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干嘛?”
话未问完,轰隆轰隆地动山摇的感受传来。让他们站都站不稳,现在在看过去那女子只有一副一起下地狱的兴奋感。
苏曦心里凉凉的,这个女子如何成了这样。那疯狂的举动背后又是什么。
掉落的石子,在怎么去感叹。苏曦也被人带着往外逃去,寒若尘看着那一身白衣的女子,在看了下棺材里的红衣女子,眼里的恨意也慢慢消散。
“若尘,若尘。”苏曦的叫声拉回寒若尘的视线。而那白衣女子给了他一个笑容,那似乎是解脱或者是得意。
寒若尘飞身而起,踏着掉落的石块出了出口。一块块石头掉落下来填满了整个洞穴。
而他们在一人能过的甬道里快速行走,后面跟着掉下来的石块,随着他们越来越近,那后面的通道也在继续下沉。
跟时间赛跑,苏曦一行人可谓是使用了全身的力气。就怕慢了一步就被埋在里面。
出了通道,加上被人启动了机关,让整个山洞都往下陷。
等苏曦他们出来,回头望去只剩一个高坡。还没等她们说什么,一阵阵整齐的脚步声,带动着空气的紧张气氛。
转身看到本应该被埋在山洞里的女子出现他们眼前,只是眼前的女子强势一点,眼里光明磊落了许多。
这跟里面那个不一样,其他人提起剑拦在胸前做抵御,本身没有力气,坐在地上的夜卫也齐刷刷的站了起来,护在苏曦面前。
女子一身铠甲,她看到苏曦他们这样不觉得意外,“定王爷,她人呢!”
前后不搭的问话,其他人不懂,寒若尘却懂“在里面。”
“哦,死了。既然死了,那本公主谢谢定王爷了。”
“你是拉拉公主?”苏曦疑问道,那个不是躺在棺材里的女子吗?怎么又出现了一个。
“定王妃很好奇你们看到的那个人是谁,她是我妹妹。”拉拉公主很坦然的说道,似乎是给自己一个道别,把所有发生在铁真部落的事给说了一遍,“我母亲诗雅是首领夫人,也是西寒二公主,她在出生后就一直不受待见,她知道自己要想出人头地,被人认识,就一定要变强。以至于她学习了旁门左道,养蛊。”
“本来养蛊是个秘密,可惜被大公主给看到并告知皇帝,皇帝打大怒,斥责了她一番,以至于会养蛊传遍了西寒以及其他国家,也让她成为了一个人人避而远之的人。”
“直到她遇到了平王爷,一见倾心,可惜,人家看上的是她姐姐。在这时候南疆这边派人来提亲,而被人当怪物的母亲,就被皇帝送到南疆和亲。”
“在她来南疆之后,父亲就为了讨她欢喜知道她喜欢养蛊,就让人教她。哪知道母亲在这上面很有天赋,自己练就了让人惧怕的蛊虫,吸食人血肉,那段时间部落里老是有人死了或者不见。
导致部落里人心惶惶,后面父亲派人找到罪魁祸首,知道是母亲。那时候父亲已有其他女子,就把母亲给关了起来,让人在外面散步消息说是母亲以身养蛊死了。
更让人不要踏进达达森林。后面她就在这山洞里生活,直到我父亲被蛊虫吸食血肉,那时候我见到母亲,看着她带走妹妹,后来才知道母亲以为那个以为那个是本公主,她想囚禁了我,就可以让铁真部落的人一起陪葬。”
拉拉公主说出的是一个人的一生,却也悲哀。苏曦能想到那时候她一个人嫁到这边,人生地不熟的只能靠养蛊,而那时候她的心里种下了仇恨。
把她所认为的人要一起毁灭,导致她跟上官望联手陷害韩洛将军,而其他国家的人能有除掉对手,肯定也在里面插了一手。
刚好父王那时候功高盖主,加上上官望的煽风点火,这不就让他有了理由要让人死,还要让人威胁她母妃下手。
这一手好牌后面都是这女子的功劳,宁愿得不到也要毁掉的想法已经让她走火入魔。
害了这么多无辜的人跟着一起,她于心何忍,也许在那一刻被人拒绝,被送到南疆这个地方就已经死了心。
“定王爷,至于其他的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只是现在定王爷肆无忌惮的在南疆动手,还请定王爷放铁真一条生路。”拉拉公主说完这话,眼神直看向寒若尘,等着他一个答复。
似乎他要是不答应,那她就要把人给留下了,不然她准备了人在这里,也不是来迎接他的。
“拉拉公主这是准备跟本王动手,不过拉拉公主忘记了,本王来的时候就说过,铁真部落本王不会动,那至于其他的部落,本王不会手软。”
“有定王爷这句话,本公主就放心了。至于其他的本公主不想管。”说完这句话就离开,那背影让苏曦问道“拉拉公主等等。”
拉拉公主回头看着苏曦,“最近出现的那个拉拉公主是令母,对吧。”
拉拉点点头,转身离开。她没有说的是,她母亲也想把她杀死,只是被突然赶到的塔雄给救了,而她母亲似乎发生了什么事带人匆匆离开。
现在看来匆匆离开是被人发现了老巢,还被人给打死了。
母亲的狠不单单是敌人,对自己亲身的女儿也是一样如此。
“走吧!”韩涵率先离开头也不回,表哥救了,仇也报了。虽然不是他们动的手,也算是她自己咎由自取。
没想到当初那个女的会是这样,也许这里面还有她一点功劳。
“韩涵,别走。你还没跟我说你认不认她。”
“不认识。”韩涵头也不回丢下的话,苏曦一句都不信,可不信又能怎样,韩涵不说有她的理由。
“若尘,我们回去吧!”
寒若尘点点头,心里的那股劲也消散而去,至于他父王看到了也会欣慰。
这毕竟都已经过去,那个英俊高大的形象在他记忆中抹不掉的。
看着旁边的女子,伸出手牵着她的手,揉了揉她的头发,一人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