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八章 张衍的诅咒“预言”(2,求鲜花!求评价!)

    张衍忽然发现,自己好像很有做神棍的潜质。

    尤其是当他回忆起,贞观三年,在原本的历史上,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年头之后。

    更是有了一个自打他穿越到大唐一来,从来未曾做过的事情。

    当一波“大预言家”!

    “李世民!你杀兄囚父,残害忠良!你以为你能瞒的过天下人,就能瞒的过苍天吗!”

    “因为你的罪孽,你将会付出前所未有的代价!整个大唐都将会因为你,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

    “蝗灾,洪灾,雪灾!将会降临大唐!原本应该丰衣足食的大唐,将会因为你的罪恶,变得饿殍遍地!”

    “暹罗,高昌,突厥,吐蕃……都会因为你的愚昧举世攻唐!”

    “你诬陷忠良,触怒上天,朝中老臣,老将,更将会一个个永远离去!”

    “你且看着吧!整个大唐都会因为你的昏聩遭到报应!”

    “等到了那个时候,我到要看看,天下人将会如何看待你!到时候!我倒要看看这大唐,将会成为何等恐怖的世界!”

    也不知道是不是苍天听见了张衍的这些话。

    也为张衍在鸣不平,就在他说这些话的时候,一阵阴冷刺骨的寒风忽然吹过。

    一时间在场的所有人,都是被惊的瑟瑟发抖。

    “住……住口!张衍!就算是陛下对不起你!你也不应该说出这等诅咒之语!你就不怕天地震怒吗!”

    房玄龄又惊又怒,颤抖的冲着张衍吼道。

    在大唐,神佛之说,还是很流行的!

    所有人都想不到,这张衍冷不丁的,居然会突然说出这么一通。

    看成是亡国之音一般的诅咒来!

    没有人敢想象,张衍说的那些,一旦要成真的话。

    大唐将会变成何等的人间地狱。

    没有人能做到这样恐怖的事情,蝗灾,雪灾,兵灾……乃至是最后一条,收走朝中老臣寿元的诅咒。

    这些根本就不可是人能做的到的。

    只有上天!

    只有上天降下的惩罚能够做到!

    “不可能!你一定是疯了,上苍怎么可能会降下……”

    李二原本下意识的想要反唇相讥。

    他怎么都不愿意相信,上天会因为张衍的一通话就降下惩戒。

    可是话才说了一半,猛地想起了那一朵绽放在空中的巨大火焰之花。

    再看看眼前的这条冒着熊熊“业火”的鸿沟,和那个被“旱雷”,劈开一道大缺口的长安城。

    李二的脸上,顿时就又变得极为精彩了起来。

    心中更是开始不断的疯狂颤抖!

    这万一……万一要是真的……

    这当然是真的。

    李二惊慌的表情,即便是隔着一里远。

    张衍依旧是看的清清楚楚。

    心中更是一阵痛快。

    作为一个影响历史的穿越者。

    张衍的出现虽然让这大唐起了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

    但是有些事情,却还不是张衍这一个小小的变数。

    短时间内能够影响的了的。

    贞观三年,本就是大唐史上出了名的灾年。

    张衍能改变的了朝堂和人心的大势,改变的了天下的局势,

    但是暂时却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

    改变大自然,对人类的璀璨!

    就在几天之后,大唐史上最有名的一场蝗灾!

    数以万只,铺天盖地的蝗灾,将会将整个关中笼罩得没有一丝绿色。

    恐怖的蝗虫所过之处,禾苗树木无一幸免。

    整个关中平原赤地千里。

    在原本的历史记载里,

    民间有谣言说这是上天对李二的玄武门之变的惩戒。

    只有还政于太上皇才能消涅蝗灾。

    天下人心惶惶,一些居心不良的门阀世家,造反之人,就用这为借口攻击朝堂!

    李二百口莫辩!

    悲愤之下,只能在天坛生吞蝗虫愤怒吼道。

    “若朕有罪就让蝗虫吞食朕的心肝,惩罚朕一人足矣,莫食我百姓食粮。”

    除了这场恐怖的大虫灾,

    六月蜀中大旱灾,赤地千里,颗粒无收,

    八月淮河暴涨决堤,淹死百姓无数。

    九月初,天狗食日,天下人心惶惶,有谣言说,将有妖孽横生。

    十二月,又是一场暴雪笼罩整个北方,天下众城,皆是失去联系。

    民心动荡君臣惶惶不可终日。

    ……

    贞观三年,注定是多灾多难的一年!

    更有一众大唐开国的老臣在这一年,与世长辞!

    据说这一年,长安城祈福的钟声就没有停下来过!

    后人甚至传言,贞观三年乃是整个贞观朝灾难最多的一年。

    原本,张衍还在发愁。

    该如何帮助大唐,度过这一连串的劫难。

    现在,完全不用了!

    张衍今日把这些即将发生的天灾人祸,以诅咒的形式放在这里。

    可以想象,等到将来这些诅咒都变成了现实。

    那将会是一个何等打脸,让李二和大唐震撼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