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四章 置办嫁妆

    过了正月十五,距离二月初三就没有几天了。

    顾如槿知道他们不会在村子里待太久,家具什么都不用添置,可双方家长却不同意。

    李氏领着顾惠娘、顾元娘整日来回镇上,衣服布料被褥首饰,一样不落地往家买,李佳玉怀着八个月的身孕,跟前跟后地出主意。

    而顾如槿也被拘着在家里绣嫁妆。

    嫁衣是有了,可给公婆夫婿的衣衫还是要她亲自做的,还好裴家人口简单,不然顾如槿定要撂挑子不干了。

    顾老三怕找人做的东西不精细,特意让顾福郎请了假回来给顾如槿打嫁妆,就连老师傅李常运也被请了来做指导。

    顾福郎已是常氏木工的大师傅了,不用事事亲为,有许多空闲时间,李佳玉如今每月都能收到上百两的银子,对顾如槿是恭恭敬敬的,没等顾福郎回答就先替他应下了。

    父子三人利用半个月的时间亲自在山上挑了尚好的木材,制板块,装订,打磨,雕刻,上漆,仔仔细细地不放过每个细节,其他还好说只做的细致些,简单地刻些花纹,拔步床却是费了一番功夫。

    大户人家的拔步床都是从出生起就开始筹备的,反复打磨,直至出嫁,他们这个也只是简单地照虎画猫,根本不能跟别人那千工拔步床相比,可就算这样,在村子里也是少见的。

    拔步床、妆奁、桌椅板凳、衣柜箱笼,一整套的家具晾在院子里,引得来串门的几个媳妇羡慕不已。

    “要说这裴举人就是好眼光,相中咱们三娘,你看咱们三娘要身段有身段,要模样有模样,两人呀正是绝配!”李大婶伸手小心地摸了摸雕着吉祥如意纹的床栏,眼底溢满了喜欢。

    坐在地上缝着背面的顾惠娘抬头,灿烂的阳光,晃的她眯了眼睛,“我三妹自然是最好的,配状元郎也是绰绰有余的。”

    李氏嗔怪地瞪了她一眼,手下不停地绣着帷幔,“三娘脾气急,都当娘的人了还毛毛躁躁的,是咱们高攀了裴家!”

    古代人对读书人诸多敬畏,乡野的庄户人家更甚。

    李大婶小心地朝门口看了一眼,掩着嘴伏在李氏耳边低语,“要我说呀!这读书人有什么好的?清贫一辈子,还不如商人来的逍遥快活!”

    李氏咬断绣线,重新串了一根,“那你别让你孙子上学!”

    李大婶嘿嘿地笑着,“那不能,我家老头子还指望着他光宗耀祖呢!”

    顾惠娘又接话道,“我就觉得婶子说的对极了,我家知学去识几个字就行,将来跟着三娘学做生意,比那穷苦书生强多了!”

    李氏拿起身边的线团作势要打她,“就你话多!”

    话头一转几人又说起了酒坊招工的事。

    当初列的名单上,顾如槿挑了十四个人,都一一商量妥当,有的已经去上工了,有的要将手头的活儿干完,等几天再过来。

    不知道谁传的消息说顾三娘的作坊人手不足,要招人,这几日已经有好几个人上门问了。

    “咱们村子里几个游手好闲的老爷们可是牟足了劲要进三娘的酒坊,你们可要硬气些,不能看谁的面子,坑了三娘!”李大婶一脸严肃地叮嘱着李氏。

    “杏香姐,你放心,咱们就是得罪人也不能让三娘难做!”李氏知道对方是好心提醒,郑重地应下。

    这厢,顾家已经将家具被褥准备妥当,那厢毛氏也没闲着,请了工匠将二十多年的老屋里外都翻新了一遍,门窗做了新的,屋里亮堂了很多,桌椅板凳角角落落每天都要擦上一遍,屋子里也添置了不少装饰,毛氏没什么见识,自然不认得这些金玉瓷器,只觉得比一般物件要精致的多。

