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5章 你才是大师,你全家都是大师

    5月,国内对于企业界,尤其是私营企业的打击并没有减弱。据媒体报道,民营经济发达的苏省从本月开始重点普查私营企业的税收,国内的私营经济处于一片惶惶之中,没几个私营企业是经得起国家税务机关查的,这一点无论是后世还是现在都是一样。

    何平最近一直忙于模拟辅导团队对于上市法律法规、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和其他证券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考试,不只是他,所有佳农集团的高层管理人员,没有一个逃得过。

    干涩、枯燥是法律法规和金融知识的主要特点,何平这个文科生听的两眼发花,脑子发蒙,其他人也没有比他好哪里去。

    即便是高管当中学历最高的郭文兴教授,面对跟自己专业毫不搭嘎的知识也是直挠头。

    不过何平作为佳农集团的总裁、董事长,自然不可能带一个坏头,他就是装也得装下来。

    你要说现在学习的东西有用,在日常工作中真没什么大用。可真到关键时刻,如果这些东西你不懂,很容易就被人忽悠瘸,连自己是不是违法了都不知道。

    更何况他们要做国内第一家赴美上市公司,任何方面都要力求完美,争取做到毫无瑕疵才对。

    佳农集团的这些高层管理人员在何平的这种对别人变态、对自己更变态的严苛中度过了地狱般的一个月时间,总算是通过了学习、培训和考试。

    作为其中学历最低的韩兆军,当他得知自己考试成绩合格的时候,连眼泪都飚出来了。

    洪旗、魏峰、郭文兴三人看得心有戚戚,兆军以前多么威武雄壮的汉子啊!

    愣是叫何平给逼成了这副娘们儿唧唧的样子!

    何平闭关的这段时间,发生了不少事情。

    环球投资和戴尔合资的位于京城的工厂正式落地并开始土建施工,这是今年内京城拉到的最大的一笔外资投资,相关人员饱受嘉奖。

    联想刘传志还特意给何平打过电话,他现在刚在香江成立了联想香江贸易公司,想借着这次机会跟戴尔套套近乎,以后可以合作发发财。

    可惜他在何平这里碰了个软钉子,以合资厂是戴尔做主为由,推脱掉了。

    老刘这人没底线,还是少接触为好,犯膈应!

    老丈人毛学山跑了两个月的“环球佳农慈善基金会”终于得到了民政部的批准,正式成为国内第一支私人资本的慈善基金会,开创了国内慈善界的历史。

    环球佳农慈善基金会透过媒体宣传由环球投资和佳农集团共同募资1000万元,同时面向全社会进行募捐,未来慈善基金会将会完全透明化运行,每一年的收支情况、善款使用情况都会明明白白的向全社会公示,这一点同样创造了国内慈善界的历史。

    环球佳农慈善基金会成立后的第一个大动作就是宣布在今后未来十年时间内将会投资3000万在国内捐建不少于200座“春晓希望小学”,为国内贫困地区面临的教育资源匮乏的窘境提供帮助,而慈善基金会捐建的第一批春晓希望小学已经正式确定落地龙江省拜泉县。

    选择这里当然不仅仅是考虑到这里是龙江省的贫困县之一,这里同样也是佳农集团奶牛产业链的供应地之一,当地有上千户牧民是跟佳农集团有合作关系的。

    环球佳农慈善基金会顶着“环球投资”、“佳农集团”这两个国内知名企业的光环,初生牛犊如此大手笔的捐建活动,瞬间就吸引了国内媒体的聚光灯,引来诸多媒体争相报道。

    环球投资和佳农集团也开始尝到了做慈善的甜头。

    江永安现在接国内公司寻求投资的案子接到手软,以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没什么进展的国内企业,在环球自去年开始这两次大手笔的慈善义举之后,瞬间就打开了大门,颇有种天下英雄尽入毂中的感觉,导致老|江最近这些天说话都是飘的,忒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佳农作为农牧集团的名声已经超越了它子公司旗下食品品牌的名声,同样也在逐渐摆脱何平的影响,国内的老百姓说起佳农集团再也不是“那个何平办的”,而是变成了“搞希望小学的那个”。

    这些看起来有些虚幻的声望,在未来的若干年后将成为两家公司结结实实的品牌力和口碑,在国内的老百姓心中变成有良心的大企业。

    最近媒体关注的不仅有环球佳农慈善基金会的新闻,还有关于平县作家村的。

    这个原本只局限于文学界的平县作家村,随着沪上《青年报》记者吴同之的一篇叫做《看见八十年代》之《平县作家村》的系列报道的发表,短时间内便在全国文化界引起了强烈的关注,数十份报纸纷纷转载吴同之的这篇系列报道,形成一股影响力极大、关注度极高的舆论热潮。

    这种跟文化界沾边的新闻总能在第一时间占据诸多媒体的头版,毕竟有那么多文化界人士为这种事摇旗呐喊。

    “作家村是国内文化界在八十年代繁荣景象的一种象征”

    “为文人造一个理想国——何平”

    “作家们的桃花源”

    ……

    国内的文化界,特别是文坛,在作家村被媒体如此大规模的报道之后,瞬间高|潮了。

    这尼玛放在古代就是翰林院啊!

    这个比喻可能不太恰当,无数作家、评论家、编辑、媒体人都跑出来想蹭一波作家村的热度,为作家村歌功颂德。

    作家村的倡议者、同时也是投资者何平,更是被这帮人捧上了天。

    “活该人家一年赚六千多万,这样的人赚的再多我都不眼红。”

    “立功、立德、立言,何平堪称当代文坛大师。”

    “如果说何平在文学上的成就在国内近二十年无可超越者,那么他对中国文坛的贡献将是未来二百年无可出其右者。大师之名,当之无愧!”

    坐在会议室里听着五迷三道的法规知识的何平,知道了外界对于他的评价一脸懵逼。

    哪儿就大师了?

    怎么还骂人呢?你才大师呢,你全家都是大师!

    老子还想再多活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