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6章 搞出人命

    《红楼梦》的到来让影视城终于有了些人气,比起其他几个剧组来说,《红楼梦》的规模毫无疑问要大的太多了。

    何平在酒宴的第二天就带剧组的主创们参观了新建成的大观园,历时一年多才搭建完成的这处场景,绝对可以算作关东影视城中目前最精美和投入最大的一处了。

    王福林、戴临风等人看完之后也觉得非常满意,国家电视台的钱没有白花。

    接着,剧组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备拍摄。

    接待完《红楼梦》剧组,何平回到家正准备擀点面条吃,路上遇见了骑着摩托车的韩兆社。

    这小子自从跑到县城开照相馆,之后又开始倒腾起提炼银的买卖,何平在村里便很少能看见他。

    韩兆社潇洒的把摩托车停在何平身边,“哥,干啥去?”

    “还能干啥,回家吃饭呗!你小子怎么有空回村里了?”

    韩兆社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说道:“回来商量结婚的事。”

    “要结婚了?”

    何平有些惊讶,不过一想韩兆社现在也二十出头了,按照现在农村的风格,结婚也正常。

    “嗯,不结也不行,文芝的肚子等不了。”

    敢情还是奉子成婚,“你小子行啊,不声不响把人家肚子搞大了!”

    “哥,瞧你这话说的,我跟文芝我们俩是两情相悦。”

    “行了,知道你们两情相悦,要不然你小子现在就得在牢里吃牢饭了,啥时候办婚礼啊?”

    “下个星期。”

    “咋这么急?”

    “不跟你说了嘛,肚子等不了,马上三个月了。”

    何平一拍脑袋,“害,忘了。行,回头哥给你包个大红包。”

    韩兆社笑道:“我可等着你的大红包了。行,那我先走了,还得去老丈人家一趟。”

    “去吧!”

    何平看着韩兆社远去的背影有些恍然,时间过的太快了,当年那个跟在韩兆军后面的半大小子,现在也已经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

    晚上吃饭的时候,他和毛春华说起韩兆社要结婚的事,毛春华也发起了感慨:“没想到时间过的这么快,第一次见兆社的时候他还是半大小子呢。”

    “可不是嘛!”

    夫妻俩吃完晚饭,李拓夫妻过来串门。

    《东爱》第三部拍摄完成了,这几天他们夫妻就准备回京城休整一番。

    “趁着这一个多月回京城好好休息休息也挺好,不过拓爷你可别忘了我的大事。”

    “放心吧,忘不了,现在已经联系了不少人了,就差你作家村开村了。”

    李拓自从上任了作家村《菜园》杂志的主编之后,见天儿的联系圈里的朋友,得益于他的宣传,现在整个北方作家圈子里绝大多数人都知道了写《福贵》的那个何平搞了个作家村。

    尽管绝大多数人都不看好这个行动,但还是有不少人对作家村表现出了兴趣,对于浪漫主义细胞爆棚的文学创作者老说,作家村这样的地方是他们天然就会向往的。

    李拓又埋怨道:“没见过像你这么黑心的老板,忙活半年了就不能让人多歇几天,搞得下个月还得回来继续拍戏,还让不让人活了?”

    何平也喊冤:“这事你真赖不着我,剧创小组那帮瘪犊子非把第四部的剧情写在冬天我能有什么办法。再说了,这事你可以跟嫂子去和他们沟通啊。”

    原来是剧创小组的成员们写《东爱》的剧情写了好几年夏天的剧情,这次想换点新花样,把时间设定在了冬天。

    所以李拓夫妇不得不在《东爱》第三部拍摄完成后,仅仅回京城休息一个月后再度回到平县,准备开始《东爱》第四部的拍摄。

    “沟通个屁!那帮瘪犊子,现在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一跟他们提点修改意见,动不动就说什么‘人家一部小说挣上百万没见修改,就我们这几千块钱十好几个人分还整天改来改去’,你听听,你听听,这帮瘪犊子说的还是人话吗?”

    何平嘿嘿一乐,这事真不怪剧创小组,谁让李拓这货三天两头就要人家改戏呢。

    “那你不会少挑点毛病,嫂子都没像你这么挑剔。”

    李拓信口道:“她那是不懂,她一个拍电影的,懂什么剧本?”

    李拓的话一出口,就感觉到一股杀气临身,不自觉的打了一个哆嗦。

    转回头,是张暖欣的死亡凝视。

    他立刻赔笑道:“媳妇儿,都是误会。我的意思是说,你是导演,剧本这种小事哪里用得着你来操心啊!”

    张暖欣白了他一眼,没跟他一般见识,继续跟毛春华聊女人间的话题。

    何平在一旁幸灾乐祸,李拓斥道:“都是你小子挑拨我们夫妻之间的感情。”

    “天地良心啊!跟我有啥关系,你自己口无遮拦。”

    两人逗了几句嘴,李拓又跟何平问起了京大三剑客的事。

    “他们仨,一部书真的买了一百多万?”

    “一百多万是五十万册的稿费,从目前书的销售走势上来看,《英雄志》第一卷在香江卖七八十万册不成问题,这一卷小说带给他们的收入应该不会低于二百万。”

    李拓没说话,心中还在消化着这个令人震惊且艳羡的消息。

    一卷二百万,五卷就是一千万。

    他有点不敢往下想了。

    在文坛,永远不缺乏有钱的作家。

    别说现在,就是几十年前,也有靠着一部书稿费进账几万大洋的牛人。

    可身边活生生的例子还是让李拓有些不太容易接受。

    写武侠小说就这么赚钱?

    他想不通,就是把一部在国内出版过的书卖到了香江,就能赚这么多钱。

    “这人和人比,也太不值钱了。”

    何平听出了李拓话里的感叹,他安慰道:“这就是经济发展的规律嘛!咱们国家不是也开始改革开放了吗,再过十年二十年以后你看看,咱们卖一部火爆的书,也可以赚他几百万。”

    李拓摇摇头,“那我是不敢想了,我就是觉得这样有点太打击人了。我帮你联系的那帮作家朋友,有的发表一篇文章,连三五十块钱都没有。”

    “所以啊,我们才更要给这些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

    李拓想想,“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