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八章 一股新势力

    “为什么丹阳公主要让长安城乱呢?这批难民难道跟丹阳公主有关系?”李崇光心中百思不得其解,他想弄个明白,可是眼下只有河间郡王李孝恭家的郡主李蓉,跟灵州刺史薛万彻一家有联系,要不然晚上去她王府问一问究竟,不能这样稀里糊涂做事情,最后折了小命,就太不值当了。

    正思量着,忽然看见老迈的户部尚书戴胄领了一群人过来,约有上百来号人。戴胄下了马,一路小跑,老迈的双腿跟不上火急火燎的心,来到雍州牧府司马张之晋面前时,已经是气喘吁吁。李崇光连忙上去扶着老尚书,给他缓了缓劲儿。

    戴胄问张之晋道:“年初不是已经都将难民安置好了吗?怎么会一下子这么多?都来了长安?”

    张之晋答道:“戴大人,这难民不单是突厥的,下官刚才问过了,还有这吐谷浑人、回纥人、薛延陀人等。如此大规模的南迁,下官也不知道其中原因啊!”

    “那赵王殿下呢?眼下在何处?”

    “已经带着长史吴大人前往宫内,向陛下请示!”张之晋答道。

    戴胄叹了一口气,见到旁边的李崇光,心中好奇,便问道:“你不是之前抓颉利可汗的小将军吗?你现在还是雍州奴府的祭酒吗?”

    李崇光失礼道:“老大人,小的现在不是祭酒了!”

    “好好好,先不管了,你小子快点跟着我的人,一起来搭建些临时住所,晚上这么多人,可不能冻死,不然这事儿就闹大了!”戴胄说吧,招呼身后的一群人就要动工。

    李崇光连忙阻止戴胄,并说道:“老大人,为什么不在城门外搭建?”

    “你说什么?在城门外?”戴胄惊道。

    “对!万一难民中有斥候、细作,借此机会混入长安城,那谁也不知道会带来什么后果!”李崇光说道,看着前面难民,眉头紧锁。

    戴胄陷入沉思,来回踱步。张之晋说道:“戴大人,李崇光说得有些道理,不如今晚先在城外,其他等候陛下圣旨,我们在做调整也不迟!”

    “嗯!有道理!那就命人将所有的临时施粥点全部移到城门外,就近搭建!”戴胄说罢,命后面的侍郎带人穿过难民人群,又通知明德门、启夏门、延平门、延兴门,全部在城外搭建和施粥。

    众人忙活了一天,陆陆续续将难民都安置在城外,张之晋又增派了部分御林军,协助城防和巡视。李崇光帮着忙活好,这才在城门外的一辆拖车上休息下来。

    李崇光见天已经快黑,雾气下沉,这才想起前些日子随着李渊、李靖、侯君集一起郊外狩猎的情景,便想起了那位思清道长。心里直觉告诉自己,这批难民南迁,必定跟他有关系,只是不知这位思清道长,跟灵州都督薛万彻和丹阳公主有没有关系,到底是“自己人”还是敌人。

    雾气渐重,凝结在李崇光的衣服上也渐渐染湿了衣裳。李崇光虽然心里想着这些可能存在的阴谋,眼里却看得这些无家可归的难民。曾几何时,自己还在突厥碛口镇的时候,母亲和村里的许多人都是死于饥荒,大雪下了几年,牛羊牲畜全部冻死,如今看到了他们,心里说不出的酸楚。但是他们似乎远比自己幸运,他们可以南迁来到长安求助,晚上有大唐官家提供的住所,有一天三碗粥和好多的馒头,只要到了这里,就不用担心冻死或饿死,而当年碛口镇的村民想逃却是完全不可能的,颉利可汗的王庭不允许,两国处于交战状态,大唐更不会接纳,也是现在对于当初的突厥百姓来说,真的是一件好事情,老百姓会守护那些让他们吃上饭、穿上衣的政权,会拥戴他们,而现在自己完全不知道丹阳公主想让自己做什么,是去破坏这些难民的生存机会吗?

    找到这儿,李崇光才想起来要去河间郡王府,向李蓉问个究竟,也许那边能给出答案。于是李崇光与司马张之晋辞别,刚进了城门准备牵马,就看见不远处,李蓉的昆仑奴紫面天王在前面拦住了路。

    李崇光心里一惊,正是说曹操曹操到。他走上前去,见了紫面天王,便问道:“是蓉郡主找我吗?”

    紫面天王点了点头,转身就走,李崇光牵马过来,一边走一边问道:“我也正要找郡主,没想到郡主也要找我,你说这巧不巧?”

    紫面天王回头冷冷看了李崇光一眼,李崇光见他一副看不起自己的样子,好生扫兴,嘴上开始用突厥语骂他是个“哭丧脸”。

    雾气越来越重,街上可见范围也越来越小了,二人好不容易摸着路来到了目的地。

    李崇光看不清目的地,便问道:“哭丧脸,这是哪儿?不像是王府啊!”

