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你来带节奏”
“哥哥哥接话”——今天是第一次和带我的哥哥一起跟一个潜在合作方磋商,就是人前装逼,人后拼命喊带我的哥哥救场。
记忆有被拉回刚打辩论那会儿,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记忆被拉到被队友一次又一次跟辩队的小选手说“你们知道你们小赖学姐当时一辩被质询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吗?——别人问一个,她就说等下我方四辩回回答您的问题。再问一个,她就说稍后我方三辩会对这个问题进行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方二辩会在驳论的环节跟您说明······”——被在学弟妹面前说起时,真是悲伤啊。不过能起到鼓舞的作用——害怕的话就像你小赖学姐那样做——如果我的料能起到这样的作用,那也算有点实际意义了。
因为我们要约谈很多家,最后选出几家进行重点考察、实地考察,所以有很多场短暂的初步磋商。这过程让我想到的有点多。
有想到露华浓创始人查尔斯·雷弗森()的一句话,“在工厂里,我们生产的是化妆品;在药店里,我们卖的是一罐一罐希望。”对这句话还有稍劣一点的译版“在工厂里,我们生产产品。在商店里,我们出卖希望。”
从这俩不同译版大家知道为啥我看一本作者是外国籍的人的书看得很爽、觉得文字简单流畅华美精致精辟有趣时,都要特别感谢一下译者了吧。因为我可以猜到,他们为了我这一刻的观感,也许改了几十遍的稿子,斟酌了几百次的遣句、用词。
我还想到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鲍德里亚说,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要素就是消费。而这个由消费构成的资本主义社会有三个特征
、制造在资本主义里人人平等的幻想,因为东西就在那里,不管是什么人都可以买(只要有钱);
、消费本身不仅是物质上的消费,还是文化的消费(比如故宫文创),比如身份消费(比如奢侈品)——我至今记得我看到香奈儿历史文案合辑的震惊,感觉我有被说服到。
、消费也不只是商品或者服务,更多的是消费符号的象征意义(比如我买一瓶江小白这款网红白酒就算跟上了一下年轻人的脚步,也希望自己被标记成初入职场几年的【年轻人】。)
这让我想到一部跟《消费社会》主旨应该有所重合的纪录片《无节制消费的元凶》。有空看了写观后感。
然后此处将放一下香奈儿的我觉得最能打动我的几句文案,以及我今天看到、有打动到我的每日优鲜的几句文案
先来每日优鲜的吧
、“我刚刚算了算,我家猫好像比我吃得好,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有想要买很多菜给自己做顿好吃的的吗?有的话,每日优鲜的这篇文案就成功了。因为燃起了人们的使用购买它产品的,引起了销售。)
、
“一块上好的五花肉
是让它缠绵在酱油与料酒的怀抱里
高温中翻滚、冰糖里焖煮
而让一个人心安的独门秘诀
是就这么跟着味觉,找到最熟悉的归途
听女人的话,在家吃饭”
、
“红透的西红柿
跳进鲜黄的鸡蛋汤
大火里起舞,余温后收汁
人生学会的第一道菜,在人生里炒了无数次
最熟悉的日常,也是最眷恋的家常
听女人的话,在家吃饭”
——-其实我感觉没有特别受触动,但感觉写得挺好,而且这个是在每日优鲜装菜的白色塑料袋上印的文案,我感觉这个创意非常棒。而且会买菜的人的主要客群就是家庭主妇,这样的广告显然把她们给讨好住了。
而我也觉得这-这两篇文案本身有带来好一些的影响,比如点出一些主妇们的贡献,能够让男人们念起自己妻子的好、家庭的好。所以我觉得还是挺棒的。
--------------------
接下来就是香奈儿的文案了,其实我要摘录的只有这么几句
、“;“
“衣衫褴褛,人们会记住衣服;
穿着完美,人们会记住衣服里的女人。”
、““
“有人认为奢侈的反义词是贫穷。
不,奢侈的反义词是粗俗。”
、“:“
“女孩应该做到两件事漂亮并且光彩夺目。”
、“'?'
','“
“‘我应该把香水擦在何处?’一位年轻的女性问我。
我说‘擦在你想被亲吻的地方’。”
——以上的香奈儿的文案来自于公众号“广告也疯狂”的整理。
话说到这里,我就想到一部讲香水来源的片子,《香水》,是德国作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小说,所以应该是虚构。因为讲的是一男的用处女的体香炼出迷倒众人的香水,最后因为自己很香被吃掉的故事。感觉还是比较黑暗,看完心情会很低落,我就不细说啦,请大家谨慎选择是否观看。要看的话建议记得挑心情特别好的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看。
今天的小赖今天嚼口香糖时特别怕碰到我做的那个假牙——原来的牙齿磨小、打钢钉,外面套上合金的假牙,或许叫“义齿”听起来会更惨——我就怕把假牙吞进肚子。吃饭的时候,也有稍微残了的感觉,就觉得一个部件不怎么能用了,感觉自己可怜爆了。
如果还有什么的话,就是今天在新世相的一篇《同居的第天,男朋友活着,爱情死了》的文章底下看到一句,“把狗骗进来杀????”觉得不错。这篇文章“本以为是个劝分帖,结果,受到了酸腐爱情味的暴击”。——可以有一点点理解我为啥不喜欢看快餐的情感文,但是喜欢看情感文底下人们的评论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