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经历了之前几次的失败,真言堂这事李修明安排得十分巧妙。
并不直接让自己的人出手,而是借着仓寒本就吸引了许多文人名士去真言堂清谈这件事情,派人暗中稍加引导言论,便让人误以为真言堂是梁国的暗探窝点。
今日事发时,是晋国的几位大夫恰好慕名前来看望仓寒,无意间发现真言堂当中有几位文士正在谈论梁晋国事,而且,还对晋国的国策大为不满。
而今天下战乱纷纷,文士清谈本就不慕虚荣,也无惧权势。
原本,在仓寒等人看来这些话也没什么不好说的,加上又是今日刚刚才开始探讨的议题,自然也就没太紧张,不曾知会秦蓁。
这会儿见到秦蓁匆匆赶过来,仓寒的脸色十分尴尬,“姑娘,我……这事真得怪我,喝了点酒就忘了分寸!”
不是忘了分寸,而是忘了,他现在身在晋国国都,而这间酒馆,又与秦蓁有关,更没想到李修明会从这个角度下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再次陷害秦蓁!
“没事,他是将你的性情算计在内了的。”
秦蓁脸上倒是没什么急色,见仓寒如此,也不先去管那大理寺的官员,而是先开口宽慰着仓寒。
仓寒见她如此大度,心中的愧疚之情更浓,但他的性子确实不是那种磨磨唧唧的,当即就直接将被看押起来的其中一名文士提了出来,冲着秦蓁怒气冲冲的说“就是这个人!一直在引导言论!我当时还没听出来,还觉得他的建议颇为有趣,没想到,居然打的是这个主意!”
秦蓁见状打量着那文士。
却见文士也愤愤不平,反驳道“若畏惧于权势,还主张什么清谈?都说仓寒乃天下第一名士,今日一见才知,根本就名不副实!”
相比此人,其他人倒是安静许多。
秦蓁没打算和他理论,转而问向大理寺的官员,“光是清谈,恐怕还不足以证明真言堂与梁国勾结吧?不知大人可搜查到了其他证据?”
那官员早前在秦蓁去大理寺审查云姝的时候曾见过她,见大理寺少卿江大人都对她颇为礼遇,而今次,晋帝也是有意先让她自行处理,还吩咐他不必隐瞒秦蓁什么……
于是便也不似平日那般刻板,并未将她当做一个待审的嫌犯,笑了笑说“秦姑娘,确实是找到了一些证据,不然,我们自然是不会上报朝廷的。”
“大人可方便让我看看?”秦蓁也和颜悦色的。
她一向喜欢好好说话的人,这官员既然对她礼遇,她也自然更加配合。
于是官员便将刚刚从真言堂大堂里搜出来的几卷小纸条掏了出来,递给秦蓁,一边解释说“秦姑娘请看,这,是在掌柜柜台下搜到的,可都是梁国密探的暗语,我在大理寺是专门负责清查敌国奸细的,所以对此稍有了解。”
秦蓁接过大概扫了一眼,虽然因为前世帮李修明与梁国密谈沟通过,实则能看出上面所写是什么,但也还是不露声色,故意疑惑问道“这上面都写了什么?”
“一些是刚刚调整过的国策,这应该是要送出去的,另外还有一两张,大概是梁国递进来,问询和安排此间密探的。”
有晋帝的话在前,官员自然是知无不答。
秦蓁暗暗点头,其实,这些倒也不是什么很机密的情报。
想来李修明这些日子被困在宁王府,金丝坊又被她砍去了很多爪牙,耳目也不如从前那么机敏了,没得到什么真正致命的消息。
“既然是在真言堂搜到的,那我理当配合大人彻查此事。”
拿定主意,秦蓁很快表了态,随后又道“不过,我却也觉得此事有些蹊跷,我真言堂只是一个酒馆,取名真言堂,虽然确实有着清谈的目的在,那也是希望能多与文士交流,听到一些新颖的看法,却并没有必要与梁国互通消息,毕竟,我未来可是镇南侯府的儿媳妇,若晋国再度开战,对我而言没什么好处。”
“秦姑娘说的是,皇上也正有此意,所以,这才特意派人去找了秦姑娘,未曾直接下令要在真言堂做什么,只让我等配合姑娘。”官员连连点头,应得十分诚恳。
“皇上能如此信任我,实在是我的福气。”
秦蓁微微低头笑了笑,倒是也不推拒什么,当即就道“那么,就请大人好好审一审这位一直引导言论的文士,另外,这几张纸条可否借我一用?”
这可是能让真言堂定案的关键证据……
饶是官员觉得皇上并没有要问罪秦蓁的意思,听她这么说,也不禁有些迟疑起来。
万一证物出了什么问题呢?要他如何交代?
“大人不必担心,我只是想起,此前为了证实那四言诗集是我所写,世子曾特意找过京中一位造纸师傅,那师傅是纸商世家,应当能很容易就分辨出这纸是什么材质,如今又有多少地方在流通,或许,便可查出这些情报的真正来源。”
看出他为难,秦蓁立刻解释着,说完,又笑了笑提议“或者,大人只需要将你认为最不重要的一条给我就好,而我们一起去找那师傅,当场验证,如何?”
“秦姑娘严重了,并非我不信任你,只不过保护证物乃是办案的准则……”那官员顿时有些面热,觉得自己刚刚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人家根本就没想过要破坏证据,分明只是在查案而已!
于是,解释了一番后,当即点头“既然姑娘能找到这样的人才,那我们不如这就出发,这些人,就先带回大理寺。”
“多谢大人信任。”
秦蓁又对着那官员拱手一拜,不过转眼看见仓寒,又道“不过大人,仓寒先生,想来也就不必去大理寺了吧?不如,让他与我们一同走一道如何?”
“仓寒先生乃是天下名士之首,怎会沦为区区一介密探!”那官员想也不想就说道。
这可不是碍于秦蓁的面子,而是单单凭着仓寒着两个字,就足以令天下所有文士信服。
。