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魏、梁结盟的文书是在梁国的第一批骏马运到延州时签订的。
夏侯震同时接到撤军圣旨。
时间已经到秋季了,自从领兵来到延州快两年了。
圣旨上说魏、梁两国已经签订盟约,互不侵犯,并在延州和梁国灵州开办两处集市,允许两家商人在这两处市场互换所需。
夏侯震领军撤回长安,并加夏侯震为安定侯,领北军。
夏侯震长叹一声,叫中军给各营传达撤军的军令。
自己带着洪武子、潘大虎骑马出营,到延河边上,从马鞍边取过大戟,长叹一声“身为大将,吾有三恨一恨不能封狼居胥;二恨白驹过隙,转眼已风烛残年;三恨不能战死沙场,马革裹尸。”
“铁戟呵铁戟,且随我再战一场。”策马冲向虚无中的战场,一杆大戟在老将军手中舞舞生风,两刻钟的时间,策马回转,将大戟重重插入泥土之中,大声长喝“吾去矣。”
白发散乱,落寞之情不可言表。
乌骓马似乎也感染了将军的情感,对着北方立足长嘶。
快到大营时,将军翻身落马,洪武子、潘大虎护送老将军回到营帐中。
随军大夫赶来时,将军已溘然逝去。
乌骓马在将军账外长嘶不已,三天后,也绝食而亡。
消息传到长安,尚在准备去迎接老将军的崔牧云惊厥在兵部大堂中,清醒后叫人备马,带着铁三、铁四白衣素甲,出宣武门超北疾驰而去。
将军灵柩到长安,元韬泓下旨,文武百官尽着素缟,前往宣武门迎接。
百姓也自发素衣前往宣武大街跪迎老将军英灵,元韬泓亲往将军府中祭奠,特赐陪葬太宗穆陵。
第二天,崔韶华给元无极换了素服,也前往将军府中祭奠。
将军夫人早丧,有三子两女,继承安定侯爵位的是长子夏侯达,听皇后銮驾到府门前,忙过来迎接。
夏侯达相貌虽有几分老将军的模样,却无一丝老将军的神采
想必一直在族中经营农桑,身体虽然健壮,但行事却有些木讷,好在身边跟着一位年轻人,在轻声指点夏侯达,所以不曾失了礼仪。
崔韶华轻声问了一声年轻人,年轻人躬身抱拳施礼“下臣夏侯闻远,见过皇后和太子殿下。”
夏侯闻远是夏侯达次子,现是右庶卫武威营的一名校尉。
崔韶华抱着元无极下车,随夏侯达到帷堂前,上了几炷香,安抚将军子女几句。
见崔牧云也守在灵前,便走过去轻声说“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你莫要哭坏身子。过后还要操持老将军下葬的事,奴哥儿几日没见你,也一直嚷嚷。”
元无极赶紧表露出一个粘人的样子,张开双臂叫舅舅抱。
崔牧云抱过元无极,神情才稍微好看了些。
“我的身子骨还算硬朗,我已给尚书省报假,待师傅入葬,想在灵前为师傅守灵一月。”
说了一会,见道士做完法事,要封灵了,将元无极给崔韶华,要过去谢礼。
走了几步,突然回头说“这几日叫若兮进宫陪你吧,若兮已经有七个月的身孕,姐姐担待些。”
几日后,元无极站在含元殿城墙头,看着长长的送葬队伍从朱雀大街经过。
老天也仿佛为老将军致意,一场大雪将天地染成白色。
但见长安城万家香烛,在这风雪之中祭送这位太宗朝武将中仅存的硕果灵车北去。
守城校尉带着士兵,举拳在胸前,这是大魏战时的军礼,他们以这种形式,送别将军,也在送别那个乱世中征战四方,打出一片和平的天地的英雄们。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低昂却雄壮的歌声从宫城北方的戍卫营传来,那是在北门的北军右营在送别他们的将军。
元无极手扶着城楼栏杆,也被这歌声感染。
这是曾经孕育了大秦雄兵的地方,是大杀四方,横扫六国的始皇帝曾经站立过的土地啊,更是一个崇尚英雄,血气未泯的土地。
崔韶华不知何时也到了城墙上,紧紧握住元无极的小手,眼中也满是悲伤。
元无极深吸一口气,心里似乎有了方向,眼神也坚定也许多。
一个时代就有一个时代的寄托,一个时代也有一个时代的偶像。
偶像会发光,就像一座灯塔,指引着这个时代的航向。跟着偶像,人们会自然地向美好看齐,夯实审美和价值的坐标,那样即使生活再艰苦、敌人再强大,也就无法攻破我们的坚守和希望。
元无极仿佛懂得了太宗在这个四分五裂的土地上开疆破土,有这么多人追随的原因,就是因为五胡之后,近百年人们已经厌倦了这个纷乱的世界,向往着那个可以封狼居胥的强汉,想要建立一个能安居乐业的天地。
我来了。
元无极看着茫茫天地暗暗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