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59.第358章 马腾高瞻望大秦

    “这是当然的。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马腾接着说,“我还有一个想法,这个想法从那天我们见了奥路斯老人之后有了,一直在我脑挥之不去。</p>

    你们想一想,作为一个国家,能派出几万大军远征万里之外,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肯定是十分强大。</p>

    军事方面不用说了,他们在治国理政方面肯定也有其可取之处。</p>

    天保兄可还记得奥路斯老人所讲,他们的国家延续存在已有几百年了,而且他们治政的方式十分特别,与我们大汉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完全相反。</p>

    他们的统治者主要分为两个,一个是元老院,一个是执行官。</p>

    国家的权力主要掌握在元老院手,执行官每几年一换,并向元老院负责。</p>

    元老院不是跟我们大汉一样是皇一个人,而是由各地选出的代表几百人!</p>

    我对他们这种治理方式十分好,这几百人组成的元老院,内部意见是如何统一的?</p>

    这种治理方式是如何运转的?他们为什么会采取这样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方式?</p>

    这种方式运行了几百年而没有摧毁,其存在的动力或者说源泉是什么?</p>

    从奥路斯老人那里,我们只能听到一个大概,而且时光已过去两百年了,现在又是一番什么样子呢?</p>

    当时我想,若是有时间有机会,我能到那里去亲眼看一看,该有多好!</p>

    这个国家如此强大,军事如此发达,他们在社会的各行各业都会有一些可取之处。</p>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p>

    我们之前只是听,是听了也非常令人神往,若是能够去亲眼看一看,肯定会有令人惊喜之处。</p>

    以前只是脑海有这个想法,也知道路太远,难以成行,所以不过是想想罢了。</p>

    而这次骊轩人归顺于我,给我提供了莫大的机缘。</p>

    我当时跟他们约定,由我选出十个人,送到他们这里待一年。</p>

    等他们能熟练掌握骊轩人的语言后,报朝庭,组队前往西方的大秦,也是骊轩。</p>

    当时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乐熹先生,并着他回来后从永嘉先生的弟子们间选出十个合适的人来,送到骊轩县当利里。</p>

    只是没想到乐熹先生半路去当了日勒县的县丞了。</p>

    那此事请先生代劳,从您的学生们选出十位,择日送往骊轩县当利里,与他们一起同吃同住,尽快学会他们的语言。</p>

    当然,我们要付出一定的生活费用。</p>

    这件事当时尽管跟他们说了,但我心里一直还没最后拿定主意。</p>

    有时候我也问自己,两者距离那么远,有这个必要吗?难道说非要去吗?</p>

    最后让我铁了心的,还是我的恩师元放先生。</p>

    这次到番和,我回了趟家,又见到了恩师。</p>

    恩师当时跟我讲,要我在张掖要有长期经营的准备,也许是十年八年,也许是十五二十年。</p>

    这可把我给吓了一跳。</p>

    难道我真要在这里待那么长的时间?</p>

    但师父说了说了,他老人家说的肯定没有错,我即使是问他为什么要待那么长时间,他也不告诉我。</p>

    既然如此,我们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我这才最后下定了决心,去,坚决去!</p>

    这些问题解决了,可关键是由谁带队前去呢?</p>

    这可是到达万里之外的西方大国,对出使者要求很高。</p>

    一是此人须有大局观,知道我们需要什么,对方又有什么。二是此人须有很高的军事素养。</p>

    骊轩是一个军事大国,这次去,除了考察他们治国理政的方式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他们的军队建设,要与他们进行交流。</p>

    三是此人须有独当一面临机处置的水平和能力。</p>

    此之一去,路途动辄万里,时间可能需要一两年。</p>

    在这么远的距离和这么长的时间里,都需要他个人来处理一些事情,而不可能派人回来禀报。</p>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许多方面的要求,今天不一一展开说了。</p>

    总之,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去的。</p>

    我想来想去,此人非天保兄不可!</p>

    刚才我说的这些,天保兄都完全符合,可以说是非常合适的人选。</p>

    但如果这次属国都尉的人选我们报你,我想皇肯定会批的;</p>

    如果你去了属国,到明年再出使骊轩,那肯定不合适。</p>

    因此这次我想来想去,这次不报你了。</p>

    也许一般人看来,错过这么一个机会十分可惜,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将来的事情谁又会预料的到呢?”</p>

    “将军,你别说了,我都明白,一切以大局为重。”</p>

    刘天保说,“别说你事先有这么一个考虑,是你没有这个考虑,我也会坦然接受。</p>

    当初在首阳山下,我可是发过誓的,一切唯你马首是瞻,别说是一个区区都尉,是我条命也都是你的。</p>

    那我从现在起,除了处理好军队的事情外,也开始做这方面的准备。</p>

    永嘉先生派人到骊轩去学习,我也得学习,要不到时候成了睁眼瞎,光靠通译不但麻烦,有时也不方便。</p>

    不过这事得需要挺长时间,我恐怕离不开,不知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p>

    “这个好办。”马腾说,“过几天,我估计骊轩县当利里会来人,商议一些事情。</p>

    到时候我们一起,看他们能不能派几个人来郡里,随时在你身边,这事不结了。”</p>

    刘天保说:“这样最好,啥也不耽误。”</p>

    马腾又问:“那你觉得除你之外,谁人最合适担任这个属国都尉的职务?”</p>

    刘天保沉吟道:“我觉得万钦仁大哥可以。万大哥是名将之后,军事能力是没得说的,是个合适的人选。”</p>

    永嘉先生也附议。</p>

    马腾说:“那这样吧。还有几项人事,咱们今天一起议一议。</p>

    先说军队里。钦仁兄若到属国,他那一部由谁担当为好?”</p>

    刘天保说:“军队里的人事最好一块通盘考虑。</p>

    我的建议是,子龙兄来张掖已半年有余,他的武功人品受到了各方面一致称赞,而且帮你带的第一部,在训练等各方面成效都很大,建议将其扶正,任第一部校尉。</p>

    单于昃昝兄也是一样,我那一部都是他在带的,我基本没怎么管,下边的人也很服他,建议也将他扶正为校尉,不管将来留在第二部,还是到第三部,都可以。</p>

    我在去骊轩前,暂时保留现状,等我离开时,有些事情再作定夺。</p>

    另外我们张掖精骑六部,目前没有副校尉的,建议均设副校尉,可由第一屯军侯接任,这样即使将来万一有事,在人事也好摆布。将军你看怎么样?”</p>

    马腾高兴地说:“你想的很全面,这样做最妥当,这样吧。</p>

    还有一件事,经过这一年来的相处,我觉得裕隆兄可谓是一个大才,军事样样拿得出手,理财方面则更擅长。</p>

    我们这些人,永嘉先生是经世大儒,不屑于铜臭,而我和天保兄等这些武夫,对此则茫然无知。</p>

    既然我们有了长期经营张掖的思路,今后经济方面的事务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我们一切活动的基础和保障。</p>

    我的意思是让裕隆兄从军队里退出来,当然校尉还是要保留的。</p>

    不过今后不再管军队里的事情,专心致志于经济事务,出任郡里的主簿,廷鸾兄此后可专注书院的建设和管理。</p>

    此事,诸位以为如何?”</p>

    有诗云:</p>

    棋局天注定,操盘有高手。</p>

    若卒或若马,岂是个人求?</p>

    /html/book/41/4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