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076章 速建房舍收难民

    李宁的好友成辅端被杖杀之时,正是他审问罪犯之时,何其讽刺。

    成辅端生前惨遭严刑拷打,却一点也没透露李宁、李振、纪逸等人。

    李宁顾不上责怪李振、纪逸私自行动,因为正是他授意搞坏李实的名声,自己也难辞其咎。

    李宁没想到城中的难民尚且如此群情激愤,难以控制。他随后就去城外的长乐驿,不能再出差错。

    长乐驿已经容纳了很多灾民,必须严格管理,以防作奸犯科之人。

    李宁以前去灞桥驿就是因为,京兆尹李实命神策军堵在那里。难民们得不到救济自然躁动不安,甚至为非作歹,四处强抢。

    李宁到了灞桥驿,立刻施粥建鹏才勉强稳住局势,而后他将难民分成有劳力的壮丁和没有劳力的妇孺老幼,分开管理。有劳力的壮丁陆续前往难民安置点王家村,参与修建房舍,妇孺老幼则在原地接受赈济。

    王家村是李宁选中的赈济难民之所,所以先派有劳力的难民去修建房舍。

    李宁在王家村不是修建简单的遮风避雨之鹏,他建造的是正宗的混凝土房屋。要想建造混凝土房屋,必须要有水泥。

    李宁有了六大生意之后,并没有因此停止发明的步伐,他把目光锁定在了水泥之上。

    当时皇帝李适正打算重修大明宫,李宁也知道今后将有一场大旱灾,肯定需要大批建造房屋,所以他才想发明水泥。

    水泥制作方法需把石灰石、硅石等坚硬的原料磨成粉,再和粘土粉一起高温烧成熟料,再把熟料和铁矿渣、石膏一同研磨便可。

    水泥的制作方法并不困难,最重要的是掌握各种原料的具体配方。李宁只知道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其它加多加少并不清楚,他毕竟不是理科生。

    石灰石、硅石、粘土、铁矿渣、石膏这些材料都简单易得,李宁便让手下的人立即着手验证。

    李宁主通过一次次调整原料比例,不断试验水泥的凝结效果,最终掌握了土法制水泥的大概配方。

    单是掌握水泥配比,李宁就花费了半年多时间,正好难民出现的九月份实验成功。

    于是他便派人加进时间炼制。不过,水泥“二磨一烧”的制作方法很费劳力,需要大量工人。

    李宁这段时间所产的水泥全部用在了赈灾的修棚建舍之上,让不少难民住上了坚实的好房屋。

    但难民越来越多,长乐驿根本无法安置这么多人,于是李宁就选中了王家村作为赈济之所。

    王家村在浐河与灞河交汇之地、白鹿原北麓,大概是后世纺织城地铁站的位置。

    此处之北便是驿道,乃是西去长安的必经驿道,西有浐河西岸著名的长乐驿,东北有灞水东岸著名的灞桥驿。

    此处水源丰富,受灾最轻,驿道两侧已有不少店铺,人流众多,较为兴旺。但因为长乐驿和灞桥驿的缘故,并没有过多发展。

    李宁很早就看中此地,私下花重金买下了不少田产。如今,他在驿道之南的王家村大批建造房屋、店铺,准备规划成一座大型乡邑,联通长乐驿和灞桥驿。

    不过,李宁的水泥作坊烧制水泥仅有三个月,加上赈灾建棚四处使用,已经所剩不多了。他又在王家村修建了一个水泥作坊,保证这里修建房舍所需。

    王家村聚集了大量民众,难民们纷纷为自己的新家园不遗余力得干活。此处现在虽然杂乱不堪,但日后绝对是一大乡邑,建个小城都不是问题。

    就在王家村如火如荼的兴建时,长安城内一波政治斗争悄然发生了。

    李宁实际上在审问作乱的贼子时,已经问出了幕后主使乃是京兆尹李实。但他向皇帝禀告时却只说是京兆少尹王销。

    李宁怎能不止这是一次对付李实的好机会,但他仔细思考后,还是决定先把李实的得力下属王销扳倒。他深知李实此人和曾经的裴延龄一样,都是察言观色、手腕高明之辈。

    李实献上巨额进奉、吹嘘下雨功劳、欺上瞒下,极善阿谀奉承。偏偏他能惩治匪患、稳定物价、组织祈雨、全力赈灾,很有能力。

    李宁自知就算把他闲扯进来,他也有托身之法。倒不如直接断其臂膀,引起皇帝猜疑。

    如今李实,暗中让投效他的监察御史崔薳上书提议,说今年灾祸频生,应该立宰相,稳定大局。

    现在朝中担任宰相的只有魏国公贾耽、司空杜佑。贾耽年事已高,不理朝政,杜佑兼任太清宫使,又是京兆杜氏的领头之人,自家之人难以平衡。

    而且二人均不在中书省和门下省任职,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的宰相崔损二个月前去世,而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的宰相齐抗,七月份患病改任太子宾客。

    中书省和门下省都没有最高长官,因此李实才通过皇帝有了宰相之权。以前,皇帝虽不举行朝会,但中书省和门下省都是有最高长官的,如今干脆没有了。

    现在难民增多,诸事繁杂,李适觉得身体好像不如从前了,也觉得是时候立个宰相了替他分忧了。

    不过监察御史崔薳在上书夸赞京兆尹李实,说他能担大任。

    原来,崔薳是和韩愈一起被李实举荐,才当的监察御史。所以,此时才会投桃报李,写了提议立宰相的奏疏。

    在立宰相这件大事上,皇帝可不会听信小小监察御史之言。他找上了宠信的宰相杜佑,询问他的意见道:“爱卿认为,朝中何人能领中书门下?”

    司空杜佑听出皇帝有立宰相之意很高兴,终于有人能替他分忧。这段时间朝中大事都是他一人掌管,累得不行。

    于是,杜佑欣然答应道:“中书、门下久无侍郎,确实不妥。不知陛下属意何人?”

    李适笑着回道:“京兆李卿机敏有才,朕觉甚好。”

    杜佑并不喜欢借着皇帝威势指手画脚的李实,于是顺着皇帝的话道:“嗣道王却有才干,太常卿高公忠正无私、吏部郑侍郎清正廉洁、户部王尚书谨慎周密兵部顾尚书仁义宽简,均是可堪大任之人。”

    李适回道:“正是不知如何任命,特来求教司空。”

    杜佑又打太极道:“微臣亦难以决断,朝中人才济济,不如请诸位大臣商议一番。”

    于是,皇帝李适下令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员前往延英殿议事。此次虽不是正经的朝会,但五品以上官员议事堪比朝会了。

    李适关闭朝会后,遇到大事多是在延英殿召集宰相大臣议事。上次正经在宣政殿开朝会还是吐蕃使者进贡的时候。

    此次议事五品以上官员全部参与,朝臣们纷纷猜测有何大事发生?

    李宁当时在王家村,突然收到刘禹锡来信,说他从同僚崔薳处听说陛下要立李实宰相的小道消息。

    李宁立刻回城内,去大明宫找他祖父太子李诵去了。按他后世对这段历史的了解,李实肯定没做成宰相,任宰相应是高郢和郑郑珣瑜。但穿越这是事都能发生,指不定有什么变故呢。

    李宁在少阳院,故意气哄哄得对他祖父李诵说:“阿翁,千万不能让李实当上宰相,他残害百姓、诬陷阿父,很坏很坏。”

    李诵自然答应了李宁,因为他知道舒王李谊经常拉拢李实,二人私下关系匪浅,他决不能让李实坐上宰相之位。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