    紫面天王不理会,只是打开大门。李崇光见了里面,借着烛光,这才想起这便是未央雨楼。二人进了门,紫面天王便拦住李崇光,示意他在原地等待。

    李崇光心里憋出闷气,骂道:“你这紫面憨憨,看来不止是个哭丧脸,还是个大哑巴!”

    紫面天王不理会,自己上楼前去汇报,不一会儿楼上下来一名侍女,见到李崇光后便笑着说道:“李大人,楼上请!”

    李崇光见终于来了个正常人,心里闷气一散,便跟着上了楼。

    楼上的门窗只留了一扇,外面的雾气时不时往里面飞扑,门口守卫的四名昆仑奴见李崇光进了门,便又将门关上。

    那侍女带着李崇光往里走,到了帘幕前,侍女轻声说道:“郡主,李大人到了!”

    “请进来吧!”里面传来低沉的女子之声。

    侍女弯腰请李崇光进了幕帘之后,李崇光一人进去,之间里面一张梨花木桌子,一张太师椅,两排烛光,李蓉正坐在太师椅上读书。李崇光进去了,李蓉也没有看他一眼。

    李崇光再仔细一看,见李蓉所读的竟然是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心中好奇,刚要开口,只听那李蓉忽然问道:“李崇光,用过晚饭没?”

    李崇光点了点头说道:“在城外已经吃过馒头了!”

    李蓉一边翻书一边冷笑一声,说道:“吃的馒头?李公子还真是能跟你的突厥老乡同甘共苦啊!”

    “今天在城外帮忙的雍州牧府和户部的人,都是吃的白粥和馒头。郡主叫我来,不会就是为了问候崇光吃过晚饭没吧?”李崇光反问道。

    李蓉放下手中的书,又开始翻着右手边的几封信件,问道:“李公子可还记得之前我们在此处说过什么?”

    李崇光想了想,答道:“郡主让在下辞官,回到代国公府,在下都已经做到了!”

    李蓉点了点头,“对,是做到了,可是今日为何还会出现在城外,帮着雍州牧府的人做事呢?”

    “赵王派人来找我,推辞不了,所以......”李崇光也不知如何作答。

    李蓉将手中的几封信全部拆开,随手拿了一封读道:“十月二十日,李崇光随太上皇、代国公李靖、兵部尚书侯君集,郊外狩猎。十月二十一日归来,十月二十五日,前往西街香料玉器店,找老板天长麻烦。”

    读完,李蓉将信捏在指间,向李崇光摇了摇。李崇光听了,心里突然窜出一阵阵无名之火,他大声喝道:“你们居然跟踪我!”

    李蓉神情一变,笑着说道:“李公子可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跟踪和暗中保护,也分不清吗?”

    “狡辩!摊开说吧,你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李蓉站了起来,直接说道:“本来不需要你做什么,只需要你好好待在李靖身边,现在看来,还有一股势力插了进来,要搅浑这长安城。”

    “是哪里?”李崇光问道。

    “你跟我说说那天去香料店,到了后院,见到了什么人?”

    李蓉不提这件事,李崇光都快忘了,他回忆道:“有一名吐谷浑的女子,偷袭了下我。”

    “哦?偷袭?为什么?”

    “兴许是我逼问店掌柜,她来给店掌柜出头!”

    “一个吐谷浑的姑娘,给一个波斯人出头?这里就有点意思了!”李蓉笑了笑,顺手将桌上的信全部放进了碳炉之中。

    李崇光看着燃烧起来的火焰,忽然就问道:“这长安城,有多少像我这样,替丹阳公主做事的人?”

    李蓉听李崇光这样问,不由心里吃了一惊,她也没打算掩饰什么,直接回到太师椅坐了下来,非常干脆地答道:“就你和我呀!”

    “就我们两个?那些帮你监视我的人呢?”

    李蓉摇了摇头,说道:“这就不是我所能控制的了,说白了,他们都是以前就跟着我姑姑搞情报工作的。要查一个人,只要是宫外的,非常简单。”

    “那我再问你,这次这么多难民来到长安城,也是公主安排的吗?”李崇光顺势就问道。

    李蓉听了,沉默片刻,说道:“这就是古怪的地方。我们都人,只安排了突厥的难民、灾民过来,这里面突然夹杂了很多吐谷浑、回鹘、党项人、薛延陀、沙坨人,所以我说,感觉到了还有一股力量掺杂了进来。而且对我们的计划知根知底!”

    李崇光权且信了李蓉的话,但是心中最大的谜团一直想迫切得到答案,他又问了一句:“能告诉我吗?公主这么做,到底想做什么?”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