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朗星稀,明月高挂,
今天的酒从白天喝到黑夜,
君臣尽兴。
欧阳在冷静思考后的第一时间,本想派吕布去曹操的府邸探个虚实,
后来忍住了,
因为他不知道曹操现在的系统都有哪些逆天功能,
草率地派出一张神卡过去侦查,会不会变成肉包子打狗?
于是他命吕布派了一队陷阵营过去,
后来陷阵营回报,曹操及其一众亲属,已经变卖家产,销声遁迹。
这个情况,在这里一并交代清楚。
司徒府邸,
刘备最早退席,看着像喝醉的样子,被关羽和张飞搀扶走了。
欧阳闭眼假寐,他在神识里盘点今天的收益。
经过“真夜宴群臣”和近朱者赤升级后的加持,
欧阳发现自己的多项属性值溢出!
“姓名:刘协
称号:汉献帝(献字其实是一个谥号)
别名:欧阳,位面之子
智力:110/100
武力:110/100
魅力:110/100
统御:110/100
政治:110/100
名望:110/100”
这系统还能允许数值溢出?有意思,
可是溢出的数值有什么用呢?
先不管吧,囤着,存在必合理,会有用的时候。
“现在我搞不懂的是,”欧阳心想,“这袁本初的忠诚度为什么到89就不涨了?!”
刘备退场的时候他还瞄了一眼,刘皇叔的忠诚度已经到100了,
但是袁绍在“近朱者赤”力场里的时间更长,
为什么涨到89就不动了?
他百思不得其解。
忽然,系统“叮”一声,提示:
“恭喜宿主解锁成就:爱动脑筋的一休哥,
获得奖励:万界图书馆。”
“什么鬼!”欧阳又吐槽这个系统一百遍,“要不要这么暴露年龄!还一休哥,很多95后读者都不懂这个梗好吧!”
吐槽归吐槽,但欧阳不得不承认,现在这座图书馆确实是他最想要的资源。
人在有疑惑的时候,第一时间会想要向聪明的人提问,
这就是文臣谋士对于君王而言,存在的价值。
但如果君王脑袋里的,是一连串不能于外人说的奇葩问题呢?
总不能问人家:“那啥,我想把袁绍收进卡包,但是他的忠诚一直上不去,怎么办?”
去封神榜里问李儒?
或许可以试试,但要留一手,
那可是黑卡!
万一自己一不留神被他卖掉呢?
所以在开口问之前,欧阳想要思考出自己的答案,
这个时候,在不能为外人道的前提下,
图书馆和书籍,就变成了最好的搭档和老师。
欧阳惊喜地发现,这个万界图书馆里,
居然有知乎和必应!
连找书都省了!
欧阳打开知乎,输入问题“为什么袁绍的忠诚度上不去?”
系统回答:“没搜索到该问的系统资源,为你匹配其他根问题如下,可供参考。”
欧阳一看那些“根问题”的链接,诸如“财政眼中的帝国兴衰”、
“从盛世到乱世,汉朝经历了什么?”等文章,
欧阳隐约感觉自己接近答案了,
他点开一条,开始逐行阅读起来。
花了半小时,几篇文章通读下来,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惊出一身冷汗!
找到了,这就是袁绍忠诚度有上限的原因,
也是社稷改朝换代的根本!
万界图书馆记载的史料显示,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
抑或是往后600年的历史长河里,
所有主权政府都陷入了一个朝代兴衰的死循环,
这要从灭秦之后的楚汉之争开始说起,
话说项羽带领团队灭了秦,接下来他面临的是治理国家的难题,
他发现自己没有称帝的条件和基础,
他不但没有根据地,也没有称帝所需的启动资金,
他和老东家楚怀王的关系还特别紧张,后者不可能支持他称帝,
所以他只能选择封王,
连同自己在内,一共加封了18路诸侯,
其中就有汉王刘邦,
汉王的封地在哪里?在巴蜀、汉中、关中,
在萧何的管理下,这些地方变成爆粮食和爆人口的重镇,
一方面是刘邦韬光养晦,
一方面是项羽满世界暴打那些不服管教的诸侯王,
要命的是项羽给自己的封地在西楚,西楚的地盘虽然大,
但是那些地方,太平的地方不爆粮食,爆粮食的地方不太平,
项羽手下的人和粮越打越少,
而刘邦手下的人和粮却是越囤越多,
最后,刘邦大军40万围困项羽10万,
后者在缺粮状态下,输了江山输了她。
刘邦在干掉项羽后,有人有地,又有多个诸侯兄弟的友情支持(包括楚王韩信和淮南王英布等),
于是顺理成章称帝,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但刘邦也面临着一个大问题,那就是穷。
从春秋战国到楚汉之争,仗打太久,人死太多,
据说人口从3000万剧减到1500万,
虽然名义上称帝,但是全国57个郡县,
中央直辖的只有15个,
而全国的财政支出和皇室的吃穿用度,
大多得从这15个郡县里出,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
百姓没钱,中央也没钱,
怎么办?难道兴兵去收割其他诸侯和地方富甲吗?