    将裴还买回来的大红描金的灯笼挂在檐下,毛氏仍有些不满地看着裴还,“阿槿住着那么大的院子,到了咱家却要挤在这三间房子里,实在是委屈了人家。”

    毛氏本来要起一间新房的,可被顾如槿拦着了,因为成亲以后,二人就要去府城了,他们各自在府城都有宅子,没必要大动干戈。

    “没关系,我在府城买了宅子,等成了亲,咱们就搬去府城住。”裴还也知道这样简陋的婚礼委屈了对方,可形势逼人,只能等以后再补。

    说起这个毛氏又要唠叨了,“你这孩子做事没一点分寸,府城的宅子那么贵,还不如租个小院子,还能省些钱给阿槿买几样首饰!”

    毛氏在心里摇头,裴还平时看起来挺有主意的,这到正事上怎么就这么不靠谱,一声不吭地在府城买宅子,还不知道有没有他们现在住的这座老宅子好呢!

    也是阿槿不嫌弃家里清贫。

    裴还板着脸也不说话,他不知道如何向毛氏解释他在府城有好几处豪宅,又不想说谎骗毛氏,只得默不作声。

    毛氏见他如此,再次叹了口气,“你可想好了去府城做什么?这个家以后终归是要靠你养活的!”

    裴还点了点头,“叔祖父在府城帮我找了个教谕的职务!”

    毛氏也不懂教谕是做什么的,见裴还已经找好了生计,心里也舒了口气,“你一定好好干,别辜负了叔父的一片好心!”

    与此同时,京城,安国公府。

    赵元旭稳住上位,不紧不慢地喝着茶,莹白的指尖衬着青瓷茶盏,宽大的衣袖散落在膝上,唯美的如同一幅彩墨画。

    赵桢坐在右手边,急躁地将桌上的茶盏端起又放下,“父亲,岳州城的事情,孩儿还是去查看一二吧!”

    赵元旭放下茶盏,抬眼,柔情的眼眸看过来时,似乎让人觉得他眼里只有自己,“太后寿辰在即,等太后的生辰过了再去不迟!”

    赵桢待要争辩,赵元旭已经轻拢衣袖站了起来,“太后最喜欢你了,好好准备礼物哄她老人家开心!”

    赵桢见他如此态度,知道自己多说也无用,只得起身行礼,“恭送父亲!”

    出了书房,穿过一段檐廊,便是后花园,再往前便是前院了,远远地见一行人朝这边走来,赵桢赶紧退到一边,躬身行礼,“母亲!”

    为首的一个女子眉目清冷,一身素衣,头上也未戴一件饰品。

    此人正是安国公夫人崔氏。

    世人皆知,安国公府大公子三岁那年生了重病,安国公夫人在佛祖面前发了愿,只要儿子能平安,她从此吃斋念佛,不理俗世,这一念便是二十年。

    崔氏不知是不是念经念的久了,整个人清冷如烟,看到自己的儿子,脸上也没有半分波动,只简单的‘嗯’了一声,便走远了。

    赵桢落寞地走回自己的院落,关了书房门,脸上的表情立马收了起了,精致的眉眼染上了一股邪气。

    “公子,这是藏兵阁送来的匕首!”小厮见赵桢回来,立马将管家送过来的锦盒打开。

    赵桢嗜杀,最喜搜集兵器,藏兵阁每次打出新的兵器,便会送一份到安国公府。

    赵桢将锦盒里的匕首拿出,却看也没看地转手递给小厮。

    两根手指夹起锦盒里的衬布,露出了底下一张粗糙的宣纸。

    赵桢将宣纸展开,看到上边的内容也并没有惊讶,“鲍凌风困在岳州这么久,就得了这么个消息!”

    小厮接过那张纸看了一眼,将纸丢进了火盆里,这个消息他们两年前就知道了。

    “嘉禾姑姑身边跟着高手,鲍公子能传信回京也是不容易!”

    “就让他再等等吧!我还要给太后过寿呢!”赵桢懒懒地靠在椅子上,眼底带着不明的笑意。

    裴还和顾如槿都高估了鲍凌风的底线,为了活着他什么屈辱都能忍,哪怕入赘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