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府的再次顺利攻取,让公孙翊意识到,张献忠这头猛虎,显然已经陷入打盹的时刻。
十万护**兵马,几乎是马不停蹄的沿着先秦时代留下的直道,杀到了长安外围的富平县城。
这个时候山西巡抚李延龄、山西总兵高得捷率领的三万人马,也从河东渡过黄河,进入韩城,接手宣大总督田见秀,负责为公孙翊的大军提供运输粮草器械。
富平距离长安城已经不足百里,这个时候要想再隐瞒踪迹,显然是不可能的,为此公孙翊早早的便打出了旗号,发出了攻下长安,活捉张献忠的口号。
当这条消息传到长安时,身处大唐时代的大明宫的大西皇帝张献忠,大吃一惊的同时,当即就摔了自己向来心爱的玉如意。
“榆林、延安的白文选、夏进芳在干什么?为什么明军杀到长安了,仍然没有消息传来?”
咆哮怒骂的张献忠,发泄着心中怒火的同时,立刻召集朝臣,商议应对之策。
张献忠称帝登基之后,采用的官制却不是大明的那一套,而是唐宋时期的宰相制度。
分别设立了左右二相和六部制度。
左丞相王兆龄、右丞相严锡命、六部尚书分别是吏部尚书顾君恩,户部尚书王国宁。
礼部尚书江鼎镇、兵部尚书龚完敬、刑部尚书李时英、工部尚书王应龙,长安知府齐之奂。
长安城中另有五军都督府,统率各营,是为张献忠的常备军队。
但眼下长安城的兵力,实际上十分空虚,因为其中二十万大军,被安南将军李定国统率征伐湖广。
目前李定国二十万大军,由于在武昌损耗巨大,实际兵力只有十六万人马。
此刻这支人马,已经抵达南阳城下,正与孙传庭统率的天雄军,陷入焦灼的交战状态。
另外七万人马,目前由平西将军刘文秀统率,正在潼关防御,来自天雄军杨衍部的进攻,实际上是佯攻,目的不过牵制张献忠的注意力和主力部队。
眼下张献忠在长安的兵力,加上禁军也不过两万人马。
不过虽然仅有两万人马,但这支人马却都是张献忠手中的精锐,分别是骁骑营、虎贲营、虎略三营兵马。
“来人,传孙可望和艾能奇立刻来大明宫觐见。”张献忠在冷静下来后,扬声对宫中的大监喊道。
孙可望和艾能奇分别在攻打洛阳和金陵的战斗中,因为战败,眼下被张献忠赋闲在家中反省,但此刻军情紧急,张献忠自然也顾不上其它,只能把二人传唤前来议事。
“诸位爱卿,明军十万大军即将抵达,如今长安兵力空虚,朕欲迁都成都以避锋芒,不知诸公以为如何?”
身穿莽黑龙袍的张献忠,端坐在龙椅上,表情沉重而威严。
“陛下,万万不可,若此时撤退,关中之地,将彻底易手,臣认为当务之急,第一是备战,第二是调集潼关的兵马回防长安,第三是督促湖广兵马回师,若我军各部汇合,足以与明军在长安决战。”
“此战若胜,我大西东出有望,天下一统有望。”吏部尚书顾君恩,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撤退道。
顾君恩可不是张献忠的老臣子,而是李自成昔日右军师,而且此人对李自成忠心耿耿,李自成死后,他对于李锦、李来亨父子一心辅佐。
但奈何天不佑李氏,最终李来亨被张献忠所部贡献长安,死于战火。
对此顾君恩自是深感愧对李自成的知遇之恩,每每想及此事,都是悲痛万分。
他既仇恨张献忠,同时也恨大明和公孙翊。
此刻他跳出来,坚决鼓动张献忠坚守长安,就是希望看到张献忠与公孙翊两败俱伤,最好能够同归于尽,如此他也就可以报答李自成昔日的知遇之恩和救命之情。
“陛下,顾大人此话实乃误国误君之言,明军十万大军来攻,长安兵力空虚,坚守固然不错,但陛下您乃九五之尊,岂能坐困危城?若万一援军未能及时赶到,城池一破,岂不是贻误?”
左丞相王兆龄立刻反对道。
“陛下,臣附议。”右丞相严锡命沉声道:“臣以为陛下撤往蜀中,择一大将留守长安,待局势平稳,再回来不迟,此为上策。”
严锡命虽然与王兆龄平时政见多有不合,但在这危急时刻,他身为宰相,无论公私,他也认为撤出长安更为妥当。
作为宰相,张献忠撤出长安,他自然需要随行,于私对他个人也是有好处的。
若是张献忠坚守长安,一旦城破,他这个大西朝廷的宰相,自然也难以幸免。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张献忠对于顾君恩的计策,还是很认同的,不然也不会委任他担任吏部尚书一职。
但左右丞相的话,他也不得不重视,一时自是难以抉择。
“陛下,左相大人和右相大人的话,固然不错,可您有想过没有?一旦长安的军民得知您弃他们而去,城中的军民还能同心协力守城杀敌吗?”
“到时只怕陛下您前脚刚离开长安,城中的军民就会大乱,纷纷弃城而逃。”
“臣担心若此时明军追兵杀来,陛下您拿什么来抵御明军的追击呢?”
顾君恩直接抨击起了两位宰相,坚决反对张献忠放弃长安,前往成都避难的战略部署。
“陛下,长安城高堑深,潼关尚有五六万大军,不日便可回援,臣以为当务之急,是确定统兵人选,立刻整顿防务,而不是商议避难。”
兵部尚书龚完敬的态度很明朗,他显然也支持顾君恩的提议,这个时候张献忠这个皇帝要是离开长安的话,那就不是撤退,在长安军民眼中那就是逃跑。
试想皇帝都逃跑了,长安的军民焉能还有决心守卫城池?
“陛下,孙可望、艾能奇将军皆是我大西名将,陛下断不可因为一时的成败,就否定二位将军的功绩。”
刑部尚书李时英也是个明白人,这个时候统兵大将,非孙可望、艾能奇不可。
张献忠虽然收了十几个义子,但真正能征善战的义子,非李定国、艾能奇、孙可望、刘文秀四将莫属。
“陛下,孙将军艾将军虽然是戴罪之身,在此危难之际,理应让二位将军戴罪立功。”礼部尚书江鼎镇也连忙附和道。
“诸位爱卿所言有理,朕已经命人传唤二位将军前来觐见。”张献忠见众人意见一致,遂颔首说出了自己的部署。
【作者题外话】:第二更来了。。。。。银票呢,兄弟们?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