像你这样,学什么都没有把心思放在上面是咋地也不好的!
赵小翠一怔,内心暗道,大妞儿才几岁,她都是一个二十六岁的灵魂了,在现代时也是女学霸一枚啊,学东西自然是快些的。
他们继续向前走去,张老头手里的锄头就没有停止过,赵小翠身后的背篓草药装满了,张老头子就让赵小翠和赵大妞换了背篓,继续把採来的草药放到赵小翠身后的背篓里。
每採了一种草药,张老头子总是耐心的给赵小翠讲解植物的外貌特征和药用价值,赵小翠听在耳中,记在了心上。有些名字比较长的赵小翠记不住,就又多问了几遍。
等到晌午的时候,他们都已经採满满两背篓的草药了,张老头看赵小翠背篓里的草药实在装不下了,才带着她们二人下山回家去了。
反正山里的草药多的是,但是真正会用草药的郎中却只有他一个人,那几个江湖郎中的本来就没有什么生意,需要上山採草药的机会是极少的,所以,他并不担心草药会让别人採了去。
回到家以后,张老头子就让赵小翠把草药进行分类,他自己在一旁指点,把那些能晒干存起来的草药晒干以后放入隔屉中备用。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