刘邦和智囊团一合计,觉得不能再折腾了,
于是决定休养生息,无为而治,
在降低税赋的同时,还要裁军和缩减皇室开支,
农业税减到1/15-1/30,甚至一度减免,
皇帝的仪仗队甚至找不出四匹相同颜色的马,
朝廷大臣只能坐牛车出门。
除了降税鼓励农耕,刘邦还出台国策爆人口,
家里有15岁还没出家的女儿,会被课以重税,
以这种方式来鼓励结婚和生育。
就这样,大汉以时间换国运,
花了20年,人口从1500万增长到6000万,
一个国家政权得以稳固。
为了休养生息和避免战争,朝廷也付出了一些代价,
那就是匈奴的挑衅和诸侯王的嚣张,
后者爆发“七国之乱”,得亏汉景帝祖坟冒青烟,
以少胜多,三个月时间平了判乱。
从而倒逼景帝下决心收回矿产征税权和土地税,
在汉武帝手上更是彻底解决匈奴扰边和藩王自大的问题,
解决的手段是削藩和打仗。
削藩建立在“推恩令”的基础上(高招,有兴趣的读者可自行搜索),
打仗则依靠李广、卫青、霍去病、陈汤等一溜能出奇兵的名将。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出自宣、元时期的陈汤。)
打仗的效果很好,拓展了疆土,巩固了统治,
(汉武帝到汉元帝,解决了匈奴问题,拿下整个西域,打通河西走廊,
另外,南至交趾,北至内蒙,东至句丽,都是那个时候拿下来的。)
但这些丰功伟绩是烧钱的,
汉武帝虽然穷兵黩武,但同时也是文韬武略,
景帝积累下来的国库财富烧完后,
刘彻(汉武帝)发现,不想办法给国库捞点钱不行了,
于是和智囊团充分讨论后,就在全国范围开始推行盐铁国营,
把一些百姓刚需的民生制造业收归国营(包括盐铁和铸币),
向各地派驻从事国营产业的中央直属官员,
同时收割地方富豪和地主,
在征收财产税的同时,还要求他们限期侨居茂陵(汉武帝陵墓所在地),
相当于又撸人家财产又撸人家土地。
有人说地方富豪会乖乖交财产税吗?报财产的时候,少报或者不报就好啦。
嘿嘿,人家从汉武帝开始就懂得走群众路线了,
朝廷接受百姓举报瞒而不报的富豪,
举报籍没的富豪财产,朝廷拿一半,另一半赏赐举报有功的人。
此举一出,朝廷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彻底干掉了这个朝代的中产阶级。
这些政策立竿见影,
很快国库充盈,古书描述如下:
“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这是真·富得流油!
按理说,这套骚操作下来,
干掉了赚差价的诸侯王这个中间商,
中央应该越来越强才对呀,
为什么后来衰落了呢?
因为,中yang集quan的弊端,
就是官僚腐败和奸臣当道。
古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社会通讯,
皇帝能接收的社会信息很有限,
中央又没有行之有效的廉zheng督cha和思想钢印,
导致强大的国家机器沦为各级官僚中饱私囊的工具,
而国营产业又涉及百姓民生的方方面面,
相当于贪官锁住了百姓民生的喉咙,
这个时候,皇室就同时存在两个敌人,
两个都有能力让历史改朝换代的敌人,
一个是权臣篡位,一个是农民起义。
西汉和东汉,都终结于权臣篡位。
东汉政权刚开始的时候,
重现了汉朝昔日的辉煌,
但一旦官僚主义弥漫成风,
国家就会再次发生动荡。
官僚和世家越做越大,
地方民不聊生,起义叠起,
于是就形成东汉末期,
中央暗弱,军阀割据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