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方案已定,钱由秦国出,接下来的困难就是人的问题。
五瑜大夫对惊鸿说:“楙山公大人,秦君命下官一年内建造完成以上工程,还请楙山公和楙山侯紧密配合下官。下官知道,楙山公和楙山侯不同与其他世俗的公侯,是修仙之人,必然忙于修炼,那就请二位爵爷给下官指派数十位府上管事之人与下官接洽吧。”
五瑜大夫的请求可难坏了惊鸿,他哪里有几十个闲人供五瑜大夫事用呢?
苦根突然想到了西极村的猎人擒虎和他的儿子,自从擒虎媳妇上吊自杀后,苦根总觉得对不起他们父子,想借机会还他们人情。
惊鸿接受了苦根建议,命苦根将擒虎和他的儿子都请来,代表楙山人配合五瑜大夫修建工程。
五瑜大夫看到惊鸿只给他安排了一个猎人和一个十岁的孩子作为楙山公和楙山侯的代表,只得无奈地答应。
擒虎今年三十岁,原本是西极村的猎户,曾经被族长圂宫唤去,给宗爷做偷猎楙山的猎户队长,实际上是企图探楙山路径的,后被苦根正义感染,不再给圂宫和宗爷充当楙山探路人。
擒虎不知楙山路径,更不知楙山分十区,有乾坤洞和虚静宫。苦根将他们父子请来,说是代表楙山公建造山门、牌楼、庙宇和府第,其实就是个替楙山人看护东西的保安。
为了使擒虎随时能和苦根联系上,苦根和擒虎想了一些办法。
擒虎是猎户出身,对野兽叫声十分熟悉,而且会模仿一些野兽叫声。苦根便根据擒虎这一特长,给擒虎教了三句兽语。
第一句是,今日无事,一切正常。
第二句是,事情不明,请求查证。
第三句是,坏人来袭,万分危急。
五瑜大夫是个办事十分认真的秦国官员,他在楙山脚下扎下大营,给带来的一百多个随从和擒虎父子分了工,夜以继日地赶工期。
苦根和定简灵,隔三差五来工地察看一下,交待些注意事项,交待内容最多的是要节俭。
五瑜大夫按照秦君旨意和楙山人要求,尽量因陋就简,节省材料,节省钱财,并且加快施工进度。
山门很快建好了,简单而大方。
山门上面需要写上山的名字。苦根、定简灵和师傅商量后,在山门上写了“虚静楙山,行人止步”八个大字。
五瑜大夫命工匠在八个大字下面写了一行小字——某年秦君敕建楙山山门。
八个大字在时刻提醒来人,楙山不是游山玩水的地方,而是虚静修仙的地方,山门止步,不得进入楙山。
在五瑜大夫的合理安排下,山门内的牌楼、庙宇、七屋宝塔和二十间房屋同时开工建造。
山门内的第一个建筑是牌楼。牌楼代表秦君恩威,必须有君临天下的气势,因此,牌楼建成了,显得很高大很有气势。
牌楼上有一行大字,唤做“敕建楙山庙楙山公楙山侯楙山将军府”,算是给牌楼后面的建筑群起了名字。
其实,作为公、侯、将军的府第,这点建筑实在是太寒酸了,就是样惊鸿仍然嫌太浪费了。
高大牌楼后面的建筑,还需要三个名字,五瑜大夫让楙山人自己定。
一般来说,只有神灵居住的地方才可以称为庙宇,有时候把天子、君王住的地主也称做庙堂。那么,秦君为什么要在楙山给楙山人建造庙宇呢?
秦君认为:
惊鸿就是神仙,惊鸿的大徒弟苦根是神仙使者,惊鸿的座骑兼使者虎鹿兽更是人间没有的神奇异兽,惊鸿小徒弟也是修仙之人。
近几年,楙山人又有周天子赐的侍卫令牌虚静令,更是神仙味实足。
惊鸿神仙这个名字很早以前就在江湖上流传开了。
江湖上,人给惊鸿唤做神仙,有两个原因:其一,惊鸿武功高强,出神入化;其二,惊鸿是世间正义的化身。
关于庙宇的名字,五瑜大夫建议叫做楙山神庙,内面供着惊鸿、虎鹿兽、苦根和定简灵的神像,让世俗的人和仰慕修仙的人供奉、膜拜。
惊鸿坚决不接受五瑜大夫的建议。
惊鸿认为:
根本就不应该在楙山建庙,既然秦君旨意不可违抗,那就建一座虚静令庙。
虚静令庙内供着周天子的虚静令模型,正面写着“虚静令●天子侍卫令牌”九个字,背面写着“替天行道,行侠仗义”八个大字。
五瑜大夫拗不过惊鸿,只得按惊鸿的意思办了。
这了少占土地,在虚静令庙院内建造了一座七层宝塔。接照惊鸿的意思,七层宝塔的名字唤做虚静令塔。在虚
静令塔的第七层内供着一块石碑,石碑上面写着:“致虚极,守静笃”六个大字。
亲爱的读者,你们知道,“致虚极,守静笃”是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的第一句。意思是进入无欲无为的极度思想境界,牢固守护这份宁静到达最高顶点。
我们的这个故事发生的年代略早于老子的年代,当然,不是很准确。实际上老子生卒年不详,但是,民间有些地方却有老子诞辰纪念日。
民间有些地方,把农历二月十五,定为纪念老子诞辰的日子,把公元2021年,叫做老子诞辰2592周年纪念年。按此计算,老子应该是公元前571年诞生的人。公元前571年,是周灵王元年。
我们讲述的这个《虚静令》故事,是从公元前594年开始的,建造虚静令塔这一年是公元前590年,即周定王16年。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本故事的主人公定简灵的名字有其特殊含义。作者本意,“定”指的就是周定王,“简”指的是周简王,“灵”指的就是周灵王。
作者本意,并不是让故事的主人公定简灵从周定王时期活到周灵王时期,而是让虚静令的存在跨越周定王、周简王、周灵王这三代周天子。
如果说老子诞生在公元前571年,即周灵王元年,而本故事中,在公元前590,即周定王16年,就建造了虚静令塔,比老子诞辰还早了19年,那么,是不是作者犯了古人抄袭后人违背历史逻辑的错误呢?
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说人民创造了历史,一个理论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有其社会实践、酝酿的过程的。那么,在老子诞辰前几十年,民间就有了道家“致虚静,守静笃”的思想,这有什么不符合历史逻辑的呢?
道家思想不是一朝一夕由某一个人突发奇想创造出来的,而应该是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必然。
在老子总结道家思想,撰写《老道经》之前,道家思想就应该在我国民间流传了。老子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概括、总结和发展。这才符合道家学说产生的历史逻辑。
作者在这里说了这么多,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避免有些非常认真的读者拿老子的《道德经》攻击作者犯了古人抄袭后人的违背历史逻辑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