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蛇妖此时突然重生了,有了上辈子悲惨的记忆,她先稳住了何老爷,哄着何老爷不让他把自己的妖魂送给那个道士。
何老爷不肯信小蛇妖,不过在小蛇妖答应教他如何使用妖丹后,他才答应不将小蛇妖的妖魂送给那个道士。
小蛇妖是含着满腔的恨回来的,怎么可能真心教导何老爷,她教导的给何老爷的都是错误的运行方法。
因为何老爷,小蛇妖对待人类不不再有任何信任,她让何老爷修习错误的修炼方法,让何老爷的凶性爆发的比之上辈子早多了,何老爷这辈子同样娶了个妻子掩人耳目,小蛇妖的妖魂就附身在何老爷的妻子身上,在附身的第一时间,她就把何老爷妻子的魂魄给吞了,这种吞人魂魄的修炼方法小蛇妖一直都知道,不过她想走正统的修行路线,想要将来能够飞升成仙的,不屑沾染这种歪门邪道。
可是,现在她落得如今这个下场,如果不沾染这种修习方法,或许何老爷哪天把她送给那个道士,再次被练成器灵,到时她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只有增强了实力,才可能有机会夺回妖丹。
人类这么多,她就是吞吃几个人又怎么样?谁让她的善意都喂给了畜生不如的人类,她为什么要对人类抱有善心?
总之,重生后的小蛇妖即使面对重生的时刻非常不利,也逆袭了,不光把何老爷耍的团团转,为自己报了仇,她厉害大发了。
简直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何家生活的这个小镇子上所有的人都被小蛇妖杀死了,且都被小蛇妖抽取了魂魄当点心吸收。
引来了不少捉妖师来收服她,最后都被她收拾了。
就连女主都差点折在这个小镇子上,最后还是女主背后的厉害老头儿集结了众多捉妖师才把小蛇妖给封印到了何家的地底下,至此这个小镇也被封了。
这一世,罗家人和上辈子一样,同样把罗玉雪嫁给了何玉谨,可是这辈子,罗玉雪的魂魄连回到罗家的机会都没有,不光是罗家,一个镇子上的人都完了。
两辈子,罗家人都是活不过半集的炮灰命。
苏兰辰整理完这些剧情后,想到现在的时间段正好是何家来提亲的日子,好在,亲事还没有定下,不然,原身的妹妹可就又要被嫁进何家了。
苏兰辰想到此时两家正在商谈何玉谨和罗玉雪的婚事,就坐不住了,她先试着把自身的能力释放到最大程度,好在,这是个妖魔鬼怪,神仙共存的世界,世界对苏兰辰的压制比之无灵世界的压制小多了。
由于原身只是个普通的书生,并不曾接触过法术这方面的东西,苏兰辰释放的能力勉强只能够对付小蛇妖。
不管怎么样,这就足够苏兰辰安心了,至少等下当真动起手来,她能暂时护得住原身的家人,至于人设崩不崩苏兰辰想着事后再想办法圆回来。
她最会胡诌了,苏兰辰从原身的记忆中巴拉出来一段记忆,原身小时候偷溜出府去玩儿的时候,曾经救过一个邋遢的道士,可是那道士醒了后,摸过原身的骨,也不知道是不是道士看出什么来了,给原身留下一枚铜钱,并且交待原身随身携带后,就摇摇头就走了。
原身那时候还小,根本就没把道士的交待放在心上,把枚铜钱随手扔到了书桌的抽屉的角落里就没再管了,也不知道那铜钱还在不在了?
苏兰辰猜估计那道士嫌弃原身不是修炼的奇才,就没再管原身了!
哎,原身不是世界主角,只是炮灰命,道士才没有说那句“少年你骨骼清奇,拜老夫为师可好?”的台词。
炮灰最可怜了,就算碰见机缘了,也会像瞎了一样走开,主角就算距离机缘再远,也会从悬崖上掉落到机缘面前。
扯远了,苏兰辰收回思绪,忙到书房里去找邋遢道士送给原身的那枚铜钱。
还好,这枚铜钱还在原主记忆中的抽屉的角落里,苏兰辰把这枚铜钱拿起来看了看,发现这铜钱上刻着驱邪的阵法,只是这阵法用特俗的手段隐住了,普通人是看不出来的,阵法上面散发着若隐若现的淡淡光芒,这光芒能够抵挡大妖的三次攻击,这样看来那个邋遢道士是有些本事的。
苏兰辰顿时有了忽悠人的由头,她这身本事使用起来也就不那么突兀了。
这么想着,苏兰辰把铜钱拿在手里一上一下抛着往前面待客的花厅走去。
苏兰辰到了花厅给客人见礼之后,就坐下了。
此时,苏兰辰手里还把玩着那枚铜钱。
铜钱上的光芒让何家三人极为不舒服,何老爷不舒服是因为他吞了蛇妖的妖丹,现在已经和半妖没啥区别了,对于这种含着道法的光芒很是排斥。
何太太不舒服是因为现在住在她身体里的其实是蛇妖的妖魂,虽然她现在已经吸收了不少人的魂魄来增强自己的妖魂,可是时间并不是很长,她的实力并不强。
再说了,蛇妖本身就不是什么大妖,就算她本体在,也会对这铜钱上的光芒惧怕,更何况现在她连肉身都没了,只剩下妖魂,就算远远看着那铜钱上的光芒,她也是觉得很不舒服。
至于何玉谨,他就是蛇妖生的,身体里含着一半儿的妖血,虽然暂时还没激活妖血,可他确确实实是个半妖,对于铜钱上隐隐带着的光芒觉得难受。
当然,这种光芒也只有妖精和捉妖师这些修炼的人能够看见,普通人是看不出什么光芒来的,罗父和罗母就什么也没看出来,在他们看来那就是一枚普通的铜钱。
罗父见苏兰辰手里拿着一枚铜钱上下抛来抛去的,就说“玉树,你拿着一枚铜钱抛来抛去干什么?你何伯父一家在呢,太失礼了。”
苏兰辰乖乖点头,不再上下抛铜钱,把铜钱握在了手里,瞬间把铜钱的光芒遮去了,何家三人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