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章 君臣家宴

    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皇室,规矩都极其森严的。

    说话时,要尤其咬着字眼,一板一眼,不得出任何马虎。

    有时候一字之差便是千里之别。

    张皇后乃当朝皇后,又是弘治皇帝唯一的妃子,又岂会说错话?

    故而,宁远心慌慌。

    什么时候他也成天家的人了?

    见宁远局促的样子,张皇后笑着解释道:本宫听闻你父亲跟寿宁侯乃是至交,而寿宁侯乃是本宫的弟弟,如此算来,你亦是本宫的子侄啊。

    宁远恍然。

    这解释虽牵强,倒也让他松了口气。

    不出意外的话,这所谓的家宴,大概要谈寿宁侯的事了。

    这寿宁侯果然无愧是当朝国舅,一状告到张皇后这里,张皇后再主张宴请他,便有了这顿所谓的家宴。

    宁远有些唏嘘。

    果然还是银子的威力大啊!

    要不是他跟寿宁侯开口便是三万两,哪里有幸吃上这顿饭。

    这时,张皇后抬杯道:宁远啊,本宫那弟弟虽年纪不小了,却也是个糊涂虫,得罪之处呢,本宫便代他给你赔个不是。

    宁远吓了一跳。

    刚才还子侄子侄的叫着,可这一抬手,便是杀招。

    他宁远只是一个小小百户,哪里当得起皇后娘娘的道歉?那不是活腻了吗!

    他忙起身道:娘娘,使不得使不得,臣有罪!

    本和气的家宴气氛一瞬间紧张起来。

    弘治皇帝看了看,轻声咳嗽,笑道:你紧张个什么劲,皇后都说是家宴了,坐在一起,那就是自家人,该喝酒就喝酒。

    说着,他也抬起杯:来,陪朕喝一个。

    宁远这才双手奉酒杯,老实喝下。

    弘治皇帝则是吃了几口菜,面色也有些古怪道:前两日,寿宁侯大病不起,朕去看过了,也挺可怜的,朕便催促他,抓紧把那乱糟糟的一团乱子理清。

    臣,明白。

    宁远忙开口。

    能不明白吗?再不明白就危险了。

    这顿鸿门宴,连皇帝陛下都亲自开口了,他再捏着寿宁侯不放,虽说不至死,但估摸着离死也不远了。

    吃过了饭,弘治皇帝叫上了宁远跟朱厚照,移驾文华阁。

    张皇后与太康公主回去后宫。

    有些天真的太康公主朱秀荣忍了许久,终于道:母后,那宁远看起来好傻好笨呀,哆哆嗦嗦,说话都不利落。

    傻孩子,休要乱说,以后你就懂了。张皇后轻轻捏了捏朱秀荣的脸蛋。

    哦,知道啦,可总感觉这个人笨笨的呢。

    十来岁的朱秀荣自顾自的喃喃着。

    (注:历史架空,为了剧情,朱厚燳与朱秀荣年龄做了改动。)

    文华阁中。

    小酌两杯的弘治皇帝略有些兴奋,随口道:宁远啊,按理说,朕克继大统那会本应特赦你父亲,恢复文安伯世袭爵位的,你可知为何朕没那么做吗?

    宁远想了想:大抵因为家父放浪成性不自检吧?

    却也不全对,有部分原因吧。

    弘治皇帝道:归根结底,是朕不喜欢耍无用小聪明的人。

    宁远眼睛眨了眨。

    怎么感觉话里有话呢?

    陛下这是说谁耍小聪明呢?

    弘治皇帝继续道:你还年轻,所作所为,倒是可以理解,所以才会有今日所谓的家宴,错一个人,绝对是享受不到如此恩泽的,你,懂?

    臣懂!

    宁远老实回应,却是心惊肉跳。

    这番话意思颇深,疑似陛下借机敲打他啊!

    无论是在史上,还是他的心中,弘治皇帝都是一代明君,宽厚待人的同时也是一位极为注重礼制的君王。

    这样的君王却破例宴请他参加家宴,本就有些戏剧化,可在戏剧化背后呢?

    那是实打实的榔头,随时准备敲下。

    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细微之处见真章,朕兢兢业业,不敢忘记祖宗教训,不敢丝毫懈怠,但回头来看,这大明似乎也没什么长进呢。

    朕,老啦!以后,这天下终归是你们年轻人的,所以,朕愿意让你们做一些事,也想看看你们做出的一番成就。

    而今大明,内忧外患,有西南不安,有wo寇乱窜,有瓦刺、鞑靼、女真、朵颜三卫,朕稍有不慎,这大明便危机无穷!

    按部就班,一成不变,朕固然能稳固大明江山,但却解决不了隐患。

    所以,朕钦点你为此番校阅头名,因为,朕从你那策论中看到了些许希望。

    经济之道,好啊!用香皂挣银子,雇佣流民便等若安置流民,如此循环策略,实在精妙,朕在想,若将此法推广亲军以及各地卫所,是不是也可以解决一些问题。

    弘治皇帝喃喃自语一般说道。

    宁远看似没反应,心底却已惊涛骇浪。

    这是帝王心思,虽未必都是实话,但他能感觉出来,弘治皇帝这番话大抵是真心实意的。

    在后世,有女儿心思不可猜,就更别说帝王心思了。

    岂止比那女儿心思难万倍?

    陛下能说出这番话,基本就是愿意相信他,把他当成了太子殿下的班底人物。

    臣定将竭尽全力,为大明,万死莫辞!宁远亦是有些澎湃。

    大明,属于汉人的最后一个王朝了,按照原本的发展,再过百余年便要灭亡了。

    何其令人心痛!

    而今,他有这样一个机会,那么,便试着改变一番吧。

    哈哈,小酌几杯,朕竟是有了些许醉意!

    忽而,弘治皇帝大笑,道:宁小子,此之际,天下诸多学子已赶赴京城,为明年的春闱做准备,可这时却忽而出现一伙流寇,你以为如何啊?

    宁远有点懵。

    春闱便是科举制的会试,朝廷的抡才大典,流寇的出现,势必会影响之多学子的安全。

    他想了想道:陛下,臣以为应防控京城的秩序安全。

    弘治皇帝点头:既如此,那么这安全问题,便全权交给你了,若是诸多学子出了半点问题,朕,拿你是问!

    这臣遵旨。

    宁远神色僵了僵。

    他知道史上的弘治十二年,也就是明年,可谓是璀璨夺目。

    有未来国朝历史上最伟大的地理学家徐霞客的祖先,徐经,有鼎鼎鼎大名的唐寅唐伯虎,此二人牵扯了史所少见的科举舞弊一案,结果各不同。

    除此之外,还有国朝儒家史上的四大圣人之一的王守仁,阳明子,也是在这一年科考的。

    可问题是,那流寇又是怎么回事啊?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