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在为公主鸣不平?良久以后,皇上才低低开口,帝王至尊,他的语调低沉威严。
皇上,奴才并非是为公主殿下鸣不平,其实是在为皇上鸣不平。沈卿卿迎着帝王那双幽黑的眸子,沉声应答。
皇上眉梢一挑,原本阴沉的脸上倒生出些诧异:为朕鸣不平?
这小太监说话往往出人意料,倒是让他生出了几分兴趣。
是,奴才是为皇上鸣不平!沈卿卿却表现得很是镇定,语调却越来越平稳,皇上爱民如子,明明是心系江南,着急平息江南水患,却因为一个女人不能参政的老规矩就要拒绝听取雁公主的治水建议,回头若是因此错过了治水的最佳时机,反而要背上不为民着想的罪名,实在是让人心中难平。
她为雁公主说话,却并没有把矛头指向皇上本人,而是归于那迂腐陈旧的老规矩。
该说的话说了出来,却没有得罪在场的任何人,毕竟规矩是先人定的,跟现在的人没有直接关系。
皇上的脸色果然缓和了很多,可那双深不见底的墨眸依旧停留在沈卿卿脸上,生出了一些微光。
堂下立刻有私下与皇后以及雁公主一派有交情的大臣趁机开口了。
这位小太监说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我们都是国人,理应为国效力,公主虽是女儿身,也有为国事操心的权利,她所为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雁公主虽是女儿身,但自幼是皇上亲自教训辅导,自然是得了皇上的真传,可谓巾帼不让须眉,政事上见解未必比几位皇子差,她的建议或许可以一听。
我早就想提出来了,这老祖宗的规矩固然应该遵守,但也有所选择,女人不能参政这条规矩是时候该变一变了。
大臣们议论纷纷,全都是向着雁公主说话。
沈卿卿心中便有了六成把握,这六成把握却并不是因为群臣们倒过来的风向,而是因为这位九五之尊唇角微微浮起的那层笑容。
这群大臣之所以敢这么明目张胆地替雁公主说话,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家都会看脸色,揣测到了圣意。
此时,坐在皇上下首案子上的宰相刘纪元站起身来,朝着皇上躬身行礼:皇上,臣瞧着这位小太监所言有几分道理,不如就让雁公主讲一讲她的治水建议,或许可以一试呢?
嗯,刘爱卿既然这么说了,那就让她讲一讲吧。皇上缓缓点头,而后看向一边的雁公主,雁儿,说吧。
雁公主明显松了一口气,却只觉得掌心一片**,原来刚才她过度紧张担忧竟然冒出了一手的汗。
她的目光与沈卿卿目光相碰,仿佛从对方充满鼓励的眼神中汲取到了力量,终于轻声开口:儿臣以为,治水不单单要靠堵,还要靠疏。
疏?皇上眉头微动,眼底闪过一道亮光。
是,父皇。雁公主轻轻点头,继续说道,眼下江南水势猛烈,一味的堵未必能挡住水势,反而容易因为河坝崩裂而爆发更大的灾患,所以儿臣觉得,可以找一处空旷之地,引导河流走向,把洪水引过去,待水势稍缓,再修建堤坝。
雁公主说完这句,皇上的脸色就更加凝重,群臣也开始小声议论。
公主这话倒是没错,现在一味地堵缺口,施行艰难耗费人力物力不说,一旦决堤对沿途百姓的损伤更加严重。
江南西北方向有一片低洼之地倒是可以用来引流,可以先让村子里的百姓撤离,将那里作为泄洪区!
此事确实可行!
听到群臣的议论,沈卿卿心中又增了两分把握,雁公主所说的这些建议当然都是自己昨晚跟她讨论出来的。
而这些治水的法子都是她从历史书上学来的,不仅有用而且周全,在如今这个朝代,当然是大大的良策了!
不过,这还不够,沈卿卿又朝雁公主使了一个眼神。
雁公主便继续开口了:江边居住的百姓也要迁离,我们可以在地势高耸之处建造避难所,让百姓迁过去,待水势缓和之时拓宽河道,修建河坝,这样的话,即便再有水灾发生,也能保证沿岸百姓不至于损伤太严重。
嗯。皇上听到这里,脸上明显生出了赞许之色,他缓缓点头,雁儿说的有理。
沈卿卿的唇角也忍不住往上扬,她的身体却弯下去,脑袋抵在重合叠放的手背上,她的使命已经完成了,该和绿浓一样做出卑微的姿态了。
父皇,还有。雁公主却又道,俗话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江南水灾泛滥至今,已经有时疫发生,恐怕父皇不仅要给江南拨救济粮,还要配备医师前往,防止时疫扩散。
雁儿果然思虑周全,此事确实应该重视。皇上闻言,眼睛里的光更加明亮,还染上了欣喜的颜色。
雁公主笑得温婉,低声道:儿臣鲁弊,所言未必周全,但如果能为父皇分担一些,便是儿臣的荣耀了。
好,好孩子。皇上眼底欣赏之色更浓。
他的目光落在堂下沈卿卿那跪伏在地的身体上,已经满是温和:你叫什么?
公主的建议固然很好,但若不是这位小太监冒死进谏,可能这些建议就没有出口的机会,他该好好赏赐他。
回皇上,奴才叫阿七。沈卿卿当然不敢露出自己的真实身份,而是含糊报了一个名字。
她的小名可不就叫阿七嘛,这也不算是欺君了。
你很好,朕赏你一柄玉如意,一是赏你拼命护主,二是赏你体贴朕心,你且后殿休息去吧。皇上大手一挥就是赏赐。
沈卿卿眼睛都睁圆了,皇上出手果然阔绰,玉如意啊!这可是好东西。
不过此刻,她却没有心思去看那玉如意是什么质地了,因为沈卿卿的屁股此刻传来一阵火辣辣的痛。
方才只顾着为雁公主争取,注意力集中,而今事情成了,她的屁股是有些撑不